摘要:收到消息的晋王赶来见心爱之人如此楚楚可怜,满眼心疼,轻声对她说:“相宜,你先到一旁等我吧”
图片文章源于网络,如侵权请私聊我删除,谢谢!
收到消息的晋王赶来见心爱之人如此楚楚可怜,满眼心疼,轻声对她说:“相宜,你先到一旁等我吧”
见宋相宜走远,晋王敛眸凛声道:“郭姑娘,相宜她性情良善,天真不知世事,和你这种出身世家大族,浸淫权谋算计的女子不同。”
“若不是我和她两情相许,她也是绝不肯做妾的。”
晋王顿了顿说:“你能否看在我的面子上,和母妃说,愿和她以姐妹相称,同日嫁入王府。不分大小。”
见他也自说自话起来,我颇觉苦恼,只觉得今日不宜出门才是。
可一抬头定睛一看,却发现晋王头上闪过一堆名称“弹幕”之语。
“哎,女二肯定不愿意,定会出言阻扰,我的相宜宝宝什么时候才可以和晋王长相厮守啊?”
“没事,现在女二有多得意,到时候就哭得有多惨,被打入冷宫废为庶人,她生的孩子也活活饿死,家人也是死得死,逃得逃。”
“哈哈活该,等着看女二怎么死。”
2
我打了个冷颤,细细看去。
据她们所说,晋王求娶我无非是看中我的家世助他夺位,毕竟陛下不喜皇后,太子又病弱。
反而很是宠爱贤妃和晋王,等到晋王一朝登上大位,便会将宋相宜他真正心爱之人册封为皇后,将我如同垫脚石一般踢得远远的。
可明明是贤妃和晋王多次求娶,若不是见他们母子诚心,父亲也不会松口。
晋王既想求得父亲的助力又不想辜负心上人,事成后还想过河拆桥。
既如此,这婚事再不必提。
见我在状似发愣不出声,晋王不悦道:
“你还要怎么样,我都已经低声下气地求你了。”
又很是烦躁的扯了扯袖角:“不是让你做正妻了吗?只要你善待相宜。”
我回过神来,勉强挤出个笑意:“殿下误会了,其实臣女并无高攀之心。王爷和宋姑娘天造地设很是般配,何况宋姑娘天人之姿,又是王爷的心爱之人,臣女觉得,更应该做王爷的正妃才是。”
晋王狐疑地看着我:“你…你果真愿意?”
想到母亲贤妃的叮嘱,他又迟疑地问:
“只是,让你做侧妃的话不免...”
我差点气了个倒仰,连忙摆手:“不,不,听王爷之言,想必与宋姑娘感情甚笃。宋姑娘也是真性情之人,想必也不愿和他人共事一夫,我看不如请陛下做主,为您二人赐婚才是。”
“诶,剧情怎么不一样了,女二不是应该死缠烂打不肯让相宜入府吗?”
“对啊,不过这样的话,是不是就可以提前看他们两人亲亲甜宠了。”
晋王似觉有理,沉吟片刻:“既然郭小姐如今善解人意,我回去自会禀明母妃,相宜她聪慧纯真,母妃见了,也一定会喜欢的。”
他一离开,那些字幕便消失了,我心生疑惑,难不成只有当晋王或宋相宜在场时我才能看到。
3
可不管如何,既然预知了我的下场,我自然不会往前凑。
合该祝他们永结同心,早生贵子才是。
从那日后,晋王便带着宋相宜招摇过市,今日去马球会,明日去泛舟湖上,郎情妾意,好不潇洒。
众人都说,宋相宜要飞上枝头变凤凰了。
宋家也是洋洋得意,好似女儿要当未来的国母一般,一时间,风头无两。
这天我随母亲一起来参加英国公府太夫人的寿宴,一进门,便瞧见一众姑娘围着宋相宜殷勤打转。
见过礼后,母亲在和一群贵妇人契阔,便让我和年纪相仿的姑娘 们去闲话坐坐。
我刚坐下,只见宋相宜朝我走了过来,她一改往日的柔弱胆怯,施施然笑道:“算你识趣,知道不被爱的才是小三,我和晋王殿下两心相许,他眼里是再容不下旁人。”
“你不知道吧,殿下当日应允过我,哪怕娶了你做王妃也不会碰你。我这般说你应该知道晋王对我的心意了吧,所以你最好是说话算话,不要再来打扰我们。”
接着又态度轻蔑地说:“不过吗,看在你还算识相的份上,日后我会叫殿下给你留心与你找个好人家才是。不然见你无人肯要也是可怜。”
那些久违的字幕再次闪现。
“哇,终于轮到妹宝出场了,好开心。”
“嗯....怎么感觉宋相宜戾气有点大啊,女二都已经成全他们了,还对人家冷嘲热讽的。”
“你懂什么,我们相宜很不容易的,她只是为了捍卫自己的爱情。”
见她越说越不像话,我叹了口气,无奈道:“不劳烦宋姑娘了,我的亲事自有父母会为我打算的。”
“倒是宋姑娘,不如想想如何尽快求得一纸赐婚才是,我可听说,圣上也有意永平侯府的千金,贤妃娘娘前些日也夸了骠骑大将军的小姐呢。”
宋相宜闻言脸色有些煞白:“你,我知道,我父亲不如你们父亲位高权重,可你们也不过就是仗着家世出身,横刀夺爱,你等着,我绝不会输给你,一定会做殿下的王妃。”
4
但可能,也许,她好像以为我最后那句好心提醒是在嘲讽她,憋了个大招。
宴席开始后,宋相宜听闻一旁的姑娘正在为家中兄长打听治腿良方。
她恰巧懂些药理医术,两人越聊越投契。
聊到兴起时,她戏谑地看了我一眼。
“徐妹妹,既然你们家和郭家是姻亲又是世交,想必两家儿女都见过面才是。”
徐家姑娘不解其意却也点了下头,宋相宜便接着说:“家世相当,年纪相仿,郭姑娘不就与你哥哥很是相配,今日不都巧了,你母亲和郭夫人都在此,不如便结个儿女亲家。”
她特地拔高声音,我自然也听到了,只觉得她真是不知所谓,母亲更是气得脸色通红。
徐家公子不是不好,可到底不良于行如何与我般配。
便是皇后,也没有这般随意折辱臣下,胡乱婚配的事。
见众人都停下杯盏望向她,宋相宜还很是不解:“怎么了,虽然徐公子不良于行,可听闻郭姑娘心地良善,定不会介意才是。”
说完笑语盈盈地看向我,一副要等我开口的样子。
母亲正欲斥责宋相宜,我按住母亲的手,缓缓开口道:“宋姑娘刚来京城不久,还不知道吧,我与世兄是同日出生,家中长辈觉得有缘分,便提议认了个干亲,徐伯母也是我的干娘,即已是兄妹,断没有再提姻缘之说。”
徐夫人听到如此说很是感激,她平日最是心疼长子的腿不好。
如今被宋相宜摆在台面叫人非议,心里不知道多恨,
她冷冷地道:“宋姑娘慎言,你乃未出阁的姑娘,怎可开口闭口都是成婚亲事之类的,何况自古以来婚姻大事,都是父母之命,你亦并非两家亲眷,实属失礼了。”
宋相宜也不甘示弱:“我也是一片好心啊,想着若是郭姑娘愿意,不至于徐公子孤独终老,难道夫人想看着徐公子无子送终吗,”
5
这话说得就很过分了,徐夫人被气得脸色发白直发抖,不少和她交好的贵妇人也是纷纷指摘宋相宜言行无状。
母亲见状再也忍不住,脸一沉看向英国公夫人:“国公夫人,我竟不知,这位姑娘是哪家贵女,随谁来出席,真真是狂妄,便是公主也没有这么大的口气。”
意思是主家要给个交待,好端端来你家做客无辜受辱。
宋相宜见状便要哭了起来:“你们都欺负我,见我没有个好家世好父亲,若是晋王殿下在,我怎么受此屈辱。”
英国公夫人急得团团转,两边她都不想得罪,不知如何是好。
最后还是太夫人出面,头发发白老泪纵横地让大家看着她的面上多多包涵。
又让宋相宜给徐夫人和我母亲道歉,她一开始不愿意,嚷嚷着她是好心何错之有。
最后还是受晋王所托的承恩伯夫人看不下去了,出面给我们两家赔不是。
毕竟是她将人带来的,又拉着宋相宜晓之以情动之以理一顿后,宋相宜才不情不愿说了句:“对不住。”
临走时,我看到她头上弹幕闪过几句话
“嗯嗯嗯,这操作很难评。”
“相宜宝宝只是太害怕女二插足她们的感情了,才希望她赶紧嫁出去。”
6
想到在英国公府的那场鬼热闹,我是真的想离那二人远远的。
可晋王听到心上人受了委屈,黑着脸巴巴地又上门了。
“郭姑娘,之前你明明已经答应本王,为何出尔反尔又在英国公府刁难于相宜?”
我抚了抚额:“晋王误会了,是宋姑娘贸然提起婚事才不得已出言制止……”
谁知晋王却根本不听,直直打断我:“罢了,相宜心善大度,叫我不要与你计较了。”
“只是你若是还想入晋王府,便需在众人面前和相宜敬茶道歉认错,只是日后再不可惹相宜生气,否则她是王妃,打杀发卖了你都是使得的。”
我扯了扯嘴角,他说得是人话吗。
我父亲官至尚书令,母亲是康郡王嫡女,他一副纡尊降贵让我做妾的样子埋汰谁呢。
我也不耐烦了:“晋王殿下,您要搞清楚,您与宋姑娘的婚事,根本不在于臣女,乃是看圣上和娘娘的心意,即使没有我郭儇,也还会有别人。”
“何况,臣女连晋王妃之位都无意。”
我讥笑道:“更不要提区区侧妃了,请殿下再不要张口闭口让我入府侍奉宋姑娘了,我们郭氏女绝不作妾。”
“你…好得很,伶牙利齿。”
晋王黑着脸来,又被气得挥袖而去。
可不知怎地,那日在英国公府的事传着传着,竟变成我与徐公子青梅竹马。
偏偏和我议亲时遭了殃,从马上摔了下来才不良于行,都是我八字偏轻,孤星命格,命中克夫所致。
父亲听到后气得在书房砸了一个茶盅,母亲怒骂:“黑了心肝的东西胡言乱语。”
又抱着我哭:“可怜我儿,好端端受人编排。”
哪怕徐家连忙出面澄清,可谣言还是越演越烈。
众人不免看起了热闹,若是出门,总会人幸灾乐祸地打量我。
之前有来探口风想和我议亲的人家都没了踪影。
更离谱的是,竟有一些善钻营求攀附的夫人,舍不得自己亲生儿子便来为家中庶子来求娶,被母亲气得打出门去。
我心下了然,无非是晋王想为心上人出出气,又顺便给我冠个克夫的名声。
毕竟皇室娶亲,最是看重命格八字之说。
不过也好,有这样的传言在,贤妃想必不会再考虑我做她的儿媳妇。
便制止了父亲想要查出幕后之人,为我正名的打算。
可没几天,竟又传出说,大觉寺的主持鉴真大师听到京城最近的流言觉得很是诧异。
因幼时曾为我批了一卦,明明有百鸟朝凤之气象,命格贵重,宜家宜室。
此言一出,全场哗然,毕竟若是旁人来说倒罢了。
可他德高望重,佛法高深,也断不会为了谁做伪证。
如此一来,之前那些莫须有的克夫之说不攻自破。
虽然是好事,可我更惆怅了,这谁给添的乱?
这卦言也太打眼了,不是又把我拱上去了吗?
7
果不其然,第二日就有内侍来家里,说是贤妃娘娘办了个赏花宴,请我一定要去。
她如今掌管后宫,郭家门第再显赫也是臣子,母亲只得安排人随我进宫去。
等宫人领我到今日设宴之地清晖阁,真是贵女云集,鲜花着锦。
一见到我,贤妃便亲切拉着我的手,笑盈盈地说:“阿儇出落是得越发好了,本宫要是有个这么乖巧又漂亮的女儿就好了。”
贤妃生得很美,一双丹凤眼顾盼生姿。
梳着牡丹髻,配了一副金累丝点翠珍珠头面,更显气度雍容,怪不得能宠冠后宫多年。
接着见她叹了口气说:“可惜只得了个混账魔星,阿儇,你放心,那孽障不懂事,我已经狠狠斥责他了,除了你,再不要别人做我的儿媳妇的。”
来时父亲已交代过我,不必勉强自己,我平心静气的说:“多谢娘娘厚爱。可惜臣女与晋王无缘,倒是与宋家姑娘情投意合,很是般配。”
闻言贤妃笑意淡了下去,刚想继续说些什么。
却见晋王和宋相宜二人携手走了进来,听到贤妃这般说,宋相宜脸色都不好了。
晋王忙道:“母妃,儿臣不是和您说了吗,我想娶的是相宜,除了她谁我都不要。”
贤妃睨了他一眼:“你这孩子才多大,知道什么,婚姻大事,自是母亲会为你操持。”
连看都没看宋相宜一眼。
宋相宜自持未来晋王妃,可贤妃却拉着我亲热契阔,众人看她的眼神都变了。
她一口银牙都快咬碎了,气得转身就走,晋王忙追了出去。
8
我暗叹,姜到底还是老的辣,贤妃压根不把她当盘菜。
可我也不想和贤妃继续打太极,便趁着更衣,出来走走透透气,
在回廊上,却看到晋王正等着我,他冷冷地道,“是我小瞧了你,竟用如此手段让我母妃对你另眼相看。可你执意如此,即使嫁入王府也不过是个摆设。”
“晋王府的女主人只会是相宜。”
我颇感无力,真不知道,贤妃怎么会生出像晋王这样的儿子,半点也没学到他母妃的心机手段。
“晋王殿下,今日之局势只怕也是您弄巧成拙吧?”
若不是他令人散播那些谣言,怎么会有后面的事,正准备不忍了狠狠地骂他一顿,却见那些弹幕再次闪现。
“自古婆媳是天敌,贤妃不喜欢相宜,晋王夹在中间也很难做,不过幸好他对妹宝一往情深,是不会放弃的。”
“没用了,今晚过后,晋王还是要娶女二,因为贤妃会让宫女弄脏女二的衣服,带她去偏殿换衣服,然后把晋王也打包进去,等到大家发现时,就是他们两人衣衫不整共处一室......”
“呜呜呜,好可怜,相宜宝宝不得哭死,不想看,想跳过。”
别啊,你们再多说点!
我看得目瞪口呆,怪不得今天出门眼皮子一直跳,真的是宴无好宴啊。
不过,转念一想,我笑靥如花地看着晋王:“殿下,您可想和宋姑娘名正言顺在一起?”
“咦,女二和晋王嘀嘀咕咕在说些什么,怎么觉得不太对劲噶?”
9
虽说今日贤妃是另有谋算,可摆放出来的花,看得出确实用了不少心思。
牡丹雍容,芍药多情,兰花清雅,千娇百媚,各有神采,一众贵女看得也是津津有味。
等到众人都玩累了,贤妃便让我们到在一旁歇会,喝喝茶吃点心。
轮到给我上茶时,那宫人时却一个“不慎”没拿稳,将茶水倒在我的裙角衣袖上。
她连忙跪下求饶:“姑娘赎罪,都是奴婢不小心。”
见她如此,我忙说:“没事,不要紧。”
接着有掌事姑姑上前来呵斥她,并与我赔不是:“这丫头笨手笨脚的,稍后必定狠狠责罚她,还请郭姑娘大人大量,先随奴婢前去换件衣裳。”
毕竟在宫中仪容不整可是大不敬,我点头随她而去。
见我随着那宫人往偏殿去,贤妃露出欣慰的笑容。
不多时,偏殿便传来几声异响,贤妃见状很是担忧地说:“可是郭姑娘出事了?”
众人也纷纷说:“那我们赶紧去看看才是。”
走到门前,却听见有男女缠绵之声,不由令人遐想翩翩,几个脸皮薄的姑娘更是红了脸。
等到推开门,果不其然见晋王和一个女子搂搂抱抱,贤妃身边的姑姑刚想喊出:
“郭姑娘....”
可等那女子露出脸来,却是宋相宜,不由得面面相觑。
见如此多人盯着,他二人也不免有些讪讪然,宋相宜更是捂住脸不敢再见人,
见这么好的时机,晋王一口一个:“母妃,都是我一时情不自禁,您别怪相宜。”
“儿与宋姑娘是真心想要在一起的,求您成全。”
见今日进宫居然有如此劲爆新闻,众人一时间议论纷纷。
“咦,这不是晋王殿下和宋家小姐吗?听说他们好事将成,果不其然。”
“可即便如此,在宫中白日宣淫也太不像话了。”
更有好事人打趣道:“看来很快可以喝晋王殿下的喜酒了。”
贤妃见计划有误本就不悦,又见晋王还凑前更是火冒三丈。
可事已至此,不得以只能先安抚好:“自然,到时自然会请大家喝几杯薄酒。”
又僵硬地笑了笑:“小儿女不知轻重,还望今日之事替他们保全才是。”
意思是让大家出去之后都别乱说。
10
等众人都走后,贤妃狠狠地扇了晋王一巴掌,看着宋相宜的眼神如同淬了毒一般:
“你这个贱 人,三番两次纠缠我儿,妄想攀附做他的正妃,你也不看看你是什么身份,区区一个六品官家的女儿,你也配?”
宋相宜被她的疾言厉色吓得颤颤巍巍,却仍硬着头皮说:“贤妃娘娘,殿下根本不喜欢郭姑娘,您非逼着他娶,日后是不会幸福的。”
“我是真心爱慕殿下的,请娘娘成全,日后我与殿下一定会好好孝顺娘娘的。”
晋王见不得她受委屈,也帮着说:“母妃,相宜虽家世不显,可性情良善,温婉娴贞,比那郭儇不知道好了多少倍。”
贤妃被她一番话气笑了:“到底是没见识的东西,生在皇家,儿女情长算什么,等日后他登上大位,要什么样的女人没有。”
不过经宋相宜一提醒,她也想起被送去房中的我怎么好端端的不见了,忙问晋王怎么回事。
他生怕自己母亲气出个好歹,只得一五一十地说了。
听到是我主动配合,好让晋王和宋相宜玉成好事后。
贤妃又气又急,直指着晋王骂“蠢货。”
打发走晋王二人后,想到全盘计划都被打乱。
贤妃目露寒意,对着身边的心腹说:“这个逆子,他知不知道现在这个关头,若是能让郭家站在我们这边,皇后那老妇和那病秧太子根本不足以惧,又有皇上的宠爱,来日,东宫之位不是唾手可得。”
“罢了,既然我儿非想要那个宋相宜,便给他吧,日后再慢慢收拾她。她还想着来日做皇后的大梦呢,殊不知,历来多得是在潜邸病故的王妃。”
“郭家女既然不识抬举,好好的正室王妃不做,那便让她做个侍妾好了。”
11
我站在后面假山上,满意地看着偏殿的热闹。
那宫女领我进去后,我见门外有人看守,只能翻窗跳出去,然后从后门溜出去。
至于宋相宜怎么进去的,那我就不得而知了。
反正今日后,他们都得偿所愿不是吗?
不曾想身后传来一个男子的声音,好整以暇地看着我:“姑娘这招李代桃僵用的好啊。”
“哪里,哪里,我不过是成人之美罢了。”
我自然接着话茬应道。
等反应过来,这位是?
看他温润端方,矜贵傲气。
待低头一看,便瞧见他玄色云纹锦袍上绣的四爪蟒龙。
“太子殿下。”
我有些不好意思,在人家家里闹这一出也挺突兀的。
可不知为何,我竟又看到了弹幕。
“咦,这不是太子吗。他不是身体不好,常年卧床吗?”
“没有,他是装的,因为皇帝不喜欢他,又忌惮他外家镇国公府势大,只能韬光养晦。可惜后来贤妃还是出手了,诬陷设计镇国公叛国导致满门抄斩,太子也被身边的侍从下药,不久后撒手人寰,皇后也自尽于宫中。贤妃母子就顺利上位了。”
“不过太子到死都还没来得及和女二道明心意,明明自幼喜欢的人,却因不敢结交朝臣惹皇帝的眼,只能远远看着,不过上次女二被传命格不好克夫的就是他请大师出面化解的。他看不得女二被虐。”
怪不得之前鉴真法师会出手相助,原来是太子,等等…她们是说,太子暗恋我?
只见太子缓缓开口:“郭姑娘,父皇甚是喜爱四弟,只怕他日前途不可限量。别人都趋之若鹜,可姑娘为什么避之不及。”
我回过神来,调侃道:“主要是晋王殿下看不上我吗?我就不去自讨无趣了。”
见太子一幅不信的样子,我只能正色道:
“我不觉好,但人觉好。同理,他人眼中万分渴求的权势地位,于我而言不过是过眼云烟,不值一提。”
“那郭姑娘想要什么?”
看着太子认真的样子,一时之间,倒有点不知道如何作答。
“怎么回事,感觉这一对有点好磕了?!”
弹幕又闪现了,倒是提醒了我。
如今与贤妃晋王一派也绝无可能了,不如将她们说的告诉太子,毕竟我真不太想在他们母子手下卑躬屈膝。
便斟酌了一下,将那些事情当做是我不经意在贤妃宫中偷听到的,让太子小心提防。
太子看着我很是诧异,莫名地说了句:“莫非…你也重来一世了。”
我怔了一下,见我不解。他笑了下,目如朗星,只觉得比宝石还要夺目。
“你放心,有我,这一次绝不会再让你失望伤心。”
12
自从宋相宜如愿成了晋王妃后,新鲜事一件接一桩,不用刻意打听,满京城都知晓了。
晋王对她情深意重,立志要风风光光迎娶她。
特地命人寻了一斛上好的南珠给她绣在嫁衣上,又求了贤妃赐了一套内造的百宝嵌红宝石头面。
更是想给未来老丈人再谋个一官半职,好让宋家门第显赫风光一些。
大婚后,晋王对她更是一心一意,屋里不要说侧妃侍妾,连个通房丫鬟都没有。
夫君爱重,地位尊荣,还难得专情,一时间上京最风光的女子非她莫属。
不过很快宋相宜就笑不出来了,因成婚后三月还没好消息传出。
贤妃便派了一个善调理妇人身体的嬷嬷给她,还顺带送了几个貌美的宫人过去。
她虽不喜欢宋相宜,可既然成婚了。
当下最重要是尽快诞下皇嗣,顺便送些美人做个两手准备。
但没想到宋相宜连贤妃的面子也不买,将那嬷嬷和那些宫人哄地一下赶出王府。
又在晋王面前哭了个梨花带雨,直说哪有新婚燕尔的,做婆婆给儿子屋里添人。
晋王无法,只得替她转圜。
自己儿媳妇给了好大个没脸,贤妃差点气得吐血,和她不睦的宫妃都拿此事时不时笑两句。
贤妃发了狠,时不时将宋相宜召进宫,不是叫她端茶奉饭,便是动辄打骂,比身边服侍的宫女还没地位。
又以教规矩之名,让教习嬷嬷下了死手的磋磨,把好好一个美人摧残地憔悴不堪。
晋王看着不是办法,只能软磨硬泡希望老娘高抬贵手。
贤妃看在儿子的面上倒是揭过了,不过晋王这次也老老实实地收下两个侍妾了。
不过比起后院着火,他也有了比哄娇妻更重要的事情了。
近日竟有官员上奏参晋王外家武安侯府贪污渎职,侵占田地,强抢民女等。
一时间朝野上下甚是瞩目。
贤妃得宠多年又诞下皇子,母家也是颇为倨傲跋扈。
这些事情不为出奇,可平日这些折子是到不了皇帝跟前的。
晋王一时间有些焦头烂额,可更令他们母子觉得心慌的是。
一向卧病在床的太子,经镇国公府寻来的杏林圣手杨大夫医治过后也逐渐好转,皇后之前因太子之病心焦不已。
如今见儿子大好了,也有心思料理后宫之事了,便一举收回贤妃的协理六宫之权,还清理了不少贤妃的人。
13
当然我之所以知道得这么详细,都是太子告诉我的。
自从上次宫中一别后,他便时不时托人给我送些画本游记,新鲜玩意,还捎带着这些八卦新闻。
等到腊八节随母亲进宫朝拜,果然发现站在贤妃身后的宋相宜容颜憔悴脸色暗淡,眼眶下的乌青连脂粉都掩不住。
在偏殿喝茶时候,一旁的贵夫人们忙不迭地说起了晋王府的热闹。
“如今晋王府乱得很,听说王妃小门小户出生,哪里知道理得清与勋爵官员之间的人情往来,又不善理家管事,闹了好些笑话,还是贤妃娘娘看不下去,派了身边的姑姑暂管着。”
“并不止,我怎么听我姨母说是,晋王因喝醉了宠幸个了丫鬟,晋王妃得知后大哭大闹,晋王本想将那丫鬟打发了,可她竟有孕了,到底是自己的骨肉,本想着去母留子。可晋王妃还是容不下,说是‘失手’,将那丫鬟推倒,孩子没保住,都成形了,可惜了,还是个男胎。”
“闹这一番后,晋王往日再宠爱王妃,也是有点心灰意冷了。听说贤妃娘娘已经在给晋王物色侧妃了。”
她们还在叽叽喳喳地探讨着,殿中地龙烧得很暖,呆久了有点闷,我便想出去透透气。
谁知刚走出门便碰到了宋相宜,她瞧见是我,自嘲地笑了笑:“郭儇,你也是来看我的笑话吗?”
我叹了口气:“王妃多心了,并没有,我与晋王之间并无情谊,他娶谁其实都与我无关,不过是恰巧,我做了那个挡眼的棋子罢了。”
接着她喃喃自语:“为什么会如此,明明这一世,是做了殿下的王妃,可我和殿下怎么成了这样?”
想到晋王恶狠狠扇了一巴掌指着她骂“毒妇”的样子,不由得潸然泪下。
可还没说两句,晋王走了过来,他看着宋相宜诧异道:“你在这里做什么?母妃正在寻你呢,你身为儿媳,怎么连最基本的侍奉婆母都做不到?”
当着我的面被晋王训斥,宋相宜脸面有些过不去。
可看着晋王脸色不佳,到底不敢多分辨,便往贤妃宫中去了。
14
我无意掺和他的家务事,向他行了礼就准备告退。
晋王却突然叫住我,有些怅然:“郭姑娘,昔日是我一时糊涂,出言不逊,还
请你莫要放在心上”
我尬笑了几声:“不敢,不敢。”
沉默片刻,又听到他说:“郭姑娘如今尚未婚配,我们也算是自幼相识,如若....你还愿意,本王想向郭大人求娶掌上明珠。”
我听得目瞪口呆,疑心他是不是傻了:
“殿下,不是已经大婚了,刚才王妃可还好端端的在这里。”
弹幕又适时响起
“怎么回事,男主怎么又倒车找回女二?难道他发现自己喜欢的是女二吗,那我们相宜宝宝怎么办?”
“还是他有白月光情节,没得到才是最好的。”
“我觉得他应该是近日被太子一党反击得喘不过气来,想求得女主父亲站队吧?”
晋王有些讪讪:“我知道叫你做侧妃是委屈了,可你稍待一下,等日后。”
他还没说完,就听到太子冷冷地道:“三弟慎言,我已向父皇求了,已为我们赐婚,她如今是孤的太子妃,你的嫂嫂了。”
我只觉得今日的暴击有点多,愕然地看向太子,他对我温和一笑。
晋王也有点懵:“何时的事,太子莫不是开玩笑?”
“孤怎么会拿这些事说笑,父皇已下旨,很快会送到郭府。母后也开始在为着手准备大婚事宜了。”
等晋王走后,我定定地看向太子:“这?”
他悠悠地道:“这不挺好,你做他嫂子,他就再也不敢骚扰你了,他那王妃也不敢在你面前摆款了。”
15
虽然知道我被赐婚给太子会掀起不少波澜,特别是贤妃看向我的眼神如刀锋一般锐利。
可我没想到,贤妃出手如此狠辣。
她竟想故技重施,不过这次是想设计太子和宋相宜,让众人以为他两在宫中偷情私会。
如此一来,太子淫荡好色,连自己的弟媳都要沾染,不堪为储君,宋相宜不知廉耻,水性杨花。
一箭双雕,即扳倒了太子,又除去了宋相宜这个拖后腿的儿媳妇。
估计是因着之前的提醒,贤妃对太子的设计处处落空,反倒是自己母族被抓住了痛脚,证据确凿,朝臣们纷纷上奏要重重责罚。
皇帝勃然大怒,虽看在往日的情分上,不曾牵连他们母子,可到底失了圣心。
加上太子得了新的妻族助力,当下局势越发不利于晋王了,便着急出手了。
但是没料到,太子早有准备。
那杯催清酒反倒是到了晋王手上,屋子里的宋相宜也变成了皇帝近日新宠千娇百媚的林美人。
等到贤妃安排好的人大喊“走水了”,立刻将众人都引了过去。
可却看到晋王和自己的庶母拉拉扯扯,在场的人面面相觑,没有一个敢吭声。
赶来的贤妃更是顾不得什么端庄仪态,上去就揪着林美人大骂:“怎么会是你?你这个贱 人,竟敢勾引晋王,不知廉耻。”
自己儿子和小妾共处一室衣衫不整,头上真是好大一顶绿帽,皇帝当场被气晕。
还是皇后娘娘出面收拾了局面。
16
第二日,晋王秽乱后宫的名声便传遍京城。
不仅如此,更是有百姓用血书检举,之前闽南海匪频频来犯。
晋王与武安侯奉旨前去平叛,可他好大喜功,因他决策失误,损伤了不少将士。
最为可恶是竟将渔民当成海匪击杀,为怕秘密泄露,更是屠了几条村掩盖真相。
此等大案一出,举朝哗然。
若说之前是好色失德,这问题就很严重了。
人证物证俱在,再无从抵赖,皇帝下旨,将晋王被废为庶人,囚禁于西山别院。
非死不得出,宋相宜也只能和他怨怼一生。
至于贤妃褫夺封号,打入冷宫,自此晋王母子终是落了篇章了。
不过我觉得我的反应弧挺长的,等到我生了长女,囡囡都会走路时,我才想起问太子是不是真的从小就暗恋我。
他笑了笑摸了摸我的头:“不止,我上辈子就喜欢你了,可惜被人捷足先登了。”
太子没说完的是,他死后魂体不散,一直留在皇宫。
看着晋王登基,又看着他处死发妻长子,郭儇死的时候。
只觉痛入骨髓可他无能为力,恳求漫天神佛,愿以来世也罢,魂飞魄散永不投胎也罢,许她来世平安顺遂一生。
所幸,两世为人,他所求之人已在枕边,还有个很可爱的女儿,甚是圆满。
(全文完)
来源:颜言读故事一点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