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孙庄村地处峨嵋台地,系丘陵地带,半坡半埝。东至南张村,西至范村,南至高村镇丁樊村,北至阎村,属南张乡政府管辖。全村总面积4.89平方千米,659户,2718口人,耕种着6336亩土地。以农业为主,主产苹果、三白瓜、小麦、玉米和小杂粮。
——解放
孙庄村地处峨嵋台地,系丘陵地带,半坡半埝。东至南张村,西至范村,南至高村镇丁樊村,北至阎村,属南张乡政府管辖。全村总面积4.89平方千米,659户,2718口人,耕种着6336亩土地。以农业为主,主产苹果、三白瓜、小麦、玉米和小杂粮。
孙庄村群众说,他们村虽然叫孙庄,可是村里没有一户姓孙的人家,现在住户主要是姚、毛两大姓和少数邵、李等姓。哪为何叫孙庄呢?村里老一辈人会告诉你这样一个故事:商朝时候,纣王宠信姐己,荒淫无道,闹得朝政日非,百姓怨声载道。周文王为了伸张正义,率领大军讨伐纣王,其夫人孙氏相随。
孙夫人品貌端正,贤淑有德,辅助周文王理政,颇得其欢心。那一日,大军浩浩荡荡奔向汾阴境地,看看天色已晚,文王下令安营扎寨,帅营就住在孙庄。翌日,孙夫人多日鞍马劳顿,身体多有不适,起营时不能同行。文王只好将她留在该村小憩,自己率军前行。且说孙夫人在该村一住数日,小恙初愈,就由侍从陪同,到该村周围散心,她登高远眺,只见北边巍巍吕梁山,南依峨嵋土岭,绿树葱茏,云蒸霞蔚,环境优美,心中十分欢喜,于是遍问村中父老,和其亲切交谈,甚感村风淳朴,百姓忠厚,就想多住几日,只是周文王连连派人催接,只好留恋不舍而去。
后来,村中百姓为了纪念这位有德有才的君妃,就以夫人姓氏命村名为孙庄。同时,村民筹款,还在村中建起一座大庙,取名“文王寨”。寨内建有正殿,献殿,三椽五檩,飞檐挑角,筒瓦抱沟,十分壮观。殿内塑有孙夫人坐像,两旁各有一位站神,一位是西周开国元勋姜子牙,另一是大夫散宜生。
晋南地区农村的主庙,一般都是关公庙,每年正月开台戏都是关公戏,而孙庄村的主庙则是“文王寨”,每年开台戏也是根据文王访贤的故事编的《渭水河》。
孙庄村民常以村中有文王寨自豪,文王寨大门口对联就写着:孙庄地灵多俊彦;峨嵋台秀尽书香。《万泉县志》载:明成化五年,孙庄村的麦田和谷地,先后出现了双穗之奇观。正当人们乐道此奇观时,又报孙庄村瓜田发现了一蒂生二瓜的新闻。孙庄村民说他们村真是钟灵毓秀之地,是一个文化大村。村里庙宇很多,而且都建得相当精致,恢宏。除“文王寨”外,还有泰山庙、后土庙、关公庙、娘娘庙、土地庙、奎星楼,戏台和巷道中的木牌坊。各庙都有记载村情和庙宇建筑情况的石碑,可惜这些饱含着中华民族文化元素的建筑,都毁于战乱和大跃进中。所幸该村西南处,还有文昌阁遗存,为清代前期建筑,光绪年间重修,底座为砖灰砌成,高9米多,四周各4米,正面逼仄台阶,仅供一人上下。通道两边有一副对联,曰:“楼对方山操凤尾;宫居辛地启斯文”。台上建有纯木结构的阁楼,斗拱衔接,飞檐挑角,楼角悬有风铃,随风作响。一层为文昌阁,二层为魁星楼,皆有塑像,为历代文人朝拜之所。岁月沧桑,历百年风雨侵圮,阁楼椽折梁损,摇摇欲坠。乡贤严效光,从小受家庭熏陶,热心传统文化,每每从楼下经过总是痛心不已,然心有余而力不足,近年来,随着家庭经济好转,手中略有余资,就向村委会倾诉重修心愿,后在县乡政府和文物部门支持下,找专家策划,请古建队预算,庀材鸠工,经过一年多辛劳,文昌阁终于再现青春,重新成为孙庄村地标。
孙庄村的历史名产“三白瓜”早就闻名遐迩。随着农村产业调整,这一传统产品已被发扬光大,成为人们秋冬时节的保健品。说起三白瓜,还有一段优美的神话传说。相传三白瓜始于商末周初,距今已有近三千年历史。那时姜太公奉周文王之命,来到河东峨嵋岭下练兵。彼时,正当酷暑盛夏,太公练兵心切,将士又得不到充足营养,不少人病倒。眼看处暑已过,白露临近,天气仍然酷热不退,太公心急如焚,感叹有谁能为他解危。他趴在桌子上打盹,恍惚间一白头老翁给他送来一车药品,说:“吾送你良药,可解汝之困境”。说罢飘然而去。姜子牙感恩不尽,正想问送药老翁高名大姓,忽然头碰在桌子上,醒来后,原来是南柯一梦。只听门外兵卒来报,说有人送来一车药品,看似像西瓜,姜子牙命先送来几个,侍卫用刀切开,品之顿觉沁人心脾,神清气爽。又命随从品尝,都赞不绝口。侍卫问它为何物,姜子牙看着皮白、瓤白、籽白,就随口说道:就叫“三白瓜”吧!从此,三白瓜就这样传承下来。
三白瓜产地一直不大,地道货就数孙庄、万荣庄和西苏冯一带,改革开放以后,进行产业调整,孙庄村恢复了昔日的传统产业三白瓜,瓜农们按科学配方施肥,打卡管理,所产的三白瓜经国家食品质量检验中心鉴定,含有18种微量元素,高硒,低糖,有丰富的氨基酸,曾在第六届北方农副产品暨技术名优产品交易会展中获优质产品奖。
孙庄村民崇尚文艺,村中的锣鼓队早有名气。改革开放后,除用于村民丧葬外,多用于元宵社火,节日喜庆和企业开张,与此同时,村中涌现出一批农民书画爱好者,姚明耀、姚星明、毛世华、姚红杰、姚忠贵、姚志忠的书画,常常悬挂于村中的婚庆和丧葬现场,每年的元宵节还在村中舞台上展演,颂扬美好爱情和孝敬老人的良好风尚,活跃村中文化,受到村民好评。
孙庄村还有两位革命烈士,一位是姚建民,中共党员,洪洞县游击一连指导员,1944年在洪洞县战斗中牺牲。另一位是姚高太,农会主席,1947年在本村被敌人杀害。他们都是值得孙庄人怀念的先烈!
作 者 简 介
解放,万荣县万泉乡庙后村人,出生于1936年,2025年2月去世。曾任《万荣县志》副主编、总纂、《万荣人》报编辑,出版了《万荣史话》、《万荣古今名人》、《万荣笑话ABCD档案》、《万荣笑话探源》、《万荣村名文化》、《嵋岭走笔》等书籍,他还是万荣笑话国家级非遗传承人,山西省作家协会会员。
来源:晋南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