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动员保送名单揭晓:全红婵无缘 985,背后原因深度剖析

360影视 动漫周边 2025-05-10 14:23 3

摘要:陈芋汐早已被同济大学录取,而跳水天才全红婵却与 985 高校失之交臂。在体育总局公布的 1101 人保送名单中,全红婵被保送至暨南大学运动训练专业,陈芋汐则之前就被同济大学运动人体科学专业录取。此消息一出,关于两所学校差距的讨论瞬间点燃了舆论场。

5 月 6 日,体育总局公布了运动员保送名单,这一消息瞬间引发了社会的广泛关注。其中,跳水界两位天才少女——全红婵和陈芋汐的保送去向,成为了舆论焦点。

陈芋汐早已被同济大学录取,而跳水天才全红婵却与 985 高校失之交臂。在体育总局公布的 1101 人保送名单中,全红婵被保送至暨南大学运动训练专业,陈芋汐则之前就被同济大学运动人体科学专业录取。此消息一出,关于两所学校差距的讨论瞬间点燃了舆论场。

不可否认,同济大学作为 985 高校,暨南大学作为 211 高校,在全国排名中,暨南大学落后同济大学近 50 位。而且在地域资源方面,上海的高校在国际交流、实习机会等方面明显优于广州。此外,陈芋汐去年就拿到了同济大学的录取通知书,全红婵今年才确定保送结果,这让不少网友质疑保送结果的公平性,感叹“同样是奥运冠军,差距咋就这么大呢”。

然而,深入探究就会发现,两人在保送结果上的差异背后有着多方面的原因。

文化课成绩在保送审核中占据重要比重。根据《优秀运动员保送条例》,文化课成绩占综合评分的 30%。陈芋汐在 2023 年杭州亚运会上,拿下国家队文化课笔试第一。

而全红婵在 2022 年广东省运动员文化测试中,语数英三科总分比陈芋汐低。陈芋汐堪称被跳水耽误的“学霸”,她在备战巴黎奥运会期间,每天训练结束还要刷 2 小时文化课习题,连教练都心疼她“比高三学生还拼”。

相比之下,全红婵 14 岁就进入国家队,长期封闭训练导致文化课只读到初中水平,在文化课方面是明显的“追赶者”,这种差距在保送审核中成为了“硬伤”。

高校在录取时会优先考虑专业与运动员背景的契合度。陈芋汐在“运动人体科学”专业上有着独特优势。陈家三代都是体育人,爷爷是体校教练,爸爸是游泳运动员,这种家庭环境让她对该专业有着天然的理解。而且同济大学的课程涵盖运动康复、赛事运营等模块,与她未来转型“跳水推广者”的目标高度契合。同济大学还会因她的运动员在役身份,为她量身定制“学术 + 训练”双轨制,允许她保留国家队训练,并安排导师参与国际学术会议。

而全红婵的情况则不同。暨南大学是广东本土高校,离家近,方便她照顾湛江的家人,她也曾表示“喝惯了老火靓汤,不想去外地吃苦”。并且暨大的“体育传播 + 康复医学”双学位,能帮助她退役后从事教练或医疗工作,这也是国家队为她规划的转型方向。此外,暨大与广东省跳水队合作紧密,校内有国际标准的跳水馆,她可以边读书边训练。

虽然保送政策强调“综合评估”,但近期比赛成绩还是会影响高校的判断。在 2025 年跳水世界杯总决赛上,陈芋汐实现三连冠,而全红婵连续三站摘银。陈芋汐近些年持续在技术上有所突破,她在世界杯独创的“207C 转体三周半”动作,被国际泳联评为“教科书级表现”,且抗压能力强,最后一跳完美收官。外媒称她为“中国跳水新女王”,这种曝光度也让同济更愿意投资她的未来。

而全红婵如今正在面临发育关前的“成长阵痛”,身体发育和变化导致她失误频发,207C 动作连续三站出现水花过大问题,甚至被网友调侃“水花消失术失灵了”。部分网友指责她“商业活动太多影响训练”,这也让她在决赛中背负了很多心理包袱。这种竞技状态的差异,使高校在审核时更倾向于处于“上升期”的陈芋汐。

其实,运动员保送并非如很多人认为的那样,只要拿金牌就能随便挑大学。根据 2025 年保送政策,运动员必须满足硬性门槛,如获得国际级运动健将称号,取得奥运会、世锦赛等顶级赛事前三名,同时文化课成绩要达到高中同等学力。在综合评分中,赛事成绩占 40%,文化课成绩占 30%,专业适配度占 20%,个人发展规划占 10%。而且这是一个双向选择的过程,高校有权通过面试考察运动员的表达能力、逻辑思维等,拒绝不符合培养目标的申请者,即便对方是奥运冠军。

全红婵无缘 985 的消息让很多人心疼,但换个角度看,这或许是她人生的转折点。暨南大学的平台足以让她深耕跳水事业,而陈芋汐在同济大学的学术探索,也将为中国跳水注入新的活力。体育总局的保送政策,并非“金牌交易”,而是为运动员打开一扇窗,让他们退役后能有尊严地融入社会。最后,想对全红婵说,别在意那些“学历鄙视链”,她在跳台上创造的辉煌,早已超越了一纸文凭。未来的路还很长,愿她们都能在未来的校园里,继续书写属于自己的传奇!

来源:高考零距离一点号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