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尖闪耀科创梦想,第23届上海市青少年“明日科技之星”活动中学生组终评落幕

360影视 欧美动漫 2025-05-10 22:23 2

摘要:2025年5月10日,由上海市教育委员会、上海市科学技术委员会、上海科普教育发展基金会联合主办的第二十三届上海市青少年“明日科技之星”活动中学生组科学探究实践(终评)在同济大学举办。继4月复评活动后,319名入围学生再次齐聚,面对一次脑力与指尖的挑战,向“明日

2025年5月10日,由上海市教育委员会、上海市科学技术委员会、上海科普教育发展基金会联合主办的第二十三届上海市青少年“明日科技之星”活动中学生组科学探究实践(终评)在同济大学举办。继4月复评活动后,319名入围学生再次齐聚,面对一次脑力与指尖的挑战,向“明日科技之星”称号发起最后的冲刺。

在本阶段活动,学生需要在2小时内利用现场提供的限定工具和材料,完成现场命题的创意任务,主角为“铜丝”。初中组聚焦于基础探究能力,学生们需要利用铜丝设计并制作一个“弹跳球”,平衡结构的弹性和稳定性,使其能够达到规定的弹跳要求。参照“设计-制作-测试-迭代”的工程流程,将抽象的物理知识具象化为实物设计。高中组则侧重于复杂系统的问题解决,学生们需要利用铜丝和KT板搭建一个三维投影结构,考验空间几何思维。结合美术透视原理、数学向量运算、物理光学基础及工程技术,随着不同角度的转换,“明”字时而消失、时而浮现。

经过2个小时的头脑风暴,一件件独具匠心的作品呈现在桌面上。有的作品造型独特,宛如来自未来的艺术品,展现出学生们先锋的设计理念;有的作品细节满满,每一个零件都经过精心打磨,彰显着他们扎实的专业功底。透过这些作品,可以看到上海科创小达人们无限的创造力和奇思妙想。

同济大学原党委副书记、校务委员会副主任、长聘教授吴广明,上海市教委体卫艺科处处长陈华,上海市科学技术委员会科普与科技传播处处长何家骥,上海市科技艺术教育中心主任陆晔,上海科普教育发展基金会办公室主任陈筠,同济大学科学技术研究院副院长徐荣华,同济大学物理科学与工程学院副院长张建卫等主承办单位领导出席并巡视本次活动。

现场命题、动手实践的终评活动,一直是“明日科技之星”活动的鲜明特色与魅力所在。通过亲自动手实践,能够直观地考察学生知识运用的灵活性、科学探究的深入性以及动手实践的熟练度,进而有效培养青少年的创新能力和创新思维。来自松江区的廖同学赛后表示,这次的试题很有意思,传统与现代结合很新颖。来自普陀区的王同学也表示,通过这次测试,自己对结构和多视角透视有了更深的认识。

至此,本届中学生组的三轮评审活动全部结束。未来,“明日科技之星”活动将继续探索创新,以更多新颖有趣的形式,激发青少年对科学的兴趣和热情,培养他们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为国家的科技事业培养更多优秀的后备人才。

来源:周到客户端一点号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