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今年“五一”,市委宣传部精心策划、高效推进,以多元形式联动媒体开展新闻采访、现场直播、专题报道。通过全方位矩阵式宣传,生动展现黄山假日旅游新场景、新项目、新业态及暖心服务举措。据不完全统计,中央及省级媒体累计发布黄山原创稿件700余篇(条),其中中央媒体超32
“五一”假期,媒体天团花式安利、高频点赞!黄山外宣实力破圈!
今年“五一”,市委宣传部精心策划、高效推进,以多元形式联动媒体开展新闻采访、现场直播、专题报道。通过全方位矩阵式宣传,生动展现黄山假日旅游新场景、新项目、新业态及暖心服务举措。据不完全统计,中央及省级媒体累计发布黄山原创稿件700余篇(条),其中中央媒体超320篇(条),新华社4篇报道浏览量破百万,央视《新闻联播》3次聚焦。主要呈现以下亮点:
1 聚焦旅游经济,黄山实力霸屏
央视《新闻联播》先后推出《特色活动精彩纷呈 假日生活丰富多彩》《“五一”假期 全国多地旅游迎来开门红》《看美景 赏美食 尽享假日美好时光》,聚焦黄山风景区、坡山等地通过丰富多彩的文旅活动和丰富业态吸引了万千游客。黄山日出云海、齐云山无人机表演以及非遗鱼灯点亮古村落更是频频登录央视晚间新闻,被重磅报道。
人民日报在《假期文旅市场供需两旺》报道中点赞“在安徽黄山市,当地将徽派古建与非遗鱼灯相互融合,数十盏色彩艳丽的鱼灯在青石板巷与水系之间流转游弋。在旅行中感受和体验非遗的魅力,成为不少人的选择。”
《黄山登高 览千峰竞秀》被央视进行了近4分钟时长的直播,向海内外观众尽情展示中国山河之美。
新华社、国际在线、安徽日报、安徽卫视、浙江卫视等媒体也分别推出《安徽黄山:生态美景迎客来》《多彩活动绘就黄山假日盛景》《文旅活动丰富多彩 游客乐享假日好时光》《1818西游记经过“徽州天路”》等相关报道,聚焦黄山市丰富多彩的假日旅游体验获得游客青睐,黄山“五一”旅游成绩单亮眼。
2 聚焦宠粉宠客,游客如沐春风
央广网、新华网等媒体分别推出《数千名游客挤满政府食堂!》《套餐10元起!多地政府食堂五一假期开放》《“五一”假期黄山徽州区政府食堂对外开放》,报道我市设立免费停车位和暖心驿站,开放区县政府食堂,全方位服务游客便捷旅游。
游客新能源汽车充电保障、先行赔付等吸引了新华社等媒体的目光,先后推出《便捷充电网络护航“五一”小长假低碳出行》《黄山风景区:先行赔付“双轮并驱”力促放心消费》等相关报道,充分展示假日黄山的各种周到细致服务举措,花式宠粉宠客获得社会各界一致好评。
3 聚焦科技赋能,助推旅游经济
澎湃新闻在黄山直播“登山机器人”,并在全媒体平台推出相关报道,引发广泛关注;解放日报、极目新闻、安徽广电台等媒体也分别推出《五一小长假谁在无痛爬黄山》《黄山:首个应用大模型景区 解锁智慧旅行新体验》和《黄山用无人机运货,每天可运5吨货》,展示黄山通过科技赋能,为登山游客提供更优质体验感与舒适感的同时,科学保护生态环境,发展旅游经济,获得广大游客点赞。
4 聚焦假日坚守,展现劳动风采
光明日报、工人日报、中国青年报等媒体分别推出《用双手守护黄山的美丽》《“会飞檐走壁的放绳工”》《放绳工李培生:“飞崖走壁”守护大美黄山》,报道全国劳模获得者李培生坚守岗位,守护大美黄山。央视新闻、香港商报、安徽经济报、市场星报、新安晚报、中安在线等媒体也分别推出《各地迎来客流高峰 武警官兵守护平安》《节日保电“不打烊” 保障假期电力足》《高速坚守施工忙 坚守岗位保进度》等相关报道,点赞黄山市各行各业的劳动者风采。
5 聚焦全球目光,国际传播美名扬
“五一”节前,我市相继在奥地利和英国举办黄山文旅推介会,以茶为媒,遍邀四海游人。人民日报、新华社、CGTN、中国日报、中新社等均推出现场采访报道,充分展示了入境免签等利好政策下黄山的丰富旅游资源和文旅产品。新华社在海外平台先后推出《中国古村落举行鱼灯游行》《重构中国乡村:一个年轻企业家在村庄追逐梦想》等视频及专题报道,面向海外传播黄山自然之美文化之盛。“五一”期间,黄山英文网及黄山海媒脸谱账号也先后推出图文和视频贴文,得到世界美景博主“翻译先生”的多次点赞,海外影响力不断提升,让世界目光一次次聚焦黄山。
来源:黄山在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