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基础教育领域,素养课堂的构建成为了教育改革的关键任务。素养课堂“3443”模式应运而生,为课堂教学注入了新的活力与内涵,致力于全面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促进学生的可持续发展。
在基础教育领域,素养课堂的构建成为了教育改革的关键任务。素养课堂“3443”模式应运而生,为课堂教学注入了新的活力与内涵,致力于全面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促进学生的可持续发展。
一、“三学结构”:引学、导学、拓学
(一)引学
引学是课堂教学的起始环节,旨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与探究欲望。以小学语文的古诗词教学为例,教师在课堂伊始,会通过讲述诗人的生平趣事、诗词创作的背景故事或者播放一段富有古典韵味的视频来引入新课。
如在教授李白的《望庐山瀑布》时,教师先展示庐山的壮丽风景图片,讲述李白游历庐山时的豪迈心境与奇思妙想,让学生对即将学习的诗词产生浓厚的好奇。
同时,教师提出一些启发性的问题,如“你们想知道李白眼中的庐山瀑布是怎样的奇观吗?”从而引导学生主动走进诗词的世界,为后续的学习奠定良好的情感与认知基础。
(二)导学
导学环节着重于教师对学生学习过程的引导与支持。在初中数学的函数教学中,教师先明确学习目标,如理解函数的概念、掌握函数的表达式与图像特征等。然后,教师将复杂的学习内容分解成一个个小的学习任务,引导学生逐步攻克。
例如,通过具体的生活实例,如汽车行驶速度与路程的关系、气温随时间的变化等,帮助学生建立函数的初步概念。教师在学生探究过程中,及时答疑解惑,为学生提供解题思路与方法的点拨。
当学生在绘制函数图像遇到困难时,教师引导他们回顾坐标平面的知识,确定关键点的坐标,从而顺利完成图像绘制,让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逐步深入理解函数这一抽象的数学概念。
(三)拓学
拓学致力于拓展学生的学习深度与广度。在高中英语的阅读教学中,教师在完成课本文章的阅读分析后,会推荐学生阅读与主题相关的课外英文材料,如英文报纸文章、经典英文小说片段等。
例如,在学习完关于环境保护的课文后,教师推荐学生阅读《寂静的春天》中的部分章节,让学生进一步了解全球环境问题的严重性与复杂性。
同时,教师还会布置一些拓展性的任务,如要求学生撰写一篇关于环境保护的英文小论文,或者组织小组讨论并制作英文环保宣传海报。通过这些拓学活动,学生的英语阅读能力、写作能力、批判性思维能力以及团队协作能力都得到了有效的锻炼与提升。
二、“四式学法”:自学、合作、对话、实践
(一)自学
自学是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重要方式。在小学科学课程中,教师布置关于植物生长过程的预习任务,学生们通过查阅科普书籍、观看科学纪录片等方式,自主了解植物种子的结构、发芽条件以及生长周期等基础知识。在课堂上,学生能够根据自己的自学成果提出问题,如“为什么有些植物种子在黑暗中也能发芽?”这不仅体现了学生的自学成效,也为课堂教学提供了讨论的焦点,激发了学生进一步探究的热情,逐步培养学生独立获取知识的能力。
(二)合作
合作学习促进学生之间的交流与协作。在中学地理的区域地理学习中,教师将学生分成小组,每个小组负责研究一个特定的区域,如东南亚地区。小组成员分工合作,有的负责收集该地区的地理环境资料,有的负责研究其经济发展状况,有的负责分析人口分布与文化特色。在小组讨论中,成员们分享各自的研究成果,共同探讨区域地理特征形成的原因以及区域发展面临的问题与机遇。通过合作学习,学生学会倾听他人的意见,学会在团队中发挥自己的优势,提高了团队协作能力与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
(三)对话
对话学习构建了师生、生生之间的思想交流平台。在初中语文的文学作品赏析课堂上,教师与学生围绕一篇经典小说展开对话。教师提出开放性问题,如“小说中的主人公的性格是如何在情节发展中逐步塑造的?”学生们各抒己见,有的从人物的语言描写入手,有的从行为动作分析,还有的从心理描写探讨。
在对话过程中,学生们相互启发,不同的观点相互碰撞,产生新的思维火花。教师也在与学生的对话中,深入了解学生的思考方式与理解程度,及时调整教学策略,引导学生更深入地理解文学作品的内涵与艺术魅力。
(四)实践
实践学习让学生将知识应用于实际。在中学物理的电学实验课中,学生在学习了电路原理后,进行实际的电路连接实验。他们根据实验要求,选择合适的电阻、电容、电源等器材,连接电路并测试电路的电流、电压等参数。
在实践过程中,学生不仅加深了对电学知识的理解,还培养了动手操作能力与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当遇到电路故障时,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排查,如检查线路是否连接正确、元件是否损坏等,通过实际操作解决问题,真正做到学以致用。
三、四类样态:“对话论辩”“合作探究”“人机混合”“趣味实践”
(一)对话论辩样态
在高中政治课堂上,常常采用对话论辩样态。例如在学习“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这一单元时,教师组织学生就“市场调节与政府宏观调控的关系”展开辩论。正方认为市场调节应起主导作用,反方则强调政府宏观调控的重要性。
双方学生通过收集资料、整理观点,在课堂上展开激烈的辩论。在辩论过程中,学生们深入研究市场经济的运行机制、政府的职能与作用等知识,运用数据、案例来支撑自己的观点。
通过这种对话论辩样态,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语言表达能力以及对知识的深入理解能力都得到了极大的锻炼,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的批判性思维与独立思考能力。
(二)合作探究样态
以小学美术课程为例,在进行“校园文化墙设计”的教学任务时,采用合作探究样态。教师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每个小组负责校园文化墙的一个主题区域设计。小组成员共同探讨设计思路,如确定主题、选择色彩搭配、设计图案元素等。
有的小组以校园的四季风景为主题,有的以校园的文化活动为主题。在合作过程中,学生们发挥各自的创意与特长,擅长绘画的学生负责绘制草图,擅长手工制作的学生负责制作装饰元素,擅长文字撰写的学生负责编写文化墙的文字说明。
通过合作探究,学生们不仅完成了精美的校园文化墙设计作品,还在团队协作中提升了美术创作能力、沟通能力与问题解决能力。
(三)人机混合样态
在信息技术课程中,人机混合样态得到充分体现。比如在编程教学中,学生借助计算机编程软件进行程序编写。
一方面,学生通过在线编程学习平台学习编程知识、观看教学视频、完成编程练习;另一方面,教师利用教学管理系统对学生的学习进度、代码质量进行监控与指导。
在学习人工智能初步知识时,学生通过与智能机器人的互动,了解机器人的感知、决策与行动原理。例如,学生编写程序控制机器人完成简单的任务,如走迷宫、物体识别等,在人机互动过程中,学生深入理解人工智能技术,提高了自己的信息素养与编程能力,同时也培养了创新思维与实践能力。
(四)趣味实践样态
在初中体育课程中,趣味实践样态让体育学习充满乐趣。例如在篮球教学中,教师设计了多种趣味实践活动。
如“篮球接力赛”,学生分组进行运球接力,在竞赛中提高运球技巧;“篮球投篮挑战赛”,设置不同距离、不同角度的投篮点,学生挑战自己的投篮命中率;“篮球技巧大比拼”,包括运球绕桩、传球准确性等项目的比拼。
这些趣味实践活动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积极参与体育锻炼,提高了篮球运动技能,培养了学生的体育兴趣与团队竞争意识,同时也让学生在运动中体会到了快乐与成就感。
四、三力标准:吸引力、生长力、创造力
(一)吸引力
素养课堂的吸引力体现在多个方面。从教学内容来看,教师在历史课上,将枯燥的历史事件与生动的历史故事相结合。如在讲述“赤壁之战”时,教师不仅讲解战争的背景、过程与结果,还讲述了诸葛亮草船借箭、周瑜与黄盖的苦肉计等精彩故事,让历史知识变得鲜活有趣。
从教学方法上,教师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手段,如在化学实验课上,利用神奇的化学实验现象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如“酸碱中和反应变色实验”“金属与酸反应产生氢气实验”等,让学生直观地感受到化学的神奇魅力,从而激发学生主动参与课堂学习的热情。
(二)生长力
生长力意味着学生在课堂学习中不断成长与进步。在小学语文的写作教学中,教师从低年级的看图写话开始,逐步引导学生进行记叙文、说明文、议论文的写作。
例如,在记叙文写作教学中,教师先让学生写自己的亲身经历,如“我的一次难忘旅行”,帮助学生学会如何组织素材、描述事件经过与表达情感。随着年级的升高,教师引导学生进行更复杂的记叙文写作,如描写人物形象、刻画人物性格等。
在这个过程中,学生的写作能力从简单到复杂,从稚嫩到成熟,不断得到提升,实现了知识、技能与思维的逐步生长。
(三)创造力
创造力在素养课堂中得到充分的鼓励与培养。在中学艺术课程中,教师鼓励学生在绘画创作中大胆创新。
如在以“未来城市”为主题的绘画创作中,学生们突破传统的城市形象,有的学生设计了漂浮在空中的城市,城市建筑采用了新型环保材料,交通依靠磁悬浮飞行器;有的学生构想了海底城市,人类与海洋生物和谐共处,建筑与海洋环境融为一体。
在音乐创作课程中,学生们尝试将不同风格的音乐元素进行融合,如将古典音乐与流行音乐、民族音乐与电子音乐相结合,创作出独具特色的音乐作品,充分展现了学生的创新思维与创造能力。
素养课堂“3443”模式在基础教育中的实践与应用,为课堂教学带来了深刻的变革。它以学生为中心,注重学生综合素养的培养,通过多样化的教学结构、学法、学习样态以及评价标准,让课堂充满活力与生机,为学生的全面发展与未来成长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来源:简单是福8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