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2025年ABC中国大学排行榜(福建地区)近日正式发布,这份由权威教育评价机构编制的榜单再次引发社会各界关注。厦门大学以全国第23名的成绩蝉联福建榜首,其雄厚的科研实力与国际化学术平台持续领跑全省高等教育。
2025年ABC中国大学排行榜(福建地区)近日正式发布,这份由权威教育评价机构编制的榜单再次引发社会各界关注。厦门大学以全国第23名的成绩蝉联福建榜首,其雄厚的科研实力与国际化学术平台持续领跑全省高等教育。
福州大学紧随其后位列全国第69名,在"双一流"学科建设推动下,其工程学科群已形成显著优势。值得关注的是,福建师范大学首次突破全国前110强,以师范类院校第7名的佳绩位居全省第三,彰显出师范教育体系的全面升级。
位列全省第4的华侨大学(全国124名)成为本次榜单最大亮点。作为中央统战部直属高校,该校充分发挥"侨校+名校"的独特优势,近年在材料科学、工商管理等领域取得重大突破,其华侨华人研究院入选教育部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
学校还依托泉州民营经济沃土,构建起"校-企-侨"协同创新模式,与安踏、恒安等龙头企业共建23个产业研究院,年度横向科研经费突破5亿元。
在QS亚洲大学排名中,其国际学生比例高达18%,港澳台侨学生培养规模稳居全国前三。
厦门理工学院以全国第337名跃居全省第12位,创下历史最佳排名。这所"特区大学"紧扣厦门"4+4+6"现代化产业体系,在光电信息、新能源汽车等专业形成鲜明特色。
学校的"现代产业学院"建设成效显著,与宸鸿科技、天马微电子共建的"显示技术创新班"实现100%定向就业。
更引人注目的是,学校年度技术交易额突破3.2亿元,孵化的"智慧海洋装备"等12个师生创业项目获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认定。在教育部评估中,其毕业生薪酬增长率连续三年位居全省应用型高校首位。
位居全省第20名的武夷学院(全国506名)凭借"生态+ "战略实现弯道超车。作为全国首批生态文明教育基地,该校构建起茶学、旅游管理、生物工程三大特色学科群,其武夷岩茶品质控制实验室成为国家市场监管重点实验室。
在服务闽北发展方面,学校主导的"科技特派员2.0"工程覆盖南平市所有乡镇,开发的智慧茶园管理系统推广至全省65%茶产区。
更与武夷山国家公园共建生态监测网络,相关研究成果支撑了4项国家行业标准的制定。
纵观本次榜单,福建高等教育呈现多点突破的发展态势。福州大学城与厦漳泉科创走廊形成"双核驱动",11所高校进入全国前400强创历史新高。应用型高校集体崛起尤为亮眼,厦门医学院、福建技术师范学院等院校排名显著提升,反映出职业教育与产业需求的深度契合。随着"十四五"教育强国推进工程的实施,福建高校正在书写从规模扩张向质量跃升的转型篇章,为区域经济发展注入强劲智力动能。
来源:城市百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