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7万起步的 “大清铜币”,这些古钱币你家是否也有?

360影视 动漫周边 2025-05-10 13:12 1

摘要:宣统三年大清铜币十文是清代末年铸造的重要辅币,其设计融合了满汉文化与西方铸币技术,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正面中央以楷书镌刻“大清铜币”四字,外圈环绕满文“宣统三年”及干支纪年“宣统”,下方铸有“当制钱十文”以明示面值。币面边缘饰以精致的珠圈,整体布局严谨,文字笔

拍品名称:宣统三年大清铜币十文

宣统三年大清铜币十文是清代末年铸造的重要辅币,其设计融合了满汉文化与西方铸币技术,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正面中央以楷书镌刻“大清铜币”四字,外圈环绕满文“宣统三年”及干支纪年“宣统”,下方铸有“当制钱十文”以明示面值。币面边缘饰以精致的珠圈,整体布局严谨,文字笔画遒劲有力,彰显出清代官铸钱币的庄重与规范。背面中央为蟠龙图案,龙身矫健,鳞片清晰可辨,四周环绕英文“TAI-CHING-TI-KUO COPPER COIN”(大清帝国铜币),体现了清末货币改革的国际化尝试。龙纹作为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神兽,在此币上被赋予了守护国运的象征意义,其雕刻工艺精湛,龙目炯炯有神,须发飘逸,展现出极高的艺术水准。

此枚铜币的成交价在186万元,这一价格不仅反映了其存世量的稀少性,更体现了市场对其历史价值与艺术价值的双重认可。宣统三年作为清朝末代皇帝溥仪的年号,该币见证了清王朝的覆灭与近代中国的历史转折,具有极高的文物收藏价值。

拍品名称:1906年丙午户部大清铜币中心“鄂”十文

1906年丙午户部大清铜币中心“鄂”十文,是清末户部在湖北地区铸造的代表性铜币。正面中央以楷书镌刻“大清铜币”四字,中心铸有“鄂”字,代表湖北地区铸造。外圈上缘铸满文“丙午”,左右分列“户部”二字,下缘铸“当制钱十文”,背面中央为蟠龙图案,龙身盘踞,气势恢宏,四周环绕英文“HU-PEH PROVINCE”(湖北省)及“TEN CASH”(十文),体现了清末货币改革的国际化特征。该币采用机制铸造技术,币面平整,文字与图案深峻,包浆自然醇厚,透露出浓厚的历史沧桑感。

在拍卖市场上,此枚铜币以177万元成交,这一价格不仅彰显了其作为清代机制铜币精品的地位,更反映了市场对其历史价值与稀缺性的高度认可。作为清末货币改革的产物,该币见证了湖北地区近代工业的发展历程,具有极高的历史研究价值。

拍品名称:1906年丙午户部大清铜币中心“川”二十文二枚

1906年丙午户部大清铜币中心“川”二十文,是清末户部在四川地区铸造的大型铜币。正面中央以楷书镌刻“大清铜币”四字,中心铸有“川”字,代表四川地区铸造。外圈上缘铸满文“丙午”,左右分列“户部”二字,下缘铸“当制钱二十文”,背面中央为蟠龙图案,龙身矫健,鳞片清晰,四周环绕英文“SZECHUEN PROVINCE”(四川省)及“TWENTY CASH”(二十文),展现了清末货币改革的多元文化特征。该币铸造工艺精湛,币面文字与图案深峻有力,包浆温润自然,透露出浓厚的历史底蕴。

在收藏市场上,此枚铜币以157万元成交,这一价格不仅体现了其作为清代大型铜币的稀缺性,更反映了市场对其历史价值与艺术价值的双重追捧。作为清末四川地区货币流通的重要实物,该币见证了四川近代经济的发展历程,具有极高的历史研究价值与收藏意义。

来源:豫曲之韵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