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珠学校半日研学体验:以艺术为媒,探书籍之美

360影视 欧美动漫 2025-05-10 10:32 1

摘要:近日,育才集团龙珠学校组织四年级学生走进雅昌艺术中心,开展了一场别开生面的“半日研学”活动。从艺术展厅的视觉盛宴到亲手设计书籍的创意实践,从印刷术的古今对话到自己亲身实践,孩子们以脚步丈量文化厚度,以双手触摸艺术温度,在沉浸式学习中开启了一场关于“书与美”的智

深圳商报·读创客户端首席记者 吴吉 记者 方杰 通讯员 张文曦

近日,育才集团龙珠学校组织四年级学生走进雅昌艺术中心,开展了一场别开生面的“半日研学”活动。从艺术展厅的视觉盛宴到亲手设计书籍的创意实践,从印刷术的古今对话到自己亲身实践,孩子们以脚步丈量文化厚度,以双手触摸艺术温度,在沉浸式学习中开启了一场关于“书与美”的智慧探索。

步入雅昌艺术中心展厅,一部“立体美学百科全书”在眼前徐徐展开。高耸的书墙、获奖书籍的精妙设计、高清复刻的世界名画,每一件作品都成为鲜活的“无字教材”。在讲解员的引导下,学生们驻足细观,惊叹于封面设计的巧思、纸张纹理的质感、打印技术的高超与色彩搭配的艺术。“原来一本书不仅是文字的载体,更是一件艺术品!”孩子们纷纷拿起笔,在纸上记录下这些“会说话”的美学灵感。

在讲解员老师的指导下,孩子们开启了全国博物馆巡游。通过高清影像和VR技术,近距离观察了越王剑、后母戊鼎等国家宝藏。讲解员老师操作数字大屏,带大家360°旋转文物——青铜器的锈色质感、鼎身铭文细节清晰可见,三星堆太阳轮的立体结构在三维模型中层层展开。当VR视角切入故宫太和殿,孩子们凑近屏幕数着屋檐脊兽,惊叹道:“原来课本上的龙纹雕刻得这么精细!”互动环节中,老师用3D技术演示文物修复过程,解答了“青铜器为什么生绿锈”“鼎耳如何铸造”等提问。“以前觉得文物冷冰冰的,今天它们像在眼前活过来了!”课后,学生们围着老师讨论个不停。这场“云端游览,让沉淀千年的艺术走进了孩子们心灵。

课程通过《印刷的演变》短片,串联起从殷商甲骨拓印、唐代雕版《金刚经》到现代《BranD》杂志数字印刷的技术史诗。学生们在影像中目睹文字载体如何跨越千年:竹简上的刀刻、雕版上的朱墨、活字字粒的跳跃,最终演变为高速印刷机的精准喷墨。沉浸式视频揭秘一本杂志的诞生——从排版设计、四色印刷到骑马钉装订,12道工序层层展开,展现工业化时代的艺术性。互动环节聚焦“活字如何颠覆知识传播”“数字技术能否复刻古籍斑驳感”,以“招财进宝”雕版为例,对比手工拓印的氤氲墨色与激光打印的细腻层次。学生感受到了数字发展的迅速,也明确了新时代青少年应担负传承和发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责任。

活动的最后,学生们合影留念。身后的艺术书墙宛如一座知识灯塔。本次研学不仅让美育从课本走向生活,更在实践与思辨中培养了学生的创新力与责任感。育才龙珠学校始终相信,教育无边界,社会即学校。未来,学校将继续坚持在做中学,在学中做,带领学生在更广阔的天地间,书写属于他们的成长篇章。

来源:读创网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