桂平市:“党建+业务”实现人大工作深度融合

360影视 欧美动漫 2025-05-09 22:36 1

摘要:今年以来,桂平市人大常委会始终以党建为引领,紧紧围绕“四个机关”建设,积极践行全过程人民民主,持续推进“党建+业务”工作模式,实现党建与人大工作深度融合。

今年以来,桂平市人大常委会始终以党建为引领,紧紧围绕“四个机关”建设,积极践行全过程人民民主,持续推进“党建+业务”工作模式,实现党建与人大工作深度融合。

党建+政治引领,筑牢思想政治根基

桂平市人大常委会始终将党建工作作为人大工作的核心内容,严格落实“第一议题”制度,实行“人大常委会党组+机关党组+机关党支部”联动学习模式。通过组织党员干部深入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及时跟进学习党的重要会议精神和文件精神,推动党的创新理论深入人心。2024年两个党组共召开党组会议66次,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14次,读书班、研讨交流会20期次;开展主题党日活动12次,上党课6次,并专题研究党建、党风廉政建设、全面从严治党、意识形态等重要工作。

桂平市人大常委会坚持党对人大工作的全面领导,严格落实向市委请示报告制度,确保人大工作始终沿着正确的政治方向前进。2024年,常委会就人大重要会议和重要工作事项向市委专题汇报3次,并书面请示报告12件次。

党建+依法监督,双向赋能融合发展

桂平市人大常委会找准党建工作与人大监督工作的结合点,以高质量党建引领监督工作高质量发展。聚焦自治区“一区两地一园一通道”战略任务,紧扣市委高质量发展总体思路,紧盯重点项目推进、退役军人服务保障、债务管理等经济社会发展难点和群众关心的热点问题,综合运用多种法定监督方式。常委会党员委员和党员代表积极参与各项活动,充分发挥先锋模范带头作用,践行“党建+监督”融合模式,凝聚党员力量,发挥代表智慧,为全市经济社会发展建言献策。列如,在财政专项审查方面,聚焦财政资金使用效益,推动财政管理更加规范透明;在环境保护方面,通过视察调研和执法检查,督促相关部门落实环保责任,保护生态环境;在青少年体育活动方面,提出加强青少年体质健康的建议,推动全民健身运动普及。

党建+代表履职,擦亮为民服务底色

桂平市人大常委会进一步提升人大工作质效,充分发挥人大代表职能作用。2024年,精心组织各级人大代表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专题培训班7次,并开展履职能力专题培训2期,进一步增强了代表们履行代表职务的责任感和履职能力。同时,组织人大代表开展视察、调研、执法检查等活动20余次,为代表履职创造了良好条件。

各代表联络站共开展专题调研135次,民情沟通会135场,收集建议意见271条,其中重点建议210条。这些建议涉及产业经济转型升级、民生实事项目推进等多个领域,有力地促进了桂平市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例如,在民生实事项目方面,桂平市人大常委会指导各乡镇人大实施民生实事项目50个,累计投入资金1.36亿元,其中36个项目已完工并投入使用,确保民生实事项目真正成为惠民工程、民心工程。

桂平市人大常委会还创新代表工作机制,在监督、决定、任免等方面积极推进全过程人民民主实践探索,并评选出罗播乡《积极探索融合三三制充分推动代表融入基层民主实践》等8个优秀案例进行宣传推广。这些案例涉及民生、经济、社会治理等方面的意见建议,得到了桂平市政府及相关部门的积极回应和有效落实。

党建+固本强基,展现人大担当作为

桂平市人大常委会扎实开展干部作风能力提升行动,坚定不移纵深推进全面从严治党,人大干部队伍整体素能和工作效能显著提升。2024年,常委会深入推进预算审查监督,听取和审议计划、决算、预算执行和审计等工作情况报告,研究落实市委重要会议精神、重大决策部署14次,依法任免263人次,招商引资1项,重大项目建设21项,推动稻虾产业发展7.81万余亩,推进文旅产业加速转化,助力乡村振兴。

桂平市人大常委会还加强制度建设,出台《桂平市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审议意见处理办法》《桂平市人大机关落实党风廉政建设主体责任分工方案》等多项制度,涵盖监督程序、廉政建设、形式主义整治等领域,进一步提升人大履职科学化、制度化、规范化水平。2024年,常委会党组班子带头开展宣传宣讲8场次,走访企业61次,项目跟踪162次,走访人大表35次,调研乡村振兴42次,挂点乡镇开展图斑、耕地、土地整治、信访维稳等各项工作67次;督促协调解决各类困难和问题10个,“四下基层”工作制度得到积极践行。

作者:卢伟兰

编辑:梁曦元

责编:梁新荣

来源:两广大地那些事儿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