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仅退款”被取消 消费者权益和商家利益不应“二选一”

360影视 欧美动漫 2025-05-11 08:56 1

摘要:前段,拼多多、淘宝、抖音、快手、京东等多个电商平台发布公告,宣布全面取消 “仅退款”。具体包括:消费者收到货后的退款不退货申请,将交由商家自主协商处理,平台不再直接强制介入。 “仅退款”在2021 年时被拼多多率先推出,后在2024年时被京东、淘宝、抖音、快手

前段,拼多多、淘宝、抖音、快手、京东等多个电商平台发布公告,宣布全面取消 “仅退款”。具体包括:消费者收到货后的退款不退货申请,将交由商家自主协商处理,平台不再直接强制介入。 “仅退款”在2021 年时被拼多多率先推出,后在2024年时被京东、淘宝、抖音、快手等相关平台相继引入,历时四年正式迎来落幕。

“仅退款”的取消,被一些媒体称之为“电商反内卷的一大步”,消费者担心自己失去维权方式,商家却拍手叫好,同时抱怨曾经遭遇的"零元购"式恶意索赔,这场关乎庞大买卖群体的利益之争,暴露出数字经济时代买卖双方信任关系的裂痕。

“仅退款”本身并无对错,但实施的过程中却可能走入误区。措施设计的初衷,是降低消费者维权门槛,提高消费信心,促进商品销售,最终买卖双方都获利。但当措施实施过程被粗暴的简化为“消费者申请即通过”或“商家申诉即驳回”的机械流程时,反而制造了新的不公。职业索赔者利用规则漏洞谋利,诚信消费者维权依旧困难;中小商家因恶意退款蒙受损失,个别不良商家却能逃避责任。这种“一刀切”的落实方式看似高效,实则是对复杂现实问题的逃避。

问题的根源在于,平台将自身监管责任完全推诿给了算法和流程。当纠纷发生时,消费者和商家被推入非黑即白的对抗中。本质上来说是一种责任的缺失——平台作为交易双方的纽带,不能只做冰冷的规则执行者和责任划分切割机,而应成为主动平衡各方利益的协调者和买卖双方关系的润滑剂。真正的公平,不是让某一方永远“占理”,而是让诚信经营的人不被辜负,让合理维权的人不被刁难。

重建信任需要更细腻的解决方案。订单纷繁的平台内部,技术当然可以成为辅助判断的工具,但仍旧无法替代人的理性判断。例如,在闲鱼平台,实行买卖双方互相评价制度,对长期评价良好的消费者和商家,建立快速处理响应通道;对频繁发起争议退款的账户,引入人工复核检查程序。平台需要从“解决速度至上”态度转向“解决满意度优先”,让诚信记录成为交易生态中的重要考核标准。

在这场信任重构的变革中,不是消费者和商家谁占上风的问题,也没有简单的黑白是非,而是平台通过优化和完善技术与规则,起到自己的作用,肩负起自己的责任。规则可以规范行为,信任能够滋养生态。在这场“仅退款”的争议中,我们需要的不是一场非此即彼的较量,而是如何从对立走向和谐共生、共同发展的思考。

日常消费中,你的网购比例占多少呢?我们评论区见!

来源:山西交通广播

来源:黄河新闻网吕梁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