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因检测报告里的“天坑”:这3个指标看不懂,可能白花几万冤枉钱!

360影视 日韩动漫 2025-05-10 18:35 1

摘要:很多患者和家属在拿到基因检测报告时,常常被一堆专业术语弄得一头雾水。但如果看不懂其中的三个关键指标——肿瘤突变负荷(TMB)、微卫星不稳定性(MSI)、PD-L1,可能会选错治疗方案,甚至白白花掉几万元。

很多患者和家属在拿到基因检测报告时,常常被一堆专业术语弄得一头雾水。但如果看不懂其中的三个关键指标——肿瘤突变负荷(TMB)、微卫星不稳定性(MSI)、PD-L1可能会选错治疗方案,甚至白白花掉几万元。

今天,我们就用简单易懂的语言,帮大家理清这些指标的意义,以及它们如何影响治疗选择。

01 肿瘤突变负荷(TMB):肿瘤里的“基因突变数量”

如果把肿瘤比作一个“坏细胞军团”,TMB就相当于这个军团里发生了多少基因“错误”。TMB值越高,说明肿瘤细胞的基因突变越多。

这些突变可能会让肿瘤细胞表面长出一些“特殊标记”,更容易被免疫系统识别和攻击。因此,TMB高的患者通常对免疫治疗(如PD-1抑制剂)效果更好。

不同癌症中的意义:

肺癌:研究发现,肺腺癌患者的TMB通常比肺鳞癌高,且TMB高的患者可能更适合免疫治疗。但如果有EGFR基因突变(常见于肺腺癌),即使TMB高,也可能优先选择靶向药而非免疫治疗[1-2]。

肠癌:术后化疗的肠癌患者中,TMB高的群体生存期可能更短,医生可能会根据这一点调整治疗方案[3]。

02 微卫星不稳定性(MSI):肿瘤的“基因修复能力”

MSI可以理解为肿瘤细胞的“基因修复系统”是否失灵。如果MSI高,说明肿瘤细胞的DNA修复能力差,更容易积累基因错误。这类肿瘤通常对免疫治疗敏感,因为免疫细胞能更轻松识别并消灭这些“漏洞百出”的坏细胞。

不同癌症中的意义:

肠癌:MSI高的肠癌患者预后更好,尤其是女性患者。这类患者可能更适合免疫治疗[4]。

肝癌:MSI高的肝癌可能更容易转移或复发,需要更密切的监测[5]。

鼻咽癌:如果肿瘤侵犯到咀嚼肌深层(MSI程度高),治疗效果和生存率可能较差[6]。

03 PD-L1:肿瘤的“免疫逃逸开关”

PD-L1是肿瘤细胞表面的“保护罩”。当PD-L1与免疫细胞上的PD-1结合时,就像按下了“关闭键”,让免疫细胞停止攻击肿瘤。

因此,PD-L1表达越高,说明肿瘤的“免疫逃逸”能力越强。但好消息是,这类患者使用PD-1/PD-L1抑制剂(如K药、O药)的效果往往更好[7-9]。

不同癌症中的意义:

胃癌:约60%的胃癌患者肿瘤中PD-L1呈阳性,这类患者可能更适合免疫治疗[7]。

食管癌:PD-L1高表达不一定与TMB相关,需结合其他指标综合判断[8]。

04 误读报告的后果:选错药、耽误治疗、增加负担

基因检测报告直接影响治疗选择,一旦误读可能带来严重后果:

选错靶向药:比如肺癌患者若有EGFR突变,却因误读报告而选择免疫治疗,可能错过最佳治疗时机[10-11]。

延误病情:某些遗传性肿瘤若未及时发现,可能错过早期干预机会[12]。

心理压力:错误的“高风险”结论可能让患者陷入不必要的焦虑[13]。

05 如何判断检测结果是否可靠?

选对机构:认准国家认证的正规检测机构。可以通过查询机构的口碑、患者评价以及专业机构的评估来了解检测机构的信誉。一些知名的医疗机构或学术机构推荐的检测机构往往更值得信赖。同时,了解机构的历史业绩和成功案例也有助于判断其可靠性[14]。

看技术:目前基因检测技术不断发展,新一代测序技术等先进方法在癌症基因检测中得到广泛应用。患者可以了解检测机构所采用的技术是否处于行业前沿,这些技术通常具有更高的检测精度和更广泛的检测范围[15]。

问医生:应与主治医生充分沟通,了解基因检测结果的意义和可靠性。对于复杂的癌症病例,通过多学科会诊由不同专业领域的医生共同讨论患者的病情和基因检测结果,可以减少单一医生判断的局限性,提高结果的可靠性[14,16]。

结合自身情况:若检测结果与家族病史或病情不符,建议复测或会诊。

给患者和家属的小建议

保存好原始报告:不同医院可能关注不同指标,完整的报告有助于医生全面评估。

多问多沟通:遇到不懂的术语,一定要向主治医生或遗传咨询师咨询。

理性看待结果:基因检测是工具,不是“判决书”,治疗方案需综合多种因素决定。

希望这篇文章能帮大家更好地理解基因检测报告,少走弯路,把钱花在刀刃上!如果仍有疑问,不妨把报告带到门诊,和医生一起抽丝剥茧,找到最适合的治疗方案。

医脉通癌友指南读者俱乐部成立啦

👉参与经验分享

分享“抗癌心路”,帮您发表在公众号上,抒发心情自我排解、影响并帮助更多患友;也可以随时向我们提供选题建议,或转发、点评我们的科普文章。

👉参与科普活动

群主会不定期做各种科普小活动,并有礼品赠送

👉加入疾病群

添加小助手,拉您进病种群,有问题或需要帮助可直接在疾病群向医生、营养师提问。

进入癌友指南俱乐部

参考文献:

[1]李娟,李崇义,熊艳丽,卢先锋,戴楠.(2018).基于TMB对肺癌免疫治疗病例分析.《现代医药卫生》(14).

[2]Ying Wang,Linhai Zhu,Pinghui Xia,Zhitian Wang,Li Yu.(2020).The landscape of tumor mutational burden and its clinical significance in patients with lung cancer:a Multi-omics study with a meta-analysis.

[3]李瑞欣,尚建华,孙俊锋.(2021).肿瘤突变负荷在R 0切除术后接受卡培他滨为基础辅助化疗的结直肠癌患者中的临床意义.中华普通外科杂志(8).

[4](2006).原发性肝癌组织MSI检测及意义.山东医药(19).

[5]Seo Ae,Han,Jae Hyun,Kim,Ji Hun,Choi,Do Hyeong,Lee,Kyoungwon,Jung.(2022).The Clinical Significance of Microsatellite Instability in Patients with Right-sided Colorectal Cancer..The Korean journal of gastroenterology=Taehan Sohwagi Hakhoe chi(3).

[6]刘洪波,徐晓南,王朝阳.(2019).MSI在鼻咽癌中的表现特征及其对分期的意义.中国医药科学(5).

[7]邓渊,马云涛.(2021).PD-1/PD-L1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医学信息》(14).

[8]李谡瑶.(2021).TMB与PD-L1在食管鳞癌组织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9]Areti Strati,Panagiota Economopoulou,Evi Lianidou,Amanda Psyrri.(2023).Clinical Significance of PD-L1 Status in Circulating Tumor Cells for Cancer Management during Immunotherapy.Biomedicines(6).

[10]邵璇璇,高春芳,贾健安.(2020).非小细胞肺癌靶向治疗主要靶点及其检测方法进展.《中华检验医学杂志》(8).

[11]秦樱,徐兴祥.(2024).肺癌驱动基因检测研究进展.《现代肿瘤医学》(8).

[12]Amanda J Berberich,Robert A Hegele.(2019).The role of genetic testing in dyslipidaemia.Pathology(2).

[13]Norbert W.Paul,Mita Banerjee,Susanne Michl.Captious certainties:makings meanings and misreadings of consumer-oriented genetic testing[J].Journal of Community Genetics,2014,5(1):81–87.

[14]Sam E Wing,Hengrui Hu,Lisa Lopez,Ilana Solomon,Jenny Shen.(2021).Recall of Genomic Testing Results Among Patients with Cancer.The oncologist(12).

[15]Velizheva Nadezda P.,Rechsteiner Markus P.,Valtcheva Nadejda,Freiberger Sandra N.,Wong Christine E.,Vrugt Bart,Zhong Qing,Wagner Ulrich,Moch Holger,Hillinger Sven,Schmitt-Opitz Isabelle,Soltermann Alex,Wild Peter J.,Tischler Verena.Targeted next-generation-sequencing for reliable detection of targetable rearrangements in lung adenocarcinoma-a single center retrospective study[J].Pathology Research and Practice,2018,214(4).

[16](2015).美研究质疑癌症患者肿瘤基因检测准确性.中华肺部疾病杂志(电子版),8(02),148.

温馨提示:本文仅作为科普文章,不提供专业诊疗意见,具体诊疗,请在专业医生指导下进行。

执行:Lya

本平台旨在为医疗卫生专业人士传递更多医学信息。本平台发布的内容,不能以任何方式取代专业的医疗指导,也不应被视为诊疗建议。如该等信息被用于了解医学信息以外的目的,本平台不承担相关责任。本平台对发布的内容,并不代表同意其描述和观点。若涉及版权问题,烦请权利人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尽快处理。

医脉通是专业的在线医生平台,“感知世界医学脉搏,助力中国临床决策”是平台的使命。医脉通旗下拥有「临床指南」「用药参考」「医学文献王」「医知源」「e研通」「e脉播」等系列产品,全面满足医学工作者临床决策、获取新知及提升科研效率等方面的需求。

来源:医脉通泌尿外科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