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麦收生死15天!虫口夺粮+天灾设防,黄淮长江抢收保卫战打响

360影视 动漫周边 2025-05-10 09:36 1

摘要:麦收前15-20天是小麦产量形成的关键期,也是病虫害爆发和极端天气等自然灾害这两个大害高发阶段。以下是针对当前(5月中下旬)小麦田管的全流程防护方案,结合病虫害预警与自然灾害应对,附具体操作指南:

麦收前15-20天是小麦产量形成的关键期,也是病虫害爆发和极端天气等自然灾害这两个大害高发阶段。以下是针对当前(5月中下旬)小麦田管的全流程防护方案,结合病虫害预警与自然灾害应对,附具体操作指南:

希望小麦主产区的各位朋友,抓住最后时机保产量稳增产,确保小麦大丰收!

一、病虫害精准防控:抓住最后防治窗口期

1. 赤霉病(烂穗头)——长江流域、黄淮麦区重中之重

发病特征:穗部出现粉红色霉层,雨后易爆发,可导致减产30%以上,且产生毒素影响粮食品质。

防治关键期:抽穗50%-扬花初期(穗子半抽出时),若遇连阴雨、大雾天气,需在第一次用药后5-7天补喷一次。

药剂方案:

首选戊唑·咪鲜胺(40%悬浮剂30克/亩)或氰烯菌酯·戊唑醇(25%悬浮剂40克/亩),兑水30公斤均匀喷雾穗部。

人工喷雾需重点喷施穗部,无人机作业可适当提高药液量至1.5-2升/亩。

2. 条锈病与白粉病——黄淮、华北麦区扫残关键

条锈病:叶片出现鲜黄色锈状孢子堆,扩散速度快,重病田可致叶片干枯、灌浆受阻。

防治药剂:三唑酮(25%可湿性粉剂30克/亩)或丙环唑(25%乳油30毫升/亩),兼治白粉病。

白粉病:叶片、叶鞘出现白色粉状物,高温高湿易爆发,影响光合作用。

应急方案:戊唑醇(43%悬浮剂20毫升/亩)+吡唑醚菌酯(25%悬浮剂20毫升/亩),增强持效期。

3. 蚜虫与吸浆虫——穗期“隐形杀手”

蚜虫:聚集在穗部、叶片吸汁,分泌蜜露诱发煤污病,同时传播病毒病。

防治指标:百穗蚜量超800头时立即用药,可选用吡虫啉(10%可湿性粉剂20克/亩)或高效氯氟氰菊酯(2.5%乳油30毫升/亩)。

吸浆虫:幼虫潜伏在颖壳内吸食麦粒,造成瘪粒,穗期肉眼可见成虫飞舞(类似蚊子)。

补救措施:毒死蜱(48%乳油100毫升/亩)+吡蚜酮(25%可湿性粉剂20克/亩),傍晚喷雾杀灭成虫。

4. 统防统治效率最大化

大面积种植区:优先采用无人机飞防,每亩成本8-10元,作业效率是人工的50倍以上,注意避开大风(风速>4级)和正午高温时段。

小农户:使用背负式电动喷雾器,喷头朝上从下往上喷,确保穗部和叶片背面着药均匀。

二、自然灾害应对:抢在灾害前5-7天部署

1. 干热风(华北、黄淮5月下旬高发)

危害表现:高温(>30℃)+低湿(湿度<30%)+大风,导致小麦提前枯熟,粒重下降5-10克/千粒。

预防方案:

叶面喷施抗逆剂:磷酸二氢钾(100克/亩)+尿素(500克/亩)+芸苔素内酯(0.01%水剂10毫升/亩),在灌浆初期(开花后7-10天)连喷2次,间隔7天。

灌溉降温:若天气预报有干热风,提前3-5天小水轻浇(避开扬花期),增加田间湿度。

2. 暴雨与倒伏——江淮、江汉麦区警惕“烂场雨”

倒伏预防:

旺长麦田在拔节期已喷施矮壮素(50%水剂30克/亩)的地块,抗倒能力可提升40%;未控旺地块,近期避免大水漫灌,防止基部节间徒长。

倒伏后处理:

不人工扶直:倒伏后小麦有“背地性”,可自行恢复直立,强行扶直易折断茎秆。

抢晴喷药:倒伏后田间湿度大,易爆发赤霉病和白粉病,用**戊唑醇+咪鲜胺+磷酸二氢钾**混合喷施,防病同时补充营养。

排水防涝:提前清理田间“三沟”(墒沟、腰沟、围沟),确保暴雨后2小时内田间无积水,防止根系缺氧腐烂。

3. 雹灾与强对流——北方麦区突发性应对

灾后急救:

及时清除田间断穗、残叶,减少病菌滋生;

喷施氨基酸水溶肥(50克/亩)+多菌灵(80%可湿性粉剂100克/亩),促进新叶生长,预防穗腐病;

若籽粒尚未灌浆(扬花后10天内),可每亩追施5公斤尿素,争取小分蘖成穗弥补损失。

三、收储阶段:抢收减损“黄金72小时”

1. 适期收获:

机械收割最佳时期为蜡熟末期(籽粒变硬、含水量20%-25%),此时千粒重最高。

多雨地区可提前至蜡熟中期(籽粒黄色、捏之有硬感)抢收,避免穗发芽。

2. 防霉防潮:

收获后24小时内含水量需降至13%以下,无烘干设备的农户可薄摊晾晒(厚度<5厘米),夜间覆盖防雨;

暂存粮食可用秸秆垫底,离地30厘米以上,定期翻堆检查,发现霉变及时筛除。

四、区域重点提示

长江流域:5月中旬进入赤霉病防治尾期,密切关注天气预报,雨前喷药是关键,雨后补喷不可少。

黄淮麦区:5月20日后重点防范干热风和蚜虫爆发,叶面肥与杀虫剂结合喷施,“一喷多效”。

华北麦区:晚熟麦田需警惕后期条锈病“倒春寒”,5月下旬做好吸浆虫扫残,避免“穗子好看、籽粒瘪”。

紧急情况咨询:可拨打农业农村部农技推广服务热线 12316,按语音提示转接当地植保专家,获取实时指导。

抓住最后管理窗口期,科学防控+灵活应变,确保“颗粒归仓”!

来源:科学种田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