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今年的荔枝,应该能吃得过瘾些。”站在南海里水文记甜蜜园的一片绿意盎然中,果农何国文望着枝头刚长到花生粒大小的荔枝果,满脸掩不住的喜悦与期待。
“今年的荔枝,应该能吃得过瘾些。”站在南海里水文记甜蜜园的一片绿意盎然中,果农何国文望着枝头刚长到花生粒大小的荔枝果,满脸掩不住的喜悦与期待。
文记甜蜜园是佛山市内面积最大的荔枝种植基地。随着五月空气湿度上升,万物生长旺盛,园内的千余棵荔枝树已顺利完成从繁花盛开到幼果满枝的转变,初步勾勒出丰收年的轮廓。据介绍,该基地今年的荔枝产量预计同比增长超两成,有望迎来产量“大年”。
多重保障护航荔枝丰收
荔枝从开花到结果,再到上市,每一步都充满挑战。
回想起今年2月的景象,何国文记忆犹新。“当时,荔枝花开得十分整齐,一眼望过去都是米粒大小的花蕾,花苞簇拥在一起。”他描述道。那时,不仅园内饲养的蜜蜂忙碌不停,连周边的蜜蜂也被吸引而来。
对果农而言,果树开花期的气候条件对其产量至关重要。若遭遇连日阴雨,花粉易受潮,同时蜜蜂等昆虫活动减少,导致授粉效果不佳,就会造成果树减产。幸运的是,今年开春以来,雨水适中,花粉饱满,蜜蜂活跃,为高授粉率提供了保障,成为产量提升的关键因素之一。
如今,荔枝已进入结果期,幼果已长至花生粒大小,正处于控虫护果的关键阶段。“现在进入第二个关键节点,最怕的就是虫害和突变天气。我们每天都在巡查,实时监测果树情况。”何国文介绍。
2024年的“荔枝小年”对果农来说,是一场心血难收的挫折。
今年,文记甜蜜园在果树管理上做足准备。例如,依据荔枝树的品种、树龄、树势等因素,灵活运用各类修剪方法,做到轻剪缓放、开张角度、通风透光、合理布局。同时,加强水肥管理、病虫害防治等工作,为荔枝生长营造良好环境。
“荔枝+”拓宽市场销售渠道
根据广东省农业农村厅发布的《2025年广东荔枝采购导图》,今年广东荔枝整体产量可观,珠三角片区预计总产量达14万吨。佛山作为重要产区之一,果农们在专注田间管理的同时,也瞄准了更广阔的市场空间。
近年来,文记甜蜜园不仅发展了果园研学、观光采摘等“荔枝+”农旅融合项目,还开通了电商渠道,通过直播和线上平台将里水荔枝销往全国各地。何国文表示,果园主打的桂味、糯米糍等传统荔枝品种品质稳定、口感上乘,深受消费者喜爱。不少回头客每年都会前来采摘或购买。
尽管目前形势向好,但果农们仍对天气变化保持警惕。尤其是“五一”后进入台风高发期,未来一个多月的天气将成为影响荔枝挂果和成熟的关键因素。
“一场突如其来的大风,或者持续的强降雨,都可能对荔枝的挂果和成熟造成致命打击。所以我们会加固树干、提前疏果、控制密度等措施,尽可能减轻天气影响。”何国文说。
文、图、视频/佛山市新闻传媒中心记者黄轶彤、黎锦健
来源:佛山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