闵行这所学校有个特殊社团,孩子们频频获奖

360影视 国产动漫 2025-05-10 18:41 3

摘要:寻常好故事,最是动人心。闵行区融媒体中心联合马桥镇推出“我的故事”系列报道。在这里,参与闵行建设发展的新老马桥人将以第一视角,娓娓讲述他们的故事。他们中有城市建设者、科技创业者、教育工作者,也有平安救火英雄、公益民星、文化传播使者……他们很平凡,却又不平凡。他

我的故事】

寻常好故事,最是动人心。闵行区融媒体中心联合马桥镇推出“我的故事”系列报道。在这里,参与闵行建设发展的新老马桥人将以第一视角,娓娓讲述他们的故事。他们中有城市建设者、科技创业者、教育工作者,也有平安救火英雄、公益民星、文化传播使者……他们很平凡,却又不平凡。他们在城市的各个角落默默奉献着,用热情绘制城市温暖画卷,用耕耘创造着城市发展的新高度。

六年前,华东理工大学附属闵行科技高级中学(简称“华理科中”)播下了一颗创意的种子——华理科中DI创新思维社。如今,这颗种子已经生根发芽,成长为一棵枝繁叶茂的创新大树。DI,取自英文“Destination Imagination”,意即“目的地想象”,而我们的目的地,就是青少年们无限广阔的创意世界。

创意梦想起航的地方

2018年,一个特别的社团在华理科中应运而生,它就是DI创新思维社。从成立之初,就承载着培养青少年创新素养的使命

DI创新思维社核心成员虽说只有20人左右,但每一位都是怀揣梦想、充满热情的少年。在DI创新思维社的大家庭里,孩子们不再是被动的接受者,而是主动的探索者、勇敢的创新者。他们根据自己的兴趣和需求,或者针对生活中遇到的实际问题,开展设计、动手制作,将一个个灵感的火花转化为实实在在的作品。这种“从实践中学习”的方式,让他们亲身体验到了科技创新的魅力和乐趣,也锻炼了他们的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

作为指导老师,我深知每个学生都是独一无二的个体。在指导社团的过程中,我始终尊重他们的个性发展,努力挖掘他们的潜能;鼓励他们打破传统思维的束缚,勇于提出新颖的观点和方法;鼓励他们在团队协作的磨炼中,学会倾听、理解、扶持与协作,共同迎接挑战,攻坚克难——这不仅能提升他们的团队协作能力,也让他们更深刻地认识自我,更加自信坚定。

荣誉背后的汗水与坚持

让我倍感自豪的是,自社团成立以来,孩子们就在上海市乃至全国的创新思维竞赛中频频获奖。这些荣誉的取得,离不开他们日日夜夜的奋斗与坚守,是他们不断探索、勇于挑战的结果。2019年12月,在上海市创新思维竞赛活动高中组的激烈角逐中,孩子们凭借卓越的创意和实践能力脱颖而出,斩获一等奖和二等奖。同年,他们还在全国DI创新思维活动中荣获三等奖,为华理科中增光添彩。

此后几年,他们更是屡创佳绩。2021年,孩子们再次以出色的表现,赢得了DI上海青少年创新思维竞赛高中组的二等奖,并荣获了文艺复兴奖。2023年12月,孩子们在DI上海青少年创新思维竞赛高中SL组中,再次夺得一等奖。

记得当初比赛时,高一7位同学参加的项目是D组即兴类挑战,主要考验调研、自发性和故事讲述的能力,同学们需要经过团队挑战和即时挑战二轮比赛。团队挑战由参赛队抽签拿到要素后,2分钟内迅速地创作短剧和制作戏服,表演一半后继续抽签,抽取另一要素。经过前期学生社团集训、头脑风暴,我们的7位华理科中学子取得了优异的成绩。

赛后,一位参赛学生激动地说:“在即兴表演中,我们灵活地修改了之前剧本的台词,并使表演更加自然饱满,在大家的努力下,我们获得了一等奖,这是我进入高中的第一个奖,这些都是大家共同努力的成果。”

到了2024年3月,DI创新思维社的孩子们在全国DI创新思维活动中又获得了二等奖,这标志着他们在创新的道路上又迈出了坚实的一步。而每一次获奖都是孩子们辛勤付出的见证和奖励。他们在赛前熬夜讨论、反复修改完善作品;在赛场上他们沉着应战、毫不畏惧挑战;他们充分发挥自己的创新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一次次突破自我、超越极限。这些宝贵的经历不仅提升了他们的能力水平,更塑造了他们坚韧不拔、勇往直前的品格。

说实话,每一次带领学生参加比赛,每一分每一秒都让作为老师的我们动容。同学们只要有时间都会在科技室制作道具,讨论问题解决方案。女孩子们在赛场内外都特别能吃苦,即使在使用热胶枪时被烫伤,也只是悄悄地冲冲冷水后继续制作道具。而男生们则个个有担当,即使在寒冷的冬天,在北京的冰天雪地里,他们也能开心地运输道具,没有一个喊冷喊累。

当然,同学们有时也会为了方案争论不休,争得“面红耳赤”,比如有一次“音乐才子”就坚决不允许大家删除作品里的一个“哒”音。就是在这种氛围中,同学情在滋长,能力在提升。

孕育未来科创新星

对于华理科中DI创新思维社的未来,我满怀憧憬与期待。在我心中,它不仅仅是一个学生社团,更是一个孕育未来科创新星的摇篮。所以,我们拟定了详细、全面的发展计划。

首先将进一步深化科技创新教育,这不仅仅意味着教授基础的科技知识和技能,更重要的是引领学生们踏入科技的前沿领域。想象一下,当我们的孩子们开始关注人工智能、生物科技、可持续发展技术等尖端领域,他们的思维将如何被激发,他们的创新火花将如何迸发!其次,组织丰富多彩的专题讲座、研讨会和工作坊。在这些活动中,学生们可以有机会与业界顶尖的专家们面对面交流,激发他们对科技创新的热情和兴趣。

项目制学习作为DI科技社团的骄傲和核心教学模式,在未来的日子里将被赋予重任。我们将更加注重项目的创新性和实践性,鼓励学生们从社会问题的角度出发,从实际需求中寻找灵感,设计出真正有影响力、能够解决实际问题的科技项目。同时,加强项目管理能力的培养,确保每一个项目都能按时、按质完成,让学生们在实践中学会如何高效地管理时间和资源,为未来的科技创新事业做好准备。

值得一提的是,DI本身就是一个国际性的活动平台。我们将带领学生们走出国门,参与国际性的科技竞赛和交流活动。在这样的舞台上,学生们将有机会与来自世界各地的优秀青年交流思想、分享经验。这不仅能够拓宽他们的国际视野,还能提升他们的跨文化交流能力,为培养具有国际竞争力的科技创新人才打下坚实的基础。

最后,我还想对孩子们说:“亲爱的孩子们,置身于马桥这片孕育创新与活力的热土上,在我们的DI科技社团这个大家庭里,你们每个人都是夜空中最璀璨的星辰。作为老师,我为你们身上所散发出的那股不屈的勇气、炽热的热情,以及那份对梦想的坚持与执着感到由衷的自豪和骄傲。继续前行吧,未来的科技创新之路属于你们!”

供稿:马腾平编辑:赵若楠初审:汤婧娴复审:石思嘉终审:刘垦博

转载请注明来自今日闵行官方微信

来源:今日闵行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