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当千年非遗陕北说书的弦音与新时代电商助农的浪潮相遇,会碰撞出怎样的火花?近日,延安大学学生团队以"书芩三河"项目给出了创新答案。这支由十五位同学组成的跨学科团队通过创造性转化陕北说书艺术,以"非遗活化+电商助农+乡村振兴"三位一体的模式,在黄土高原上奏响了文化
当千年非遗陕北说书的弦音与新时代电商助农的浪潮相遇,会碰撞出怎样的火花?近日,延安大学学生团队以"书芩三河"项目给出了创新答案。这支由十五位同学组成的跨学科团队通过创造性转化陕北说书艺术,以"非遗活化+电商助农+乡村振兴"三位一体的模式,在黄土高原上奏响了文化共富的时代强音。
创新表达:109篇新唱词让非遗"开口带货"
项目团队深入陕北乡村采风三个月,走访10余位非遗传承人,收集整理传统曲目千余段。在保留"九腔十八调"音乐精髓的基础上,创作出109篇融合时代精神的新唱词,形成"电商助农""黄芪故事""乡村振兴""非遗新传"四大主题板块。其中,《黄芪谣》将道地药材种植技艺与现代农业发展巧妙串联,《云端带货忙》用说书形式演绎大学生直播助农场景,让古老曲艺化身"行走的电商直播间"。
科技赋能:直播打通助农链路
团队跟随市级非遗传承人乔仰文老师,联合当地中药材合作社打造"非遗直播工坊",将通过"说书+带货"的创新形式推广黄芪产品。团队做客宇辉同行直播间,预计开展多场主题直播在抖音、视频号等平台,带动黄芪蜜、黄芪茶等深加工产品销售。直播间特别设计的"说书式产品讲解",让观众在了解产品的同时感受非遗魅力。
文创破圈:非遗IP激活乡村经济
设计团队从陕北剪纸、农民画中汲取灵感,推出"说书小娃"系列伴手礼盒。将传统文化与现代元素相融合,真正实现"指尖技艺"到"指尖经济"的转化。
"我们正在努力与子长市中药材协会合作开发标准化生产体系,未来将通过'非遗传承人+大学生+农户'的共创模式,打造可持续的助农产业链。"项目负责人杨洋同学表示。其"以艺兴农、以文促产、以链富民"的创新实践,为非遗保护与乡村振兴提供了鲜活样本。
随着"书芩兴乡"的弦音在直播间持续回响,这支年轻团队正用青春智慧书写着传统文化当代转化的新篇章。通过将陕北说书与直播电商深度融合,不仅让千年非遗焕发新生,更让黄土高原上的"黄金药材"走出大山,绽放出乡村振兴的璀璨光芒。
来源:马厂市东区五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