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州区林长制获全国表扬!全区森林总面积已达46.45万亩

360影视 欧美动漫 2025-05-09 19:36 3

摘要:日前,国家林业和草原局发布了2024年全国林长制落实情况督查考核结果——通州区获得全国市级单位激励表扬,彰显林长制工作近年的推进成效。

了解到一个好消息:

日前,国家林业和草原局发布了2024年全国林长制落实情况督查考核结果—— 通州区获得全国市级单位激励表扬,彰显林长制工作近年的推进成效。

自2021年北京市全面推行林长制以来,通州区以 “区主责、镇运行、村落实”工作机制为导向,全面促进林长制组织体系不断完善。 在工作推进过程中,总结出了“纵向传导、横向联动、分级部署、统筹推进”十六字经验。

在全市林长制督查考核中, 通州区连续三年获“优秀”成绩,且全市排名稳步向前。

实践中,

制定印发《通州区推行林长制工作方案》,配套健全“发布、调度、巡查”等 “1+7”制度体系,为林长制工作有序开展提供强有力制度保障。

增设区委组织部、区委宣传部等21家单位为区林长办成员单位,各司其职、密切配合。各属地均设立林长制办公室,通过打造“六有林长办”,打通区、镇(街道)、村(社区)三级林长政令通道。

全区共划分网格1189个,采集三级林长相关人员信息共计2460人,每个网格分别对应基层“一长两员”,负责责任区内涉林涉绿所有事项的统筹协调。

同时 将林长制工作纳入区委绩效考核范围,制定了《2021-2025年林长制目标发展责任书》和《问题督办单》,进一步压实各级林长责任。

为凝聚多方合力, 通州区在全市率先完成建立“林长+公检法”协作机制,以司法全链条联动保护副中心园林绿化资源。

“林长+检察长”机制

2024年度, 依托“林长+检察长”联动工作机制,区园林绿化局与区检察院移送野生动物类案件9件,顺利腾退和恢复了某公司对代征绿地长达7年的非法侵占。

“林长+法官”机制

依托“林长+法官”机制,配合完成全国首例CCER交易涉税案的开庭审理。

同时 在全市创新提出建立“一林一警”的快速响应工作方式,为林业生态保护和绿色发展提供了坚强的执法保障。截至目前,已配备包片公安干警700余人。

“林长+教育”机制

与区教委联合建立“林长+教育”工作机制,推动林长制与青少年教育全面有效对接。

联合区委宣传部、区教委等多家单位共同策划组织了 “运河小林长”品牌活动,发布《北京城市副中心(通州区)“运河小林长”三年行动计划(2023-2025)》。

2024年组织 1万余名小林长开展“运河小林长”特色活动 98次。

“林长+公园”机制

在全市率先拓展建立“林长+公园”机制,建成全市首个林长制主题公园(刘庄公园)。

公园结合“林长驿站”、“花园城市”建设、党员“双报到”,开展义务植树尽责、创建花园式社区、绿地林地巡护等多种形式活动,为森林资源的保护和发展提供有力保障。

为压紧压实各方责任, 区总林长针对重要节点和重点任务,累计发布总林长令13次。区副总林长每季度召开园林绿化专题会议,研究审议相关事项。

街道(镇)级林长每月通过党委会、专题会、现场会的方式调度解决辖区内园林绿化问题。 社区(村)级林长通过巡林,严抓侵占林地绿地、滥砍滥伐树木、滥捕滥猎野生动物等违法行为,不断强化园林绿化管理治理效能。 截至目前,区级林长巡林65次,街道(镇)、社区(村)级林长巡林近7万次。

在林长制体系下, 通州区已创建国家森林乡村22个、首都森林城镇4个、首都森林村庄8个、首都绿色村庄105个、寸头片林86个,有效提升乡村生态治理能力。

在全市率先开展和完成示范性新型集体林场建设。

27.91万亩生态林交由集体林场规范养护,带动绿岗就业近6000人,其中本地劳动力占比近九成。同时以漷县镇、潞城镇、永乐店镇为试点,利用林下经济多元化发展模式,有力推进乡村振兴和农民增收致富。

截至目前,

通州区森林总面积已达46.45万亩,森林覆盖率达到34.19%,人均公园绿地面积 18.75平方米,公园绿地500米服务半径覆盖率达95.33%,“两带、一环、一心”绿色空间架构基本形成,群众出门见绿、起步闻香的绿色生活体验不断增强。

未来, 通州区将在“加强整体化建设、规范化建设、创新智慧化建设”三个方面持续发力,进一步推深做实林长制工作,持续深化林长制改革,不断探索生态保护与发展的新路径,为建设更加美丽宜居的通州花园城市不懈奋斗,为全国林长制工作 提供更多可借鉴的“通州经验”。

来源:京津冀消息通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