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地取消高中双休,张雪峰的话应验了,他举得这个例子太经典了

360影视 日韩动漫 2025-05-10 11:19 1

摘要:高中实行双休政策是教育部等9部门于2024年10月联合印发的,该项政策发布后,全国有不少地方开始响应。

高中实行双休政策是教育部等9部门于2024年10月联合印发的,该项政策发布后,全国有不少地方开始响应。

如安徽浙江湖南河北等部分高中开始陆续实施新的作息安排,高中生周末双休,学校不同意安排授课考试等,不仅如此,多的地方还实行取消晚自习。

这项政策实施以后,引起了家长们的热议,有部分家长支持高中生周末双休,但有大部分家长反对高中生实行双休。

支持的家长认为,高中生的身体状况堪忧,每天不足6小时的睡眠时间,孩子们太累了,实行双休是为了让孩子更好的休息。

反对的家长认为,高中阶段正是拼搏的阶段,就应该奋力拼搏,不留遗憾,此外这部分家长认为高中生的孩子放假在家只会玩游戏刷视频,还有的家长认为说是放假,实际上是换个地方而已。

但不管支持也好,反对也罢,全国许多地方已经实行了高中生周末双休。

但这项政策还没实施多久,据新浪财经报道,全国已有多所高中取消周末双休。

原因是各地学校双休形式多样化,我的学校离校双休或者是单周校内双休,有的实行的是高一高二双休,高三单休,还有的实行的是自愿原则,是否休息由自己决定。

4月以来,已有多所学校改回了原来的管理模式,不再实行周末双休。

你看,高中实行周末双休的风没吹多久,就吹没了,吹回原来的样子,不再实行双休。

关于多地取消高中双休,张雪峰的话应验了,他举的这个例子实在是太经典了。

01.多地取消高中双休的原因?

为什么会取消高中双休呢?其实原因很简单,那就是无法达到统一。

如上文中所提到的,同一个地区不同的学校,高中双休形式呈现多样化,有的是单休,有的是双休,有的是校内休,有的是校外休,还有的是高一高二休,高三不休。

大家看,这仅仅是在同一个地区不同的学校,就如此多样化,放到全国呢,多样化可不可以更多的多。

拿浙江来举例,市区的学校高中实行双休,但是乡下的学校高中不实行双休,这就会造成一个什么样的现象呢?

“我在休息,你在学习,考试看的是分数和排名,我学习用的时间比你少,自然而然分数和排名就会比你低,所以你不休我也不能休。”

作为学生是这样想的,作为家长是这么想的,作为学校的老师和校长也是这么想的。

索性,要休大家一起休,不休全都不休。

这个就是全国各地多校取消高中双休的原因。

全国多地高校取消双休,张雪峰的话再次应验了:高中实行双休,你不慌吗?

02.张学峰的应验了

之前高中实行双休时,张雪峰就在直播间提到这个问题:你觉得高中双休是好事儿吗?

张雪峰发出耐人寻味的笑,说:如果你是个学生的话,那肯定是好事儿,但如果你是个家长,你觉得是好事儿吗?你不慌吗?

其实反对高中双休的就是家长,作为高中生,当然是巴不得双休,家长为何要反对呢,家长为何要慌呢。

说白了就是不公平。

因为同一个地区有的地方实行双休,有的地方不实行双休,实行双休学校的家长慌不慌?

不患寡而患不均,既然教育部推出高中生实行双休,那就应该是所有的学校都实行周末双休,但是从双休的多样化来看,这就是所谓的上有政策下有对策。

张雪峰的应验了,慌的不只有家长,还有学校的老师和校长,所以才会出现多地高校取消高中双休。

03.张雪峰举的这个例子太经典了

张雪峰在直播间里,他说:“有的人背后卷,你不知道,他卷的东西都是一些你看不见的东西,有的人在背后找老师,你根本不知道。”

随后他举了一个经典的例子:“有的地方,差着补你懂吗?就是这个地级市的老师跑到那个地级市去补课, A市的老师跑到b市去补课,b市的老师跑到a市去补课。”

你看张雪峰举的这个例子实在是太经典了,别人卷的东西你根本都不知道,高中生双休日不是教育的暂停间,而是资源重组的新赛道。

在高考的倒计时面前,中等学生的周末要么被培训班填满,要么被手机吞噬,当学校试图用双休对抗内卷时,家长却用“真金白银”为孩子的未来铺路。

所以家长慌了,学校慌了,校长也慌了,多地才会出现取消高中双休。

在直播间中,张学峰还提到,江苏高中早就实行双休了,为了监控学校是否违规补课,江苏某高中的无人机在天空盘旋。

可让人可笑的是,无人机监控补课能管得住学校的操场,还管得了家中的客厅和书房吗?无人机能拍到教室里的学生,却拍不到富裕家庭的书房1对1的私教。

所以家长们集体反对高中实行双休,与其让孩子在无人监管的周末“野蛮生长”,还不如选择取消高中实行双休,大家集体周末上课,这起码看起来会“公平”一些。

张雪峰在直播间才会发出耐人寻味的笑,减负?就问你不慌吗?这看似是在给学生减负,实际上是在给家长施压,张雪峰举的这个例子,撕开了教育公平的遮羞布。

教育试着在用技术和机制的手段制造表面的公平,却对深埋地下的教育资源断层视而不见,学生在假装减负与真实差距件逐渐分化。

看到这里,可能有很多人想问,问题到底出现在哪?

减负不对,双休也不对,那到底是哪里出了问题呢?

在中考、高考筛选机制不变的前提下,任何减负政策都可能沦为“拼爹游戏”的加速器;在中考、高考筛选机制不变的前提下,任何减负政策可能对于学生来说就是一种施压;在中考、高考筛选机制不变的前提下,任何减负政策可能对于家长来说都是一种折磨。

大家觉得是不是呢?

对此你有什么想说的呢?欢迎在评论区留言讨论。

来源:伟宸教育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