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今日(5月8日),根据国家药监局药品审评中心(CDE)公示,勃林格殷格翰的1类新药那米司特片(BI 1015550片)拟纳入优先审评,用于进展性肺纤维化(PPF)的治疗。在今年1月,其针对特发性肺纤维化(IPF)的上市申请已先获得CDE受理并获优先审评资格。
今日(5月8日),根据国家药监局药品审评中心(CDE)公示,勃林格殷格翰的1类新药那米司特片(BI 1015550片)拟纳入优先审评,用于进展性肺纤维化(PPF)的治疗。在今年1月,其针对特发性肺纤维化(IPF)的上市申请已先获得CDE受理并获优先审评资格。
肺纤维化被称为“不是癌症的癌症”,患者肺部逐渐被瘢痕组织取代,呼吸功能不可逆衰退。其中,IPF是典型且高发的类型,全球约300万人受困于此。尽管尼达尼布、吡非尼酮等药物已获批IPF,但疗效有限且副作用明显,而PPF领域更是长期处于“无药可用”的窘境。
那米司特作为口服PDE4B抑制剂,它能同时抑制肺纤维化进程中的炎症和纤维化通路。这一特性在III期临床FIBRONEER-ILD试验中得以验证——与安慰剂相比,治疗组患者第52周的用力肺活量(FVC)绝对值改善显著,且安全性数据与II期IPF研究一致。
勃林格殷格翰在呼吸疾病领域的布局向来激进。此前,其抗纤维化药物尼达尼布已在中国获批IPF、系统性硬化病相关ILD和进行性纤维化性ILD三大适应症,2024年全球销售额达到了273亿人民币。而那米司特若成功获批PPF,将直接填补市场空白,并与尼达尼布形成“轻重组合”,进一步巩固其在该领域的垄断地位。
从IPF到PPF,勃林格殷格翰有更深层的战略意图,即适应症扩展:正在将“抗纤维化”标签从单一病种推向更广泛的ILD患者群体。若那米司特的IPF和PPF适应症顺利获批,其将成为全球首个靶向PDE4B的肺纤维化治疗药物,填补当前临床空白。勃林格殷格翰通过聚焦冷门靶点(PDE4B)和未被满足的罕见病需求(IPF/PPF),避免了与热门靶点的同质化竞争,其研发路径为国内药企提供了差异化创新的参考。
声明:本文仅作信息传递之目的,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药智数据立场。如需转载请务必注明作者和来源。
来源:百年传承健康养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