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今年3月以来,全国多个地区遭遇干旱灾害,渭北旱塬旱情尤为突出。监测数据显示,旱地15厘米耕层土壤含水量均在5%以下,这对春玉米适时播种造成了严重影响,绝大多数旱地春播玉米种植户只能看天等雨。
今年3月以来,全国多个地区遭遇干旱灾害,渭北旱塬旱情尤为突出。监测数据显示,旱地15厘米耕层土壤含水量均在5%以下,这对春玉米适时播种造成了严重影响,绝大多数旱地春播玉米种植户只能看天等雨。
面对持续严峻的旱情,在国家“十四五”重大科技项目及相关旱农项目支持下,2025年5月7日,农业农村部西北黄土高原作物生理生态与耕作重点实验室主任、陕西省农业节水体系岗位专家、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农学院任小龙教授在陕西省合阳县甘井镇东休里村启动了“北方旱作区中低产田土壤健康养护与产能提升协同技术与技术示范”项目“百县万顷土壤健康与单产提升示范行动”暨“旱地春玉米深松沟播集雨全程机械化技术”现场培训会,并进行了技术示范,为当地抗旱保春播带来新希望。
参加此次培训会的有合阳县农技推广中心、甘井镇政府、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合阳小麦玉米试验示范站工作人员以及甘井镇东休里村、休里村、杨村、西阳村旱地春播玉米种植户等 100余人。本次田间培训会主要依托前期建立的1000亩春玉米连片示范田和90户技术示范户开展,继续发放农资、农机具及培训手册200余件,用实际行动助力渭北旱塬区抗旱保春播及旱地玉米大面积单产提升。
“旱地春玉米深松沟播集雨全程机械化技术” 依托农业农村部西北黄土高原作物生理生态与耕作重点实验室、陕西省农业节水体系和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合阳小麦玉米试验示范站,在各类旱农项目支持下,通过持续的理论研究与技术实践逐步形成。该技术优化集成了品种、密度、耕作、施肥、农机等技术环节,研究团队联合农机部门开发研制出 “2BYF-4(200)型旱地玉米起垄施肥沟播一体机”,为该技术的田间推广提供了有力保障。
培训会上,任小龙介绍了“百县万顷土壤健康与单产提升行动” 的背景、意义、方案、预期成效等,还介绍了该行动支撑技术 “旱地春玉米深松沟播集雨全程机械化技术” 的核心原理、关键技术以及作业流程。并结合去年所遭遇的极端干旱状况,阐释了该技术的优势及其对玉米产量的积极影响。随后,任小龙分析了今年陕西持续性的春旱情况及对玉米播种的影响,结合“2BYF-4(200)型旱地玉米起垄施肥沟播一体机”,浅显易懂地讲解了“旱地春玉米深松沟播集雨全程机械化技术” 在抗旱播种方面的作用及节水增产优势,解答了农民朋友们所关注的品种选择、种植密度、施肥方法以及田间管理等农业生产中的关键问题。
在田间培训会技术示范环节,任小龙表示,团队的研究工作始终面向北方旱区,以渭北旱塬区旱地为前沿阵地,聚焦旱地作物的水分高效利用以及产量提升,持续开展旱作节水技术的研究、示范与推广,旨在为提升区域旱地抗旱御灾能力和粮食产能贡献力量。
编辑|高瑜审核|赵允
来源|农业科技报作者| 蔡铁、宋小林、胡小卫
来源:红狐狸农村快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