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逆转!大国强人亲自下场,全球资产暗流涌动

360影视 日韩动漫 2025-05-10 21:22 6

摘要:标普 500 从5633点下探至4835点, 区间最大跌幅 14%,4 月底回到5569点,基本收复失地。

世界就像坐了一次过山车。到 4 月底,很多资产回到了 4 月 2 日关税之前的位置。

标普 500 从5633点下探至4835点, 区间最大跌幅 14%,4 月底回到5569点,基本收复失地。

港股从23000点跌至19800点,4月底重回22000点,标准的V型反弹。

10 年期美债收益率在飞速上升到4.5 附近后,逐渐回落。

世界表面上是坐了一次过山车,回到原点,但背后的结构却有了很大变化。

很多逻辑变了。

影响资产涨落的最大力量,由央行变成了大国强人们。

也就是说,由货币政策影响经济运行,变成了地缘zz影响经济运行。大国强人们的出招,直接在干预经济运行。

近期,股票、债券、汇率的波动,基本受关税zhan是紧张还是缓和的影响;更不要说地缘之子——黄金的走势信号。

资本市场 4 月初真正的大震荡,并非美联储表态不降息不救市,而是东大强硬反制,地缘冲突升级。

过去二三十年,全球化和平时代,央行控制着流动性,潮涨潮落,直接决定了资产的定价。

经济学家穆罕默德·埃里安说,世间几乎只有美联储这一场游戏。

投资大师德鲁肯米勒,更把“紧盯央行”变成可以赚大钱的策略,他认为“推动整体股市上涨的不是公司盈余,而是美联储的政策和流动性”。

央行影响的更多是需求侧。当各国在进行供应链争夺战(美国制造业回流、中国解决卡脖子产业问题),当安全考量超过效率时,当地缘冲突成为新常态时,央行不再是唯一的资产定价者。

现在,关注特朗普,比关注鲍威尔重要 10 倍。

几大经济体,当前算的zz账明显超过了经济账。

美国,国内利益再平衡与制造业回流。

中国,从单中心(以经济建设为中心)转为双中心(兼顾安全与发展),对安全的重视空前增加,最近zheng治局会议明确发出信号——对关税zhan,硬刚,不会去算小的经济账。

欧洲,重整军备,自立。

当下的世界秩序正在从单极走向多极化,在这一背景下,大国强人们的行动远比央行行长的行动更加重要——因为大国强人们的行动影响经济和通胀,而央行的货币政策总是亦步亦趋地跟随“收场”。

在这一场长期竞速中,央行似乎总是落后于曲线,如果投资者只看央行货币政策报告,而忽视政治家们的演讲,可能愈发落后于曲线。

当时觉得他有点制造概念,没想到这么快——在过去的 4 月以及今后相当长时间——成为事实。

前段时间一篇地缘大佬对谈的文章传遍全网(文章名:《全球宏观与地缘最强阵容的一次终极对话:Louis-Vincent Gave, Marko Papic&James Aitken》),其中一位地缘大佬Marko谈到:

我本身的核心领域就是地缘zz和zz风险分析,但多年来,私募投资人对我写的这些内容一直兴趣寥寥,通常会说:"嗯,随便吧,这些事跟我没啥关系。我投的是七年、十年的封闭周期,这种'地缘政治Alpha'我扛得住。" 但我的看法是,地缘政治从来不是短期因素,它几乎总是应该被"fade掉"(即不作为短期交易依据),但它确确实实会在长期维度产生巨大影响。

zz与地缘,对资产的长期性影响,会越来越直接,越来越剧烈。

地缘zz的主导影响已在显现。

黄金:

三年前,通过分析实际利率的走势,就能判断黄金的趋势。但 2022 年开始,新的范式出现了。

那一年4月,我注意到对决策层有很大影响的学者余永定,有一个内部讲话,他说俄乌冲突后,美国冻结了俄罗斯手中的美元,给我们敲了警钟,今后如出现冲突,我们手中的美元储备会有清零风险。

不久后,央行便开启了疯狂购金的模式,把一部分储备置换成了黄金。当时我意识到,黄金的范式变了。后来,我们看到土耳其、印度、波兰等央行也有这个动作。全球央行成为这轮黄金大涨的重要推手。

黄金的底层逻辑,变得与地缘政治和大国博弈、战争相关。

中长期看,只要世界的冲突在增加,东大西大的经济还没有好转,黄金都还会有机会。

人民币汇率

有人提出当下趁机会人民币大幅升值,一来打击美元信用,升值后吸引国际资本弃美入华(因为升值,回报更高);二来升值后,可减少对美贸易顺差,可缓和与美关系。

一箭双雕,短期照顾老特的面子,长期击垮美元信用。

但若从地缘zz角度,上面的想法有点天真。

第一,当前环境,国际资本绝不单从回报来决定流动方向。地缘关系、安全性、长期的确定性、选边站队后的影响,一定是重要的考量。升值就想吸引人来,太navie了。大幅升值,还会对出口有重大负面效应,挫伤国内经济和就业。如果国际资本不来,丢了夫人又折兵。

第二,从最新的 zheng治局会议来看,决策层的立场是硬刚,甚至是不计代价的硬刚。已做了最坏准备,不会用升值,来与老美来交换关系的缓和(1985 年日本广场协议的前车之鉴)。

人民币汇率的方向,更大概率还是逐步往下。这是对冲经济压力成本最低的方式。

大国强人们成为影响资产的主导力量。那么,大国强人们政策的底层逻辑是什么?或者说,什么关键指标会对大国强人构成强约束?

弄清楚这个问题很重要。

老美,制约老特最重要的一个指标是美债(粗略看,10 年期美债收益率超过 4.5 是一个红线)。债会影响一切。所以在4月9日美债异动后,特朗普改变关税强硬态度,马上延缓 90 天(除中国外)。

延伸开来,老美的资本市场,纵深度非常可怕,千丝万缕利益格局在其间,通过金融资本把全球资源连接在一起。没有单一主体可以控制金融与资本,这是对权力最强大的制约。

所以我一直觉得有朋友认为老特会走上独裁的路,是多虑了,有此心没此运。

这段时间,老美金融叙事超过了科技叙事(马斯克也离开了特朗普团队)。老美的本质,就是资本主义立国。

金融上的反馈信号,是可以来推断老美的走向的。

东方大国的核心指标是什么?就业。

与美联储定义的就业不同,我们的就业,核心是秩序,是稳定,背后是社会问题与安全问题。经济暂时的下滑,不是最大问题,最关键是社会稳定要维持住。

这是东方大国的一贯逻辑,稳定压倒一切。最新 zheng治局会议提出四稳(稳就业、稳企业、稳市场、稳预期),稳就业排在首位。救企业,排除困难,也更多是为了保就业,保最低工作机会。

就业为先,带来的影响:

一,宁愿降低利润,也要保住企业不倒,资产回报率可能会下降。

二,就业上,年轻人的就业更为重要(失业的年轻人比失业的中年人更有不安定性)。

有传一个集团在有关部门要求下接收不少大学生,回头裁掉了部分老员工。当下的中年人可能会面临更大的挑战。

就业状况如发生变化,政策不排除会有较大调整。如同去年 924的转向,以及 22 年年底的防疫措施调整。

总结:西大看资本市场,尤其是美债;东大看就业。

地缘zz接管经济,突变会更多,随机性会更多。

4 月份全世界都已充分体会到了。没有征兆,政策突变,市场乱跳。

新周期下,充满了随机性和不确定性。

之前央行的政策调整,更多依靠周期数据,是可预测可观察的。

原来央行主导、全球化和平时代的财富策略,不管用了。

正确的应对,是我们强调了很多次的杠铃+多币种策略。当务之急是把大部分资产置换成安全资产,可以穿越周期的资产。

4 月冲击这样的事情,在大国强人和地缘政治主导的时代,会不断出现。

宏观上我们无能为力,微观上我们有所作为。在大历史的洪流中,请清醒的作好应对。

来源:左右图史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