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山:既“卷”又“躺”的理想生活之道

360影视 动漫周边 2025-05-10 01:00 1

摘要:“卷”和“躺”曾是流行一时的网络热词,指向不同阶段的社会症结。现阶段,健康的生活方式兴起,预示人们渴望工作与生活的平衡,希望能在经济焦虑与身心放松之间找到一条平衡之道。

“卷”和“躺”曾是流行一时的网络热词,指向不同阶段的社会症结。现阶段,健康的生活方式兴起,预示人们渴望工作与生活的平衡,希望能在经济焦虑与身心放松之间找到一条平衡之道。

佛山让既要“卷”又要“躺”的当代理想型生活成为可能。这是一座紧邻广州的岭南城市,在国际大都市的光芒之下,它非但没有被“虹吸”,反而依托独特的地理位置和外溢的优势资源打造制造业重镇的标签,吸引着优秀人才“用脚投票”。

2024年南方周末理想之城生活舒适榜中,佛山名列第五,是广东地区唯一进入前十的城市。

在佛山,房子近一些,通勤短一些,生活松弛一些。

乐居在佛山

在选择定居一座城市的时候,房价是首要的衡量因素。据南方周末测算,佛山的房价友好度在57城中位列第五,这一指标也是佛山稳坐“舒适之城”排行榜前列的定盘星。房价友好度这一指数由房租收入比和房价收入比两个指标构成,衡量一座城市的市民购买安居之所的难易程度。

从更细分的数据来看,佛山的房价收入比仅为9.78,优于温州、无锡等地,同样优于同地区同为特大城市的东莞。2023年,佛山的住房均价仅为广州的1/3。这意味着,选择在佛山生活,可以用同等价位享受更大的空间、更明媚的阳光和更优质的配套资源。

上海交通大学安泰经济与管理学院特聘教授陆铭在《向心城市》一书中概括了不同城市之间房价差异的三个主要因素,包含经济增长的潜力、城市的规模和综合生活质量。

珠三角地区沿海的独特地理光环本该让佛山的房价/房租收入比中含有更多的“泡沫”。但是,与温州、廊坊等地的房价越过最高转折点再回归理性价格不同的是,佛山房价几经沉浮却一直平稳飞行。2024年,佛山市各月份的平均房价波动不到0.1万元/平方米。

与广州的紧密联系承托了佛山房价的下限。“工作在广州,生活在佛山”是购房者看得见的未来,两座城市之间正在用轨道和列车织就便捷的城市融合之网。

而佛山市政府的调控弹压着房价的上限。坚持“房住不炒”的政策,为当地的住房价格保驾护航。佛山是人口流入大市,天南海北的人们带着对美好生活的希冀,来到这里拼搏一份确定的未来。

为了保障外来人口能在佛山安居,佛山“给钱给户口”,明确购房可带亲属随迁、支持住房以旧换新、加大公积金贷款购房支持,降低外来人口落户的难度,同时也刺激本地的房地产经济持续向好。

享受着大城市的便捷资源,也保持着一份舒适从容,此为安居也。几百年前,朱元璋行至岭南,写下“信知百越风尘异,黑发人居不待年”的诗句,赞当地人生活之平静安康。

佛山正是岭南水乡最鲜活的一笔,此地水网密布,绿意成荫,轻风过处,行人的脚步也从容起来。近年来,佛山坚持 “分层治水”“增林扩绿”,一寸寸织补水网,一步步种下林海,让城市的绿荫越来越浓。

林水养人,在安居之上,佛山更有乐居。

佛山市南海区丹灶镇金沙岛国家湿地公园生态修复项目。(新华社/图)

无界在佛山

通勤的幸福感,在佛山可以量化。

百度地图慧眼发布的《2024年度中国主要城市通勤监测报告》显示,佛山5公里以内的通勤比重在特大城市中位居第一,高达60%。换句话说,每10个佛山人中,就有6个能在半小时之内从家门到工位,拥有难得的幸福通勤生活。

这份从容,得益于佛山本身的城市规划。

与温州类似,佛山也是典型的块状城市布局。相较于广州等起步较早、以中心化辐射发展的城市结构,块状布局使城市中心更加分散,更好地照顾到每一片区域市民的出行与生活需求。这也许是佛山市出行便捷度走高的重要因素。

当然,作为粤港澳大湾区的地理核心,佛山的通勤版图远远不止于此。每天都有36万人次在广州与佛山之间往返通勤,跨城通勤人数居全国第一。

细看流动轨迹,从佛山流入广州的通勤人群更多聚集在广州中心城区附近;而广州流入佛山的通勤人群,则相对来说“广度更高”,散布在广佛边界的“狭长地带”。两座城市的界限,在这样的来来往往中,慢慢变得模糊。

交通一体化是表象,背后是两座城市在城市建设、社会交际和产业合作等方面的深入共融。早在2019年,国家发展改革委就在《关于培育发展现代化都市圈的指导意见》中指出,都市圈是城市群内部以超大特大城市或辐射带动功能强的大城市为中心、以1小时通勤圈为基本范围的城镇化空间形态。

随着大城市向心力的不断增强,有限的生活资源与旺盛的人口流入需求之间的矛盾逐渐加剧,以“都市圈规划”取代既有的以行政管辖范围为界的“城市规划”,成为破局的新出口。广佛都市圈,是这一进程中走得最快、最扎实的地区,不仅是全国都市圈交通发展的优秀样本,也率先被纳入国家层面的规划体系。

如今,广州和佛山人口相加,已经远超上海和北京。在“都市圈规划”框架之下,这片土地正涌现生生不息的活力。

搞钱在佛山

佛山的活力不是喊口号,而是体现在全体居民的“钱袋子”里。

2023年,佛山迈入全国制造业“四强”,成为广东第二个工业总产值超3万亿的城市。亮眼的城市数据背后,是佛山人亮眼的赚钱成绩。2024年全体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68862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70088元,与广州的差距不到1.5万元。

为什么佛山人这么富?答案藏在这座城市日复一日的运转节奏里。

佛山地处粤港澳大湾区的核心,承接着整个广佛都市圈的制造业资源。佛山工业以传统制造业为主,10个千亿级集群中有7个是传统产业,拥有美的、碧桂园等知名企业。从陶瓷、家具到家电、金属,加工的不仅仅是冷冰冰的产品,更是一代又一代人的饭碗和底气。

工业之火星星点点,在佛山这片土地上连接成片,焕发光芒。450平方公里的工业用地规模、54个万亩工业园撑起实体经济的厚实地盘;2024年制造业领域重点项目392个,达4290亿元的总投资向未来递上蓝图。

广东佛山市美的库卡智能制造科技园拍摄的工业机器人产线车间。(新华社/图)

为了加快向“数智化”转型的进程,佛山近五年财政科技累计投入四百多亿元,通过“三高”政策,即打造高端科创平台、壮大高新技术企业和集聚高层次人才,让作为城市发展基石的传统制造业在时代浪潮中屹立不倒。在2023年,工业机器人产业已经超越传统家居制造,成为支撑佛山的新动能。

创新讲究“外部性”,这个词原本是指一个人的行为给别人带来了好处,却没有直接获得回报。放在佛山创新行业的语境中,指的是大量的人在一起工作,不断地交流创新的想法,会产生巨大的“正外部性”。

佛山工业园中的企业享受园区和更大企业的帮扶,成长为可以独当一面的企业后,又回馈和带动着上下游企业共同发展。创新人才的汇聚形成良好的社区,在良性的互动中,工业园真正融入城市的发展。

佛山是全国民营经济最活跃的城市之一,其民营企业呈现出多元化高质化的特点。充满活力的企业又带来充足的就业岗位,让佛山一直以来都是广东的人口流入大市。截至2023年年末,佛山净流入人口452.47万人,与户籍人口509.07万人仅相差五十多万人。流入人口“用脚投票”,选出了他们心目中的理想生活之城。来了就留下,留下是因为看到生活在一点点变好。

每6个佛山人中就有一个是老板。有人做制造,有人搞外贸,有人白天摆摊晚上直播,人们在不同的行业里趟出一条条小路,但是通向同一个故事的结局,那就是在佛山过上红火的日子。

钱都进了居民的口袋,这才是富裕的真意。以前,城市强调“以事业留人”。未来,更重要的将是“以生活留人”。

“生活”是包含“安居”“通勤”和“工作”的更大范畴,它指向的是人们对有质量的生命的需求,不仅仅要迈过小康,还要过得舒适、充实、精彩。

据陆铭对苏州昆山农民工的社会调研,年轻人会为了大城市中更丰富的消费资源而忍受相对较低的工资。大城市以资源作为支点,撬动着周围的人口,凝聚起强势的向心力。

更有性价比的选项在“都市圈”的规划框架之下得以呈现,便捷的交通网络让非中心城市可以享受到中心城市的资源。与此同时,这些城市也分担着中心城市外溢的住房、交通等居民生存压力,在都市圈内形成良性的循环。

佛山就是如此在“躺”和“卷”之间找到一条“既要又要”的生存之道。

参考资料:

[1] 陆铭《向心城市:迈向未来的活力、宜居与和谐》

[2] 胡雨珂 《广佛都市圈居住—通勤—就业的空间聚类研究》

[3] 陆铭 《大国空间格局下城乡融合发展制度改革新探索》

[4] 南方plus 《购房可入户、支持以旧换新,佛山发布房地产新政13条》

[5] 百度地图慧眼 《2024年度中国主要城市通勤监测报告》

[6] 佛山人民政府官网 佛山2023年1-12月工业发展数据

特约撰稿 胡康琪

责编 石登江

来源:南方周末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