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近日,百度地图因在导航中植入“车道级广告”,将东鹏特饮的宣传语“焊”在导航路面上,引发网友广泛热议,相关话题迅速登上热搜,阅读量超千万。不少用户吐槽该广告不仅影响驾驶安全,还无法关闭,严重破坏了使用体验。
近日,百度地图因在导航中植入“车道级广告”,将东鹏特饮的宣传语“焊”在导航路面上,引发网友广泛热议,相关话题迅速登上热搜,阅读量超千万。不少用户吐槽该广告不仅影响驾驶安全,还无法关闭,严重破坏了使用体验。
从网友分享的截图来看,在百度地图的3D车道级导航界面中,“累了困了喝东鹏特饮”的广告语以醒目的橙色铺满虚拟车道,甚至部分遮挡了变道标识 。夜间模式下,广告文字与暗色路面对比强烈,驾驶员需额外分心识别导航信息,极易引发视觉干扰。更令用户不满的是,他们翻遍设置选项,都找不到关闭广告的入口。
在驾驶过程中,注意力高度集中至关重要。据统计,驾驶员从被广告干扰到恢复对道路注意力,平均耗时达2.3秒,这在高速行驶中,足以导致车辆盲行25米,大大增加了事故风险 。在实际使用中,已有车主反馈因广告遮挡,险些错过路口转向提示,或在复杂路况下难以判断车道线。
此事件也引发了法律层面的质疑。上海邦信阳(武汉)律师事务所管理合伙人罗胜指出,若导航广告遮挡路线、自动播放或强制停留,可能违反《广告法》第44条(不得影响用户正常使用网络)及第45条(互联网广告须显著标明关闭方式),损害用户知情权与选择权 。
面对铺天盖地的质疑,百度地图官方客服仅表示“非常抱歉给用户带来了不便,会有专员跟进处理”,未对广告是否合规、如何保障驾驶安全等关键问题作出正面回应 。至于部分用户未看到此类广告,客服推测可能是版本差异,但无法确定。
据了解,百度地图2024年推出“真城市车道级导航”功能,宣称已在全国超300个城市普通道路覆盖 。此次与东鹏特饮合作,或许是其在流量变现上的一次激进尝试,试图利用驾驶场景与提神饮料需求的关联,强化品牌曝光 。然而,这种将商业推广与核心导航功能深度绑定的做法,显然忽视了用户体验和安全。
近年来,互联网平台在流量红利消退后,纷纷寻求新的变现途径 。但对于导航软件而言,安全、精准地引导用户抵达目的地才是核心价值。百度地图此次“翻车”,为整个行业敲响了警钟:在追求商业利益时,必须坚守用户体验和安全底线,否则,再庞大的用户基础也难以支撑其长远发展 。期待百度地图能尽快给出解决方案,平衡好商业与服务的关系,回归导航软件的本质。
来源:阿峰故事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