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近日,河北省博野县人民法院依法适用简易程序,成功调解了一起买卖合同纠纷案件,在法官的耐心调解下,被告一次性履行全部还款义务,双方矛盾得以化解,真正实现了案结事了。
中国法院网讯(徐萌 王菁)近日,河北省博野县人民法院依法适用简易程序,成功调解了一起买卖合同纠纷案件,在法官的耐心调解下,被告一次性履行全部还款义务,双方矛盾得以化解,真正实现了案结事了。
原被告公司有长年业务往来,2024年7月10日双方签订《销售合同书》,约定采购总价为90万元。原告按照合同约定交付货物后,被告仅支付部分货款,截止起诉前仍欠款48.7万元。后经原告多次催要,被告以种种理由拖欠,原告公司向法院提起诉讼,要求被告支付剩余货款及利息。
承办法官受理案件后,没有简单的“一判了之”,而是第一时间联系双方当事人了解情况,进行细致沟通。“这笔钱拖了快一年了,我们的生意也很不好做,资金链都要断了!”原告公司负责人态度坚决地表示。“法官同志,不是我们故意拖欠,实在是其他工程款迟迟没到位,账户上现在确实没有那么多现金。”被告公司负责人诉说着苦衷。
双方各执一词,承办法官耐心安抚双方当事人情绪,并迅速扭转办案思路,采用“背靠背”的调解方式,分别做双方的思想工作。
承办法官一方面引导原告公司负责人理解当前经济环境下企业的实际困难,适当让步有利于维持长期合作关系。另一方面,严肃告知被告公司负责人拒不履行付款义务的法律后果,督促其诚信履约。
在和被告公司负责人沟通中,承办法官了解到被告公司有一笔工程款即将到账,可缓解目前僵局,于是提出一套解决方案并征求原告公司负责人意见。最终在承办法官的不懈努力下,原告放弃全部利息诉求,并就还款期限作出让步,双方终于达成一致意见并签订调解协议。
半个月后,原告公司负责人告诉法官,已经收到了被告的全部贷款,并申请解除对被告的保全措施,这起买卖合同纠纷终于画上了圆满句号。
一纸调解书,化解千千结。这起案件中,不仅是48.7万元欠款的清偿,更是司法力量对市场环境的守护。今后,博野法院将持续深化多元解纷机制,为市场主体提供更多低成本、高效率的司法服务,让公平正义更加可感可触,为优化法治营商环境贡献力量。
来源:天津高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