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范县十余亩青苗被毁——让小麦长到收获咋就这么难?

360影视 动漫周边 2025-05-10 20:13 1

摘要:一株小麦从播种到收获,可能要经历倒春寒、春旱、病虫害、干热风、“烂场雨”等重重难关,唯独不应该遭遇人为毁坏。然而,近日在河南省濮阳市范县,十几亩正在灌浆的青麦却被人推倒、损毁。

一株小麦从播种到收获,可能要经历倒春寒、春旱、病虫害、干热风、“烂场雨”等重重难关,唯独不应该遭遇人为毁坏。然而,近日在河南省濮阳市范县,十几亩正在灌浆的青麦却被人推倒、损毁。

洪范八政,食为政首。习近平总书记对河南粮食生产高度重视,曾要求河南要扛稳粮食安全这个重任。河南省委、省政府也三令五申,强调维护国家粮食安全、保护种粮农民合法利益,是全省各级党委政府的重大政治责任,坚决防止发生毁坏麦田现象。5月6日,农民日报·中国农网记者接到范县栖凤楼办事处附近村民反映,当地为了建设服装产业项目,正在大面积毁坏麦田。据了解,被毁的麦田有十多亩,且这些小麦已抽穗灌浆,此时被毁坏,实在令人惋惜。

发展产业,十多亩青苗被毁

在范县栖凤楼办事处金堤大道与朝阳路交叉口西北角一处被围挡圈起来的场地内,记者见到了被毁的麦田。放眼看去,现场一片狼藉,地面上留下一茬茬十厘米高的青苗,灌浆中的麦穗早已掉落,仅有部分躲过一劫的小麦零星生长着,一些麦秆被毁后已经干枯,大型旋耕机停在麦田旁。附近村民纷纷表示,小麦再等一个月就可以收割了,这样被毁掉,实在太可惜了。

被毁的麦田。

记者与范县栖凤楼办事处相关部门取得联系,了解到被毁麦田所在土地已变更为工业用地,现在属于范县智科产业园。范县智科产业园负责人刘涛说,被毁的麦田大概有16亩,企业今年计划在这块地上施工,刚刚完成项目设计,尚未进行项目招标。

值得注意的是,河南省曾出台通知,明确要求对于已批土地上农作物接近成熟的,即使用地手续齐全、补偿安置到位,也要等收获后才能实施占用。

5月6日,俯瞰被摧毁的麦田。

栖凤楼办事处党工委书记何东杰解释称,该块土地十多年前已变更为工业用地。后因相关企业发生变故,导致百余亩土地迟迟未开工建设,荒废多年。同时,因土地性质已变,即便尚未开发,也不允许再种植农作物。

根据其讲述,麦田是由在园区看大门的附近村民张烨私自种植的,该村民比较惜地,见土地闲置便偷偷地种上了小麦。春节过后,厂区负责人发现这一情况后,企业和当地政府再三要求农户自行毁掉,3月份时张烨自行毁了一部分青麦。

对此,记者电话联系到张烨,但该村民以外出打工为由,不愿也不敢多谈此事。记者了解到,服装产业园项目建设尚未完成项目招标,完全有条件等到村民收割完小麦后再进行施工。令人更为不解的是,被围挡的场区内种植小麦有百余亩,只有这十几亩青苗被毁,其余青苗仍在茁壮成长着。

被毁麦田又一次被旋耕机旋了一遍。

5月7日,被毁麦田又一次被旋耕机旋了一遍,现场几乎看不到有小麦生长过的迹象。

5月7日,记者再次前往被毁麦田现场,只见黄褐色的沙土上一排排农机驶过的轮胎印记。麦田被旋耕机旋了一遍,现场几乎看不到小麦生长过的迹象,轻轻一挖,泥土中的麦穗和秸秆便显现了出来。

八十亩耕地未批先征

在采访过程中,记者发现在范县栖凤楼办事处榆林头村东街农田内,长长的灰墙和铁栅栏斜插在麦田中,圈起了一大片农田,直接影响了农户进行耕种。

范县栖凤楼街道榆林头东街农田内,灰墙和铁栅栏直接建在了可耕地上。

5月7日,记者从旁边正在田间除草的村民口中得知,被圈起来的耕地有80多亩。四五年前,当地以建设饲料厂的名义通过“以租代征”的方式,以每年每亩耕地1600元钱的价格,强行流转了80多亩地。“灰墙把原本完整的耕地斜着分成两块,耕地、收割都不方便。流转费给得也不及时,每年闹一次才给一次,不闹就没有。”田间除草的村民孙凤芝大娘说道。

而栖凤楼办事处相关负责人对此解释,相关耕地土地性质变更去年已完成,这块地属于已批未供土地,正在对接相关项目。

“旁边地块的农户今春就浇过一水,平时都在外面打工,他家地里杂草比麦子还高。对面那块地里的小麦明显比周边小麦矮上一截,那户人家从地里取土,后来种上小麦后就外出做生意不管农田了。”孙凤芝最后问道,“现在粮食价格低,农民种粮收益少。你能不能让粮食价格往上涨涨啊?”

“夫食为民天,民非食不生矣。”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只有农业强起来,粮食安全有完全保障,我们稳大局、应变局、开新局才有充足底气和战略主动”。这就要求各级政府要始终胸怀“国之大者”,始终绷紧粮食安全这根弦,以实际行动守住粮食安全的“红线”“底线”“防线”,而不是面对即将收获的小麦,以发展产业为名匆忙毁掉。

来源:农民日报一点号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