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荣村名文化——西苏冯村

360影视 动漫周边 2025-05-09 10:15 2

摘要:西苏冯村,位于南张乡政府之西,相距3千米。属丘陵地带,地势平坦,土质沙绵。东邻东苏冯,西至裴庄乡集贤村,南至万荣庄,北至东毋庄。总面积4.2平方千米,辖15个居民组,880户,3460口人,耕种着4700亩土地。以农业为主,主产小麦、苹果、花生。该村所产花生角

——解放

西苏冯村,位于南张乡政府之西,相距3千米。属丘陵地带,地势平坦,土质沙绵。东邻东苏冯,西至裴庄乡集贤村,南至万荣庄,北至东毋庄。总面积4.2平方千米,辖15个居民组,880户,3460口人,耕种着4700亩土地。以农业为主,主产小麦、苹果、花生。该村所产花生角大,粒满,香脆,营养丰富。谚云:丁樊果子固镇桃(河津市),要吃花生苏冯跑。花生是万荣县土特名产,计划经济时代,该村是全县花生生产基地,也是该村主要农副产品。

一个月前,我应西苏冯村出生的万荣县大地书画研究会负责人张清亮先生邀请,到他们村就“村名文化”和村中耄耋老人张存锁(96岁)、张三锁(90岁)、张克仁等进行了座谈,并瞻仰了该村村民称为神树的古柏。张克仁老人说,他听老辈人相传,苏冯村最早叫凤仪村,后来才叫成苏冯村。根据《万荣地名志》记载,该村因原住着“苏”“冯”两姓得名苏冯村。后因人丁兴旺,分为两村。根据方位该村在西,故名西苏冯。这就是说,东西苏冯原为一村,甚时分村而治,皆云不知。回到县城后,我查了《万荣县志》和清乾隆版《万泉县志》,根据该志记载,清雍正年间就有东西苏冯村名,要弄清何时分为两村,那就得追溯到清初乃至明代或者更远。因为资料缺乏,只好存疑。

该村有一位叫张定昌的人,曾在山西铝厂任高级工程师。他热爱文史,钟情于家乡文化。退休后,绘出一张家乡解放初期村容村貌图,图中显示,该村当时有4条大巷,东西南北十字交叉,泰山庙、龙王庙、药王庙、夫子爷庙、关帝庙、文昌阁、魁星楼、砚凹台、碑楼、戏台等十七八处古建分布村中。

该村最大古建当属铁佛寺,占地面积十几亩,建有正殿、献殿、南殿、庑廊、山门,宏伟壮丽,金碧辉煌,塑有保身佛、四大天王、普贤菩萨、文殊菩萨、韦驼和十八罗汉等佛像。寺内有专职和尚主持,整日香烟缭绕,磬声悦耳。如果恰逢农历四月十五村中古会,邻村乃至邻县人都来买卖,而且一连四五天,且有戏剧助兴,那真是盛况空前,热闹非凡。可惜,这些建筑皆毁于历代兵燹和政治运动。现在唯一留下的是寺院门口千年古柏。根据《万荣县志》“珍稀树木”中记载:据说,宋时这里原有一座寺院,此树为当年和尚所栽。现树高20.6米。杆高9米,胸径1.69米。树冠圆形,冠幅东西14.3米,南北16.3米,投影面积183.7平方米。主杆上共分5大枝,枝叶茂盛。树根外露,形成一个很大的盘根,根围长19.5米,露根上有很多突起疙瘩。在根的西北面,有个好似龙头的疙瘩伸向泊池,人称“龙吸水”。属市县级文物保护对象。

西苏冯村村民认为这株古柏是他们村中的“活化石”,是他们村中之魂,是他们村昔日辉煌历史的见证,他们不同意县志中“宋柏”之说,说应为“千年唐柏”,并说这有碑文记载,还有人见过碑文,只是现在不见踪迹。他们又给我讲了一个古老的传说。相传,唐代武则天执政后,将国号改唐为周,并对李氏家族进行迫害,李隆基无奈和家人逃到西苏冯村避难,当时那里有条李家巷,和李隆基同姓,他们就住在一户农家,李家婆婆对李隆基生活百般关照。后来,武则天政权被推翻,李隆基登上皇位,称唐明皇。为感念西苏冯百姓的深情厚谊,责成宰相姚崇在此建成一座寺院,这就是铁佛寺。并在寺院门前栽下两株柏树,一株不知去向,一株就是现在这株参天大树。

公社化时期,生产大队想买台拖拉机,但集体没钱,有人提议把古树卖了,大家商量后表示同意,就派人锯树。不想只拉了几锯,就流出殷红“液体”,他们说那是“神树鲜血”,吓得拉锯的人拿上工具就走。也许是巧合,当天晚上就有几个人就病倒了,群众说他们亵渎了“神树”,这是神灵对他们的惩罚。从此,再没人敢动一根毫毛。文革中,造反派破“四旧”,气势汹汹,不可一世。村民中有人恐怕他们借机毁坏树木,就以前几年“锯树流血”的故事,在村中炒起一股风:古柏上站着一位白胡子老汉,这是神仙显灵啦!招来很多人围观,还有人烧香磕头,这样,连造反派也不敢问津,这才使这株古柏安然无恙。现在,西苏冯村两委和全体村民对古树倍加珍惜,视为村宝,并为其围上不锈钢护栏,挂上“市县文物保护单位”的牌子。还请杨方岗教授写了《大唐神树赋》,赋曰:“巍巍神柏,玄机深藏”。“日月轮回”“风雨苍桑”。“历经战火,岿然无恙。庇荫后昆,凝瑞放香”。“千秋万代,永赐福祥”。慕名而来的参观人和回家探亲的人员都要在此合影留念。

作 者 简 介

解放,万荣县万泉乡庙后村人,出生于1936年,2025年2月去世。曾任《万荣县志》副主编、总纂、《万荣人》报编辑,出版了《万荣史话》、《万荣古今名人》、《万荣笑话ABCD档案》、《万荣笑话探源》、《万荣村名文化》、《嵋岭走笔》等书籍,他还是万荣笑话国家级非遗传承人,山西省作家协会会员。

来源:晋南道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