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五月的节气已步入“立夏”之后,万物繁盛、生机盎然。这一时期阳气旺盛而外泄,暑湿渐生,昼长夜短,人体代谢节律随之变化,加之“五一小长假”刚过,不少人经历了熬夜、应酬、旅行疲劳,反而在假期后陷入“身体乏力、精神倦怠”的状态。
五月的节气已步入“立夏”之后,万物繁盛、生机盎然。这一时期阳气旺盛而外泄,暑湿渐生,昼长夜短,人体代谢节律随之变化,加之“五一小长假”刚过,不少人经历了熬夜、应酬、旅行疲劳,反而在假期后陷入“身体乏力、精神倦怠”的状态。
针对节后调养话题,知名中医养生讲师、“鹤颜堂”明星导师苏子老师在五月养生活动中,围绕“立夏之后,动静相养”为主题进行了深入讲解。她表示,“节后并非只靠休息来恢复,科学调养、顺应节气,才能真正焕发活力、积蓄健康。”
活动现场,苏子老师用通俗易懂的方式,为听众解读了立夏后人体阴阳变化规律、五脏运化机理以及饮食运动要点,让不少观众直呼“听得懂、用得上、见效快”。
“立夏之后阳气最旺,但也是最容易‘伤阳’的时候。”苏子老师指出,现代人生活节奏快,假期一旦放松下来常常“吃得杂、睡得晚、动得猛”,尤其在初夏时节,容易导致体内阳气透支,出现心烦气躁、头昏脑涨、肠胃不适等问题。
她建议大家节后第一周应进入“节气调理状态”,规律作息、饮食节制、避免剧烈运动,让身体顺利过渡。
苏子老师强调,五月养生的要点是“动静结合”四个字。
静养方面,她倡导“晨起静坐,午间调息”。“立夏之后情绪容易浮躁,可以每天早上静坐五分钟,配合调息呼吸,有助于稳定心神、扶助阳气。”午间则建议闭目养神15分钟,促进气血回流,缓解脑部疲劳。
动态养生方面,苏子老师不主张剧烈运动,而是强调“柔和有度、养筋通络”。她推荐大家每天早晚练习一套八段锦,尤其注重“开肩展背、转颈舒腰”的动作,以舒通经络、活血祛湿。
“别小看这些慢动作,只要坚持,脾胃功能和睡眠质量都会明显改善。”苏子老师说。
立夏之后,人体阳气向外浮,脾胃虚弱者尤易受湿邪侵袭,表现为食欲不振、腹胀便溏等。苏子老师指出:“调理脾胃,是立夏养生的根本。”
她建议,节后饮食应“减油减盐,避寒凉,多甘平”。比如粥类、汤类食物适宜添加山药、扁豆、薏米、陈皮、莲子等健脾利湿食材,帮助调理中焦。
同时,午餐可适当进食赤小豆汤、荷叶粥、绿豆百合汤等清暑解腻的汤水。晚餐则应清淡易消化,避免高蛋白高脂肪食物,让脾胃“喘口气”。
值得一提的是,苏子老师还带来一款自制“立夏醒脾汤方”,配方为茯苓10克、炒薏米15克、陈皮5克、麦芽6克,煮水代茶饮,有助健脾和胃、排湿醒神,广受参与者好评。
中医讲“夏气通心”,立夏养生还要特别重视“心”的保养。苏子老师指出,很多人节后出现“节后综合征”并非纯粹的生理疲惫,而是情志未调,心气不稳所致。
她建议大家每天安排一点“独处时间”,听轻音乐、闻花草香、泡泡玫瑰花茶,都有助于疏解情绪、降火养心。
此外,苏子老师特别提到,日常可以按摩劳宫穴、神门穴、内关穴等“心系”要穴,对调节神志、稳定情绪有显著帮助。
推动中医文化,鹤颜堂致力“全民养生教育”
作为鹤颜堂中医健康教育品牌的核心讲师,苏子老师多年来始终活跃在节气养生的第一线。无论是在节气节点的知识科普,还是在实际饮食、生活指导方面,她都致力于让传统中医真正“落地于生活”。
“养生不是名词,而是动词,是每天都要做的小事。”她在分享中这样说。
鹤颜堂也以此理念为指引,持续推动“节气养生”项目落地。未来,品牌将继续联合专家团队开展线上线下活动,推出更多适合不同人群的个性化调养课程,助力中医文化走进千家万户。
**“顺天而行,养生有道。”**五月节气虽过,但调养之路永不停歇。在苏子老师与鹤颜堂的引导下,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学会认识节气、理解身体、主动健康,让“老祖宗的智慧”真正焕发出新时代的光彩。
来源:优悠的健康日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