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2025年5月9日,Wind数据显示,A股三大指数今日集体回调,截止收盘,沪指跌0.30%;深证成指跌0.69%;创业板指跌0.87%。沪深两市成交额达到11920亿。
2025年5月9日,Wind数据显示,A股三大指数今日集体回调,截止收盘,沪指跌0.30%;深证成指跌0.69%;创业板指跌0.87%。沪深两市成交额达到11920亿。
涨幅方面,标普油气ETF领涨近3%
具体来看,标普油气ETF、标普油气ETF涨幅达2.96%;银行ETF优选、银行ETF易方达、银行ETF基金、银行ETF、银行ETF南方、中证银行ETF、银行ETF龙头涨幅居前。
盘面上,银行股再度领涨市场,连续第3日上扬,并逼近历史最高点。建设银行今日分红除权后立即填权,股价创历史新高(复权,下同);成都银行、浦发银行、江苏银行等多股早间亦创历史新高;重庆银行、青岛银行等则创多年新高。
政策面上,2025年5月7日,国新办举行新闻发布会介绍“一揽子金融政策支持稳市场稳预期”有关情况。央行表示“为贯彻政治局会议精神,进一步实施好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人民银行将加大宏观调控强度,推出一揽子货币政策措施,主要有三大类共十项措施。”
中金公司表示,预计2025年银行业经营稳定,净息差压力有望减小(全年收窄约10—15bp),债务处置工作有助于资产负债表修复(净不良生成率平稳),银行营收利润增长继续呈现稳定性。
跌幅方面,科创芯片板块集体回调
国信证券指出,看好模拟芯片和汽车芯片的国产化节奏。模拟芯片由于下游领域分散,在半导体行业中周期相对滞后,目前尚处于周期向上的初期。TI1Q25营收40.69亿美元,是连续九个季度同比下降后首季同比转正,其中工业呈现广泛复苏,所有终端客户库存均处于低位;此前ADI也表示工业和汽车行业的强劲表现将有助于公司在第二季度实现环比和同比增长,这是连续七个季度同比减少后首季同比转正。
同时此次关税已暴露国际关系的不确定性风险,国内企业芯片国产化意愿将进一步提高。2025年上海车展的中国芯展区上,1200余款国产汽车芯片集中亮相,我们认为,国内汽车厂商在电动化之后正在发力智能化,同时积极推动汽车芯片国产化,国产汽车芯片正逐步从前期产品研发步入规模销售阶段。
活跃度方面,债券型ETF继续居前
成交额方面,银华日利ETF、华宝添益ETF成交额超百亿元,短融ETF、30年国债ETF、政金债券ETF成交额居前;恒生科技指数ETF成交额居股票类产品首位。
换手率方面,信用债ET基金F换手率居首,达158.64%;德国ETF、0-4地债ETF紧随其后。港股创新药ETF基金、恒生创新药ETF交投活跃。
ETF发行市场方面,下周一将迎多只数字经济ETF发行
具体来看,下周一开始募集的有景顺长城300ETF增强、创业板新能源ETF国泰、数字经济ETF富国、嘉实数字经济ETF基金、数字经济ETF工银。
下周一上市的有万家航天航空ETF、华宝港股通红利ETF、科创100ETF汇添富。
集中募集的数字经济ETF紧密跟踪中证诚通国企数字经济指数,中由中证指数有限公司与中国诚通控股集团联合开发,是首只聚焦国有企业数字化转型的主题指数。该指数筛选50家国有控股或受国有资本显著影响的上市公司,覆盖硬件设备(如半导体、集成电路)、基础设施(如数据中心、电信运营商)、技术服务(如人工智能、云计算)及产业应用(如行业软件)四大数字经济核心领域。成分股集中分布于电子(54.7%)、计算机(24.2%)和通信(16.3%)行业,前十大权重股占比近60%,包含中芯国际、北方华创、海光信息等龙头企业。自2023年8月发布至2025年4月,指数累计涨幅达18.99%,年化收益率达6.45%,在市场回暖阶段展现出较强弹性,同期跑赢沪深300指数。该指数每半年调整样本,旨在反映国资在数字经济战略中的引领作用,为投资者提供布局新基建与数据要素的战略工具。
消息面上,日前,《数字中国发展报告(2024年)》在第八届数字中国建设峰会上发布。《报告》显示,2024年,我国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达到10%左右,数据生产量达41.06泽字节(ZB),同比增长25%,高质量数据集量质齐升。算力总规模达到280EFLOPS,累计建成5G基站425.1万个,移动物联网终端用户数达26.56亿户,八大枢纽节点地区各类新增算力占全国新增算力的60%以上。
招商证券认为,央国企是国民经济的主导力量,在沪深两市中占据了超过一半的规模,具有显著的综合实力。新发展格局下,央国企在推动经济社会发展中发挥了示范带头作用,既能在涉及民生的关键领域发挥坚实的“压舱石”作用,又能凝聚创新力量攻克技术难关,成为国家科技创新的“领头羊”。近几年,我国数字产量和数字经济规模快速增长,为推动数据跨境合作,参与国际规则制定奠定基础。我国在5G、人工智能等领域技术创新取得突破,数据要素市场加快建设,数字经济体系不断完善,数字经济全要素生产率巩固提升。
以上内容与数据,与有连云立场无关,不构成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来源:有连云一点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