座谈会上,听听青年干部怎么说

360影视 日韩动漫 2025-05-09 22:37 2

摘要:青年如初春,如朝日,如百卉之萌动。近日,省直宣传思想文化系统青年干部座谈会召开,青年干部代表们围绕改革创新、担当作为、改进作风,分享成长体悟、交流工作经验、共话改革发展。现将青年干部代表发言进行刊登,以飨读者。

青年如初春,如朝日,如百卉之萌动。近日,省直宣传思想文化系统青年干部座谈会召开,青年干部代表们围绕改革创新、担当作为、改进作风,分享成长体悟、交流工作经验、共话改革发展。现将青年干部代表发言进行刊登,以飨读者。

网信青年,逐梦前行

省委网信办 吴寒冰

在新时代的浪潮中,网信事业蓬勃发展,作为一名网信青年干部,我们肩负着推动网络强国建设、维护网络安全、传播网络正能量的重要使命。

一、青年干部要敢想敢干、善作善成

青年干部正处于敢想敢干的黄金时期。在网信工作中,我们要充分发挥自身优势,敢于突破传统思维的束缚,大胆设想,勇于尝试。网络技术日新月异,新的应用场景和业务模式不断涌现,如果我们因循守旧、墨守成规,就会被时代所淘汰。例如,在网络内容建设方面,我们可以大胆探索新的传播形式和手段,利用短视频、直播等新兴媒体平台,创新宣传方式,提高网络宣传的吸引力和感染力。敢想敢干并不意味着盲目蛮干,要将想法转化为实际行动,需要我们具备扎实的专业知识和技能,以及良好的执行力。同时,要注重总结经验教训,不断改进工作方法,提高工作效率和质量。只有做到敢想敢干与善作善成相结合,我们才能在网信工作中取得实实在在的成绩。

二、青年干部要敢于开拓创新、拥抱未来

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对于网信事业来说尤为重要。作为青年干部,我们要敢于开拓创新,积极探索新技术、新事物在网信工作中的应用。随着人工智能、大数据、区块链等技术的快速发展,网信工作面临着新的机遇和挑战。我们要紧跟技术发展趋势,勇于尝试将新技术应用到网络安全防护、网络舆情监测、网络内容管理等工作中,提高工作的智能化、科学化水平。网信事业是一个充满不确定性和变化的领域,我们要以开放的心态迎接未来的挑战。要不断学习新知识、新技能,提升自身的综合素质和能力,以适应未来工作的发展需求。

三、青年干部要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

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的核心是加强党的作风建设,而作风建设的核心是党同人民群众的关系问题,网信工作的最终目的就是为了服务人民群众。作为网信青年干部,我们要牢记“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工作方法,密切联系群众,了解群众的需求和期望。互联网是群众表达意见和诉求的重要平台,我们要通过网络倾听群众的声音,及时回应群众关切的问题。例如,在网络舆情监测工作中,我们要关注群众反映的热点难点问题,及时将相关信息反馈给有关部门,推动问题的解决。青年干部要锤炼过硬的作风,还必须深入基层一线,去倾听群众的声音,真正了解人民群众想看什么想听什么,这样才能让我们网络传播内容更精准触动老百姓的心坎,扎实做到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

在时代之变中展现青年干部新担当

省文化和旅游厅 刘晓军

当前,我们正处在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时期。新时代的青年干部,首要任务是认清时代赋予的使命,将个人成长融入发展大局中。

一、在感悟时代紧跟时代中成长

感悟一:对党忠诚是成长的必过之关。首关不过,余关莫论。政治关是第一关,是党员干部触及灵魂深处的品格。我体会,只有坚持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头脑,坚守文化立场、文化导向、文化使命,方向才能不偏,工作才能有底气,成长才能经受住考验。

感悟二:勤学善思是成长的必由之路。在这个日新月异的时代,科技持续赋能,业态持续焕新,文化发展的内容、形式、载体、模式加速迭变。我体会,只有深度学习、紧跟潮流、掌握规律,才能把握工作主动,才能具备驾驭能力。

感悟三:创新担当是成长的必承之重。“欲戴其冠,必承其重。”这个时代,谁不创新,谁不担当,谁就会被时代抛弃。这些年,我深刻体会,每一个问题的解决,都是思路创新的结果;每一项工作新概念、新范式、新举措的提出,都能打开一片工作新天地,赢得社会新赞誉。

二、在应历史之变解时代之问中彰显青年干部改革担当

文化引领时代风气之先,文化领域改革是全面深化改革的重要领域。作为一名青年干部,要在深化文化体制改革中努力答好“三道题”。

一是要答好激发全社会文化创造活力的“抢答题”。人民是文化创造的主体,文化的主体性要通过人民的主体性来体现。谁在激发文化创造活力上走在前,谁就能凝聚强大文化发展动能。要在建立健全群众参与文艺创作、公共文化服务、文化遗产保护、文旅产业发展体制机制上下功夫,真正构建文化发展合力共为的良好生态、生动局面。

二是要答好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的“必答题”。放眼当今社会,“文博热”“文创热”“国潮热”持续升温、火爆出圈,推动优秀传统文化“双创”,是深化文化体制改革的“必答题”。赣鄱文化底蕴厚重、特色鲜明,要深入发掘其时代价值,在建立赣鄱文化品牌体系、标识体系以及融入现代生活的制度标准体系上下功夫,真正让传统融入现代、经典走进生活。

三是要答好文化融合发展的“闯关题”。跨界融合是当今时代的显著特征,文化融合发展是必须迈过的一道“坎”。要在建立完善文化和旅游与科技、工业、农业、服务业等跨界融合发展体制机制上下功夫,创造文化新业态、新场景、新模式,引领文化新潮流、新消费、新需求,提升文化和旅游现代治理水平。

三、在时代浪潮中锤炼青年干部过硬作风

新时代以来,党中央制定落实中央八项规定,为作风建设开局破题。作风问题具有顽固性和反复性,在这次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中,要力求“三破”,锤炼青年干部过硬作风。

一是破“应付过关”思想。筑牢作风建设长期性复杂性的思想根基,通过专题辅导、研讨交流、警示教育等多种方式,讲透说透制定实施中央八项规定精神的政治、历史、实践逻辑,通过深入细致的对照检查引导青年干部检视查摆作风短板。

二是破“学用脱节”现象。坚持问题导向,重点整治“精致的形式主义”“惯性的官僚主义”“细微的享乐主义”等隐性变异问题。注重学用结合,推动青年干部到一线解决问题、解决一线问题,突出抓好新提拔的年轻干部、关键岗位干部的学习教育。

三是破“反弹回潮”风险。建立健全“群众评议+媒体监督+社会参与”评价机制,推动青年干部作风查摆有力度、整改有成效。健全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监督检查机制,完善新时代作风建设制度规定,让八项规定“铁规矩”真正成为青年干部健康成长的“金钟罩”。

立足本职岗位 书写青春担当

省广电局 刘茗

一、脚踏实地,用心干好工作

每当在工作中遇到了难题,首先作“应不应该”的价值判断,然后再解决“可不可以”的技术问题。作价值判断,就是全面深入地分析这个事情是不是符合中央的精神,是不是符合人民的利益,是不是有利于江西的发展。如果是,就鼓足勇气,想尽办法,排除万难,解决技术层面的问题。做正确的事,然后正确地做事。只要是正确的事,总是有办法可以做好的。回头看,每当解决好一个问题,相应的机制就会优化一点点,改革的脚步就会往前迈进一点点。相信在我们宣传文化战线每名同志的共同努力下,一个个阻碍发展的问题必然得到解决,文化体制机制改革必将全面深入地推进。

二、主动作为,展现青春担当

当前,按照省委省政府的部署,我局在大力推进提升舆论引导能力,优化广电产业发展机制等方面的改革。作为青年同志,要按照省委宣传部和局党组的部署,积极投入到改革中,坚定不移把习近平文化思想贯彻落实到自身工作的各方面全过程。突出在以下方面着力:

一是呼应人民需求。现在微短剧深受群众喜爱,我局大力促进微短剧产业发展,成立了中部地区微短剧产业发展联盟。要以青年人的朝气和干劲,立足政务服务窗口的岗位,努力在完善微短剧制作机构准入、产业园区审批等机制上多下功夫,多想办法,为发展营造良好的服务环境,满足群众对高品质微短剧的需求。

二是紧贴时代脉搏。认清技术发展给广电媒体带来的挑战和机遇。以青年人的锐气和勇气,主动适应新形势新变化新要求,以新理念新思路新办法,破解新问题,努力为广电媒体系统性变革提供更多的政策支持和服务保障。

三是彰显江西特色。围绕“跟着微短剧去旅行”“微短剧赋能千行百业”等创作活动,以青年人的思维和视角,为宣传江西的精品创作,提供更周到细致的服务,助力中华传统文化、赣鄱文化的创新传承,青春演绎,时尚传播,为红色、绿色、古色的江西增添更多青春色彩。

三、严守纪律,锤炼过硬作风

目前,正在开展的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对我们青年干部非常重要,自己必须守好“铁规矩、硬杠杠”。从总体上看,青年干部职位相对不高,权力相对不大。重度违规的机会不多,轻度违规的概率较大。但是“千里之堤,溃于蚁穴”,小节之中见作风。作为青年同志,要在进一步加强党性修养,坚定理想信念的基础上,紧盯自身可能存在的隐形变异、苗头性倾向性的作风问题,抓早抓细抓小,做到防微杜渐,勿以恶小而为之。要从每次文风是不是务实,每次吃饭有没有光盘等细微处着手,仔细排查是否存在容易忽视的问题,从严整改,努力锻造过硬作风。

激扬文字 干字当头 努力书写青年担当华章

省委宣传部 雷 欣

回首十年成长路,每一个文稿材料、每一项日常工作、每一次重大任务,都让我努力从“新手”向“能手”进阶。

一是干有所成必是学有所得。只有坚持学习,才能始终在工作中跟得上、拿得下,做到心中有“定海神针”、手里有“几把刷子”。回想研究室期间,真的是本领恐慌,有时为了写好一篇稿子吃不下、睡不着。从信息编写报送,到参与部分重要文稿,再到独立承担大稿,包括起草宣传工作条例的若干措施、媒体深度融合发展的实施意见等文件,如何站上全省全局的高度,唯一的办法就是边学边写、充电“加油”,尤其是跟进学习习近平文化思想。当自己起草的文稿化为工作部署,制定的措施为基层赋能,我更加笃定:理论学习不是抽象的教条,而是照亮前路的灯塔;文字工作不是冰冷的符号,而是直抵人心的力量。

二是把小事做好才能担大事。小事连大局,小节窥大体,最是小处见真章。在市级融媒体中心建设过程中,我作为工作专班小组长,坚持“一市一策”,常态化带队到联系的四个地市蹲点,密切与上级部门沟通请示,及时汇报我省特色做法,积极争取中央财政支持名额。当看到11个地市全部获得资金支持,听见基层同志说“可以让中央厨房迭代升级”,我更加坚信:把平凡事做实就是不平凡,把简单事做好就是不简单。特别是意识形态工作政治性强、涉及面广,是一项系统工程,这就决定了做好意识形态工作必须突出重点、扭住关键、精准发力。我将严格遵循“一点都不能错、一事都不能漏、一秒都不能误”的原则,从一点一滴做起,从细枝末节开始,把正在做、准备做的事情做细做实,努力以小我激荡大我,用小我成就大我。

三是下活“一盘棋”需要练就“绣花功”。处室同事说,每次参加巡视检查,就像精密仪器般运转:巡前更新操作手册,巡后总结督促指导;巡时,白天在谈话和暗访间切换,深夜在会议室复盘、推演;既要当“侦察兵”发现问题,又要化身“协调员”凝聚共识。2024年,全省共组织开展了2轮检查,覆盖72个党组织。当一份份问题清单变成成效清单,兄弟单位反馈“这次检查是难得的体检”,我更加感到:宣传工作不是独奏,而是交响;不是单兵突进,而是握指成拳。当前,意识形态领域斗争复杂严峻,“回头浪”“拦路虎”等挑战很多,“隐身衣”“新马甲”等隐患不小,更需要打破壁垒,画大同心圆、拓展工作链。我将以“时时放心不下”的责任感和忧患感,增强斗争本领,提高履职能力,努力为筑牢全省意识形态安全防线贡献力量。

来源:东南沿海消息通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