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千禾0酱油”的争议尚未完全平息,“德子土鸡”的商标游戏又引发关注。近日,演员赵亮因发布某企业开业祝福视频而卷入争议。5月7日,有媒体报道,三德子官方旗舰店直播间宣传的“德子土鸡”,其外包装商标实际上叫“德子土”,此商标存在误导消费者的嫌疑。极目新闻记者查询发
□石佳钰(长沙理工大学)
“千禾0酱油”的争议尚未完全平息,“德子土鸡”的商标游戏又引发关注。近日,演员赵亮因发布某企业开业祝福视频而卷入争议。5月7日,有媒体报道,三德子官方旗舰店直播间宣传的“德子土鸡”,其外包装商标实际上叫“德子土”,此商标存在误导消费者的嫌疑。极目新闻记者查询发现,成都三德子好甄选农业科技有限公司的商标信息中,曾申请了“德子土”“德子土鸡”等商标。
商标本应是区分商品的标识,如今却成了商家玩“文字游戏”的工具:“千禾0”酱油以商标弱化品牌名,放大“0”字暗示零添加;“德子土鸡”将“土鸡”拆解为“德子土”商标,再搭配“散养跑山鸡”等模糊话术,让消费者误以为“德子土鸡”是完整品牌。这种“挂羊头卖狗肉”的操作,本质是将商标异化为营销话术,利用消费者的认知惯性掩盖产品真实品质。
此类商标的危害不言而喻:一方面,消费者被“土”“0”等词汇诱导,为虚构的品质支付高昂价格。当记者求证产品是否为“土鸡”时,客服仅以“散养跑山鸡”“品质有保障”等话术搪塞,并未提供任何资质证明。若真如赵亮所言“一只鸡仅赚1.5元”,企业又为何回避用相关证明自证清白?另一方面,正规企业的合法权益受到挤压。当“德子土鸡”“壹号土猪”等商标泛滥,真正采用传统养殖方式的农户反而难以通过商标建立差异化优势,良心产品卖不出去,就有可能导致市场“劣币驱逐良币”。更严重的是,这种乱象正在引发消费者对市场的信任危机——消费者每一次被“套路”,都是对整个行业信任度的一次消耗。
商标文字游戏屡禁不止,暴露了法律与监管的脱节。我国《商标法》明确规定,带有欺骗性、易使公众误认的标志不得作为商标使用。但现实中,“德子土”等商标却能通过审查并投入市场,反映出商标注册环节的审核漏洞。而《广告法》对“虚假宣传”的界定模糊,让企业得以钻制度的空子——即使商标本身合法,企业仍可通过包装、话术将其与产品特性强行绑定,形成合法外衣下的实质欺骗。
想要彻底遏制此类商标乱象,需要社会各方面的共同努力。监管部门要严格审查,禁止在食品标签和商标里使用“零添加”“土鸡蛋”“0脂肪”这类容易误导消费者的词,尤其不能将“有机”“散养”等词汇拆分开单独注册商标;消费者要增强维权意识,购买商品时,应仔细查看配料表、商标注册信息,避免被“土”“0”等字样误导。遇到可疑产品,可设置“商标注册公示期”“大众评审”等举报渠道,或依据消费者权益保护法主张“退一赔三”。
但归根结底,遏制乱象的最优解还是企业应回归品质竞争,真正的品牌价值源于产品本身,而非花里胡哨的虚假营销。消费者愿为真实品质买单,而非营销噱头,企业若沉迷打“商标擦边球”,终将害人害己。
从“千禾0”到“德子土”,商标文字游戏反映的是商业伦理的失守。唯有通过制度堵漏、企业自律与消费者觉醒的合力,才能终结这场荒诞的“文字游戏”,让商标回归其本质——商业文明的“信任契约”,而非智力游戏的工具。
来源:红网一点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