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8秒破百,4.8秒脱困,17.28万起售!星纪元 ET 深度测评!

360影视 动漫周边 2025-05-11 09:30 1

摘要:在全球汽车产业向电动化、智能化转型的浪潮中,新能源汽车正重塑人们的出行认知。从城市通勤到长途旅行,从科技体验到安全保障,消费者对新能源车型的需求日趋多元化。星纪元 ET 作为星途品牌在新能源赛道的重要布局,自推出以来便备受关注。这款车究竟能否在竞争激烈的市场中

在全球汽车产业向电动化、智能化转型的浪潮中,新能源汽车正重塑人们的出行认知。从城市通勤到长途旅行,从科技体验到安全保障,消费者对新能源车型的需求日趋多元化。星纪元 ET 作为星途品牌在新能源赛道的重要布局,自推出以来便备受关注。这款车究竟能否在竞争激烈的市场中站稳脚跟?接下来,我们将从多个维度对其进行深度剖析。

星纪元 ET 的外观设计以 “水之美学” 为核心,将自然元素与工业设计巧妙融合。流畅圆润的车身线条,既借鉴了水滴流动时的柔和曲线,又通过硬朗的腰线和轮廓展现出力量感。这种设计语言并非单纯追求视觉美感,更兼顾了空气动力学性能。据官方数据显示,其风阻系数控制在 0.26Cd 左右,在同级别 SUV 中处于中游水平,能够有效降低行驶过程中的风噪和能耗 。

新增的星汉灰、旷怡紫、哑光玄武灰三款车色,确实为消费者提供了更多个性化选择。星汉灰在不同光线条件下呈现出丰富的层次感,适合追求低调质感的用户;旷怡紫则以独特的紫色调打破传统 SUV 的沉闷,更受年轻消费者青睐。不过,哑光玄武灰虽然视觉效果出众,但日常维护成本相对较高,需要更细致的清洁和护理,这也是消费者在选择时需要考虑的因素。

在车身尺寸方面,4955mm 的车长、1975mm 的车宽和 3000mm 的轴距,赋予了星纪元 ET 标准的 “532” 真 C 级大尺寸。与同级别车型相比,其长度和轴距具有一定优势,能够为车内空间提供更好的基础保障。但 1698mm 的车高在通过一些限高区域时需要注意,不过对于日常城市道路和高速公路行驶并无太大影响。

进入星纪元 ET 的座舱,扑面而来的科幻氛围得益于其独特的设计元素。超大尺寸曲面屏占据了中控台的主要位置,显示清晰度和色彩还原度表现良好,集成的智能交互功能涵盖导航、多媒体娱乐、车辆设置等多个方面。实际操作体验中,系统响应速度较快,基本能够满足日常使用需求,但在同时运行多个程序时,偶尔会出现轻微卡顿现象。

超纤材质座椅在触感和支撑性上达到了较好的平衡。经过实际测试,连续驾驶 3 小时后,腰部和背部的疲劳感并不明显,这得益于其十四层座椅复合结构和人体工程学设计。前排座椅的加热、通风和按摩功能在同级别车型中较为常见,但按摩功能的力度和模式相对有限,只能起到一定的舒缓作用。

7.1.4 杜比全景声音响系统在音质方面表现出色,特别是在播放环绕声音乐和电影时,能够营造出沉浸式的听觉体验。不过,对于对音质有极高要求的发烧友来说,可能仍需进一步提升。车内丰富的储物空间设计较为人性化,除了常规的手套箱、中央扶手箱外,门板储物格和座椅下方的储物空间也能满足日常出行放置小物件的需求。

1.27m 的超大天幕搭配无极电动遮阳帘,在提升车内通透感的同时,也考虑到了实际使用需求。遮阳帘采用的隔热材质能够有效阻挡大部分紫外线和热量,在夏季高温天气下,车内温度的上升速度明显减缓。但在阳光直射下,天幕边缘仍会有少量热量传入,这也是目前大多数全景天幕车型普遍存在的问题。

星纪元 ET 提供纯电和增程两种动力版本,满足不同用户的出行需求。纯电四驱版车型的 413kW 功率和 691N・m 扭矩,使其百公里加速达到 3.8 秒,这样的加速性能在同级别纯电 SUV 中处于上游水平。在实际驾驶中,全力加速时推背感强烈,但由于电动车扭矩输出特性,在中后段加速时的爆发力会有所减弱。

黄金增程版的 CLTC 综合续航 1615km 和纯电续航 265km 的数据较为亮眼,特别是在长途旅行中,增程模式能够有效解决续航焦虑问题。不过需要注意的是,CLTC 续航标准相对较为理想,在实际高速行驶和低温环境下,续航里程会有一定程度的衰减。其油电转化率 3.71kWh/L 和馈电油耗 5.2L/100km 的数据,在同类型增程车型中具有一定竞争力,但与部分优秀竞品相比,仍有提升空间。

在电池技术和电控系统方面,纯电版采用宁德时代 100kWh 电池,实现 5C 峰值充电倍率,11.5 分钟补能 475km 的成绩确实优于特斯拉 V3 超充。但需要指出的是,这种超快充对充电桩的要求较高,在实际使用中,能够满足 5C 充电条件的充电桩数量相对有限。四驱车型的 WLTC 馈电油耗 5.9L/100km,较同类产品节油 12%,但在馈电状态下,车辆的动力性能和驾驶质感会受到一定影响。

猎鹰智驾系统作为星纪元 ET 的一大核心卖点,集成 30 颗高性能传感器和双英伟达 Orin-X 芯片,508TOPS 的算力为其智能驾驶功能提供了强大的硬件支持。端到端无图智驾技术在理论上能够覆盖更多复杂路况,但在实际测试中,在一些道路标线不清晰、施工路段或极端天气条件下,系统的识别准确率和反应速度会有所下降。

在十大应用场景中,高速领航功能表现较为稳定,车辆能够准确保持车距和车速,并根据路况合理变道超车。但在变道过程中,对于后方车辆的判断和决策相对保守,有时会出现等待时间过长的情况。智能泊车功能在车位识别和泊车精度上表现良好,但对于一些狭窄或不规则车位,仍需要驾驶员进行一定程度的干预。

高通骁龙 8295P 芯片及全新 EXEED OS 系统带来了丰富的智能交互功能。车机分屏功能在实际使用中实用性较高,驾驶员可以同时查看导航和多媒体信息。露营模式则考虑到了户外出行用户的需求,能够方便地控制车内用电设备和调节温度。四区域语音唤醒识别功能的准确率较高,但在嘈杂环境下,仍存在一定的误判情况。手机无线互联功能支持苹果 CarPlay、华为 HiCar、Carlink 等多种协议,兼容性较好,但在连接稳定性上还有提升空间。

星纪元 ET 在安全配置方面下足了功夫。L2 + 级自动驾驶辅助系统配合 12 颗高清摄像头,能够实现 360 度全方位监测。主动安全系统的 AEB 生效范围扩展至 130km/h,相比行业标准提升 30%,在高速行驶时能够更早地对潜在危险做出反应。在 CNCAP 最新规程测试中,92.3% 的综合得分率和超过欧标的侧面碰撞保护性能,证明了其在被动安全方面的实力。

飞鱼底盘 2.0 采用前双叉臂 + 五连杆悬架结构,全铝合金底盘搭配 IAS 智能空气悬架与 CDC 电磁减振系统,在操控性和舒适性上达到了较好的平衡。在通过颠簸路面时,悬架能够有效过滤震动,保持车内平稳。雪豹四驱的 4.8 秒百公里加速和蠕行模式,提升了车辆在特殊路况下的通过能力,但蠕行模式在长时间使用时,可能会导致电池温度升高,需要注意散热问题。

车身 88%高强度钢铝材质和 “NESTA 六维电安全” 认证,以及三域控制车门设计,在碰撞安全方面提供了可靠保障。不过,在实际维修成本上,高强度钢铝材质的车身修复难度和费用相对较高,这也是消费者需要考虑的潜在因素。

臻选亲肤皮革座椅与享界 S9 同款面料,在触感和透气性上表现出色。前排座椅的加热、通风和按摩功能,以及主驾头枕扬声器和副驾零重力座椅,为驾乘者提供了舒适的乘坐体验。但零重力座椅在调节过程中,需要一定时间适应,初次使用时可能不太容易找到最舒适的角度。

第二排座椅同样支持多项电动调节和加热、通风、按摩功能,能够满足不同乘客的需求。不过,在第三排座椅展开后,后备箱空间会受到较大影响,对于需要携带大量行李的长途旅行不太友好。车内的 NVH 表现整体良好,在城市道路和高速公路行驶时,风噪和胎噪控制在可接受范围内,但在高速行驶经过粗糙路面时,胎噪会明显增大。

2025 款星纪元 ET 的售价区间在 17.28 万元 - 27.98 万元,不同配置版本满足了不同消费者的需求。与理想 L6 增程 SUV 相比,星纪元 ET 在价格上确实更具优势,特别是在入门级车型上。但理想 L6 在品牌影响力和用户口碑方面具有一定优势,其智能座舱和空间布局也有独特之处。

与特斯拉 Model Y 纯电 SUV 相比,星纪元 ET 在价格和空间配置上更具竞争力,但特斯拉在品牌认知度、超级充电网络和自动驾驶技术方面有着深厚的积累。星纪元 ET 的上市权益和基础权益确实为消费者提供了一定的吸引力,但需要注意的是,部分权益存在使用条件和时间限制,消费者在购车时需要仔细了解相关条款。

综合来看,星纪元 ET 在外观设计、内饰配置、性能表现、智能科技和安全舒适等方面都展现出了较强的实力,特别是在价格和配置的平衡上具有一定优势。然而,在竞争激烈的新能源 SUV 市场中,它也面临着品牌知名度有待提升、部分技术细节仍需优化以及售后服务网络需要进一步完善等挑战。

对于消费者来说,如果追求高性价比、丰富的配置和长续航能力,星纪元 ET 是一个值得考虑的选择。但在购车前,建议进行充分的试驾体验,了解车辆在不同工况下的实际表现,并结合自身的使用需求和预算做出决策。随着新能源汽车技术的不断发展,相信星纪元 ET 也将持续优化升级,为用户带来更好的出行体验。

来源:白话聊车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