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碰瓷的网红“柴怼怼”火速滑跪,自诩是“知错能改的好孩子”“未来都听于东来大哥的”,简直两副面孔。
胖东来不用关门了!
“玉石事件”果然迎来反转,许昌市监局公布调查结果,证明胖东来的玉石销售合法合规。
碰瓷的网红“柴怼怼”火速滑跪,自诩是“知错能改的好孩子”“未来都听于东来大哥的”,简直两副面孔。
反转之后,胖东来的玉石销售火爆程度超过了黄金,以前每周更新存货,现在要每天补货才能满足需求。
往往不到上午10点,5000元以下的和田玉产品能够全部售罄,也算因祸得福。
然而在调查结果出来之前,于东来面对舆论又气又急,无奈只能通过社交媒体公开喊话:“若不惩治恶意诋毁的行为,将关闭胖东来!”
缠绵近一个月的闹剧,最终以“威胁退圈”这样悲壮的举动,才获得了一个公平公正的结果。
被指玉石存暴利,胖东来急了
这个五一假期,于东来过得相当闹心。
早在今年4月初,一个有20万粉丝的网红“柴怼怼”,连续在社交媒体上发布多条视频,指控胖东来的玉石销售存在暴利。
他以“玉石鉴定专家”的身份,“揭秘”胖东来玉石生意的生财之道,就是将低价收购的玉石高价出售,谋取数十倍,甚至百倍暴利。
视频中“柴怼怼”提及“胖东来标价上万元的青海料玉石只有几百块成本”“别家卖3000的玉石品质比胖东来卖3万元的还要好”……
尽管“柴怼怼”口说无凭,但良心民营企业突然“丧良心”的新闻极具煽动性,直接引爆互联网,视频播放量超千万。
成千上万的网友涌入胖东来的社交媒体账号下面发表负面评论,甚至辱骂其为“黑心商家”。
胖东来应对得很快,也很朴实。
4月8日,胖东来公开了2025年第一季度的经营报告。
和田玉销售额为2190万元,仅占总营收的0.34%,毛利率为20%,远低于珠宝行业30%~50%的平均水平。
同时公开的还有所有玉石产品的进价、售价及运费、税费等明细,如一款进价为128元的玉石,售价153元,除去其他成本,利润为17元。
胖东来还欢迎消费者进行第三方检测,并承诺“若有质量问题,全款退赔”。
如此透明的“良心”,网友们似乎并不买账,“柴怼怼”更是变本加厉,开直播继续抹黑胖东来。
他不但煽动消费者退货、举报,还上升到地域歧视,称河南人没有钱所以买假货,甚至诋毁胖东来偷税漏税。
4月25日,胖东来以“商业诋毁、名誉侵权”为由,正式起诉“柴怼怼”,索赔不低于500万元。
5月3日,忍无可忍的于东来在社交媒体连发十余篇博文,最后强硬表态,若“柴怼怼”之流不受严惩就关闭胖东来。
终于,3日平台介入,下架“柴怼怼”的侵权视频,并限制其发布权限一个月。
5日,许昌市监局公布了对胖东来日常检查的结果,表示和田玉销售合规,抽查的13件商品进货手续齐全、鉴定证书有效,平均毛利率≤20%。
一锤定音,胖东来终于洗脱了冤屈。
造谣一张嘴,胖东来反复被害。
随着舆论反转,网友们很快扒出了“柴怼怼”的“黑历史”。
他售卖的玉石手镯标价近2万元,实际成本才几十块,不仅如此,他还被投诉过染色造假。
以次充好,牟取暴利的原来是“柴怼怼”自己。
此人人品堪忧,一来就毫无证据地抹黑胖东来,本意就是恶意造谣。
这样的恶意造谣,胖东来几乎每隔一段时间就会经历一次,今年都已经不是头一遭。
2月,拥有百万粉丝的网红“两个小段”,发布视频称自己穿了在胖东来买的红内裤过敏,而且红内裤过水掉色严重,怀疑是产品质量有问题。
视频一经发布,引发大量关注,相关话题阅读量超2亿。
尽管当时正值过年期间,正是红内裤的销售“旺季”,胖东来快速下架了所有涉事产品并送检。
经三家权威机构检测,红内裤最终被证明符合国家标准,水洗掉色属正常现象,不会危害健康。
同样的,网友也扒出“两个小段”是个惯犯,有287次恶意投诉记录,用什么都过敏,累计“骗”赔超26万元。
胖东来最终以“商业诋毁”起诉了“两个小段”,索赔不低于100万元。
同样的套路,在胖东来身上反复重演。为什么受伤害的总是胖东来?
著名编剧汪海林曾评论胖东来被舆论围攻的现象,并指出胖东来“遭人恨”,主要是因为企业文化,也是创始人于东来本人的价值观。
于东来一直被称为“拥有纯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企业家,他不想盲目扩展,做大做强,只想在能力范围内,带领自己的员工奔向“共同富裕”。
胖东来的利润,几乎有95%以上是分给员工的,真正做到了“让利于员工”。
公司曾为在一线服务客户的员工设立“委屈奖”,根据情况可获500元到5000元不等的补偿,鼓励员工去做正确的服务。
胖东来曾多次公开自己的营收情况和利润明细,细分到具体的商品品类,这对于打信息差的商场而言,实属罕见。
于东来追求公平公正,共同富裕,在资本市场显得格格不入,也自然不为人所容。
另外,一些“流量为王”的网红们深知,吃瓜群众都热衷于看别人家“楼塌了”,只要骂良心企业家们,流量就噌噌涨。
所以造谣、碰瓷事件频发,每次都能引起不小的风波,让胖东来苦不堪言。
对流量趋之若鹜的,不止造谣者,还有大大小小的媒体,以及每一个吃瓜群众。
胖东来经历的每一次恶意造谣,都能迅速成为热门话题,引爆舆论,让事态急速升级。
媒体迅速下场报道,营销号们添油加醋地二次传播,最后义愤填膺的网友们冲锋陷阵去评论区“声讨”。
相反,当事情水落石出,胖东来站出来辟谣,关心的人却很少,很真实的“造谣一张嘴,辟谣跑断腿”。
甚至因为平台的算法,辟谣消息没有造谣消息热门,导致最终沉淀在各种媒体平台上的,还是漫天的负面新闻。
2024年11月,百雀羚因被举报生产的化妆品涉嫌添加禁用原材料,而被立案调查。
11月20日,百雀羚官方发表声明回应,涉事产品已于2021年更改配方,被举报使用的禁用原材料在配方更新后已经不在配方表中。
尽管如此,当天冲上热搜的,并不是百雀羚的声明,而是#百雀羚化妆品涉嫌添加禁用原料基本属实#的话题。
最终,上海市药监局发布立案调查结果,认定被举报产品不存在违反《化妆品监督管理条例》及禁限用原料管理规定的情况。
百雀羚在被挂在热搜反复“鞭打”好几天后,总算沉冤得雪,可是澄清的词条消失得很快,以至于很多网友至今都不知道百雀羚事件的结果。
造谣者往往能美美隐身,只有被造谣的企业们,疲于应对,苦不堪言,即便如胖东来一般硬刚,也难以彻底消除影响。
被污名化,已经成为优质民营企业面临的巨大危机之一。
农夫山泉董事长钟睒睒曾因“长得像日本人”被造谣是日本人,又因儿子是美国国籍,被造谣农夫山泉将变成美国企业。
娃哈哈的营养快线曾因静置一夜后凝结出“胶状物”,被造谣使用了乳胶等非法添加物,使本为国民饮料的它销量一落千丈。
针对这种现象,人民日报专门发表评论,指出网络流量要取之有道,对优质民营企业,不可“棒杀”。
即将于5月20日开始施行的《民营经济促进法》,也明确规定“不得利用互联网等传播渠道,以侮辱、诽谤等方式恶意侵害民营经济组织及其经营者的人格权益”。
这无疑是为广大民营企业撑起了一把“防网暴防造谣”的大伞。
“柴怼怼”封号并道歉远远不够,应该依法严惩这种恶意诋毁的行为,以儆效尤。
此次风波圆满解决,玉石销售非降反升,全靠胖东来坚持多年诚信营商、透明化管理的企业文化。
优质民营企业应该更多地把精力放在谋求发展,而非应对繁杂的舆论。
期待法律法规能落到实处,优化营商环境,保障民营企业权利,让胖东来们少受无妄之灾。
来源:李砍柴一点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