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赓酒后吐真言毛主席雷霆大怒周总理沉默不语背后隐情

360影视 动漫周边 2025-05-10 19:01 1

摘要:在那个风云变幻的年代,1947 年的某一天,热闹的酒局上气氛热烈却又暗藏玄机。一向幽默风趣、深受大家喜爱的陈赓,竟然做出了一个令人瞠目结舌的举动——他公然在酒局上与毛主席叫板。陈赓一脸认真,提高音量说道:“主席,你的战略安排不英明。”

在那个风云变幻的年代,1947 年的某一天,热闹的酒局上气氛热烈却又暗藏玄机。一向幽默风趣、深受大家喜爱的陈赓,竟然做出了一个令人瞠目结舌的举动——他公然在酒局上与毛主席叫板。陈赓一脸认真,提高音量说道:“主席,你的战略安排不英明。”

毛主席一听这话,平日里和蔼的面容瞬间变得严肃,眼中闪过一丝不悦,当场质问道:“怎么不英明了?”此时,毛主席的语气中明显带着火气,一旁的周总理则静静地看着,一句话也没说,整个场面的气氛瞬间紧张到了极点。所有人都被这突如其来的状况惊到,心里不停犯嘀咕:“这到底是怎么回事?”“陈赓一向好脾气、爱说笑,怎么会在这儿公开和主席叫板呢?”“毛主席又为啥发这么大的火呀?”

其实,陈赓可不是一般人,他是新中国的开国大将,在抗战时期那可是为我党立下了赫赫战功。

他带领的部队不仅打仗厉害,作风还十分优良,在海内外都声名远扬。毛主席和周总理都特别欣赏他,他就像队伍里的开心果,生性活泼,加上英勇善战、有勇有谋,着实为大家省了不少心。正是有像陈赓这样的先驱者不懈奋斗,新中国才得以顺利建立。

陈赓自参加共产党以来,那贡献多得数都数不清,深受人们的爱戴。不过,他还有鲜为人知的一面——是党中央的开心果。毛主席就曾笑着说他是个“捣蛋鬼”。时间回到 1943 年,那时毛泽东身为党内最高领导人,忙得焦头烂额。

每天不是在认真批改堆积如山的文件,精心研究下一步作战计划,就是在给中央领导人们开会。毛主席的行程排得满满当当,根本没有一点休息时间。尽管身体极度劳累,可一想到前线战士们的艰辛,他便不敢有丝毫懈怠。

毛主席的贴身卫士李银桥,还有周总理等人,都多次劝主席要多注意休息。可毛主席总是简单回应几句,就又投入到工作中。一次,党中央召开紧急会议,党内众多领导人都来参加,陈赓也在其中。前线战事吃紧,每个人都一脸凝重,心里想着赶紧商量出对策,奔赴前线。可陈赓却和别人不一样,只见他坐在座位上,一会儿抓耳挠腮,一会儿左顾右盼,好像在找什么东西,那模样十分焦急。

不一会儿,周围人的目光都被他吸引过来,大家都很好奇陈赓今天这是唱的哪出。

过了好一会儿,陈赓干脆站起来,越过其他人,径直走向主席台。只见他拿起毛主席面前的水杯,仰头一饮而尽。这突如其来的举动把所有人都吓了一跳,毛主席也一脸惊讶地盯着他,想看看他究竟要做什么。陈赓喝完水,立刻向主席敬了个礼,脸上露出憨憨的笑容,说道:“天真是太热了,借主席一口水喝。”陈赓这话一出口,台下顿时传来一阵哄堂大笑,毛主席也忍不住乐呵呵地看着他。就这样,原本紧张的气氛瞬间缓和了下来。原来,陈赓是看到毛主席实在太累了,想帮主席放松放松心情,所以才想出了这么个办法。毛主席自然明白他的一片苦心,也没多说什么。

一阵嬉笑声后,大家重新调整状态,继续投入到工作中。

再回到 1947 年解放战争打响的时候,共产党和国民党形成南北对峙的局面。蒋介石的势力明显减弱,眼瞅着就要被共产党彻底打败。为了给国民党致命一击,毛主席领导的中央决策团开始精心谋划。当时,胡宗南和阎锡山在晋陕一带活动,中央撤出延安后,这片区域很快就落入他们手中。彭德怀带领西北野战军驻扎在陕北,可周边的敌人太过强大,他有些力不从心。

为了减轻彭德怀的压力,也为了确保毛主席和周总理的安全,中央决定把陈赓调到陕西西渡黄河,让他起到东扼阎锡山、西抵胡宗南的作用。

中央领导团的这个决策,原本是符合当时局势的,计划也按部就班地在推进。然而,陈赓却似乎不太乐意。这一天,他来到毛主席的驻扎地,直接向主席说出了自己的想法:“主席,恕我直言,你调我西渡黄河不够英明。”陈赓这话语气很冲,把一旁的毛主席卫士李银桥吓得大气都不敢出。这几天因为战略布置,毛主席难得心情还不错,即便这样,李银桥听到陈赓这话,还是忍不住为他捏了把汗。

毛主席听了陈赓这话,立刻大声呵斥道:“大胆,好你个陈赓,西渡黄河怎么就不英明了,这可不是为了让你保护我毛泽东。”陈赓虽然看出毛主席有些生气,但他借着酒劲,继续说道:“你让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让陈粟大军挺进鲁西南,可唯独我却是西渡黄河,守在陕甘宁这一片,这不是有点大材小用嘛。

”陈赓把心里的想法毫无保留地说了出来。其实,这想法他已经琢磨好几天了。在他看来,当时所有军队的重心都在中原一带,而自己带领的四纵却在关键时候被调到了西北,远离战场中心。对于一直打胜仗的他来说,这确实感觉有些无法施展拳脚。

毛主席听了陈赓这些怨言,明显很不高兴,怒气冲冲地说道:“你这个大材,我怎么就小用了。”旁边的人都察觉到气氛变得越来越微妙,周总理赶忙出来打圆场:“陈赓今天喝的多了,不能再喝了。”毛主席神色严肃,却说道:“让他把话讲完,讲透。”

陈赓得到“准许”,便接着说:“我想南渡黄河,在战场上东砍西杀,给敌人心脏来一刀。

至于保卫陕甘宁,应该找个离得近点的人来调派。”毛主席听到这儿,“啪”地一拍桌子,大声说道:“好个陈赓,连你我也调不动了,你让我去调谁。”毛主席的声音十分激昂,一下子把有些醉酒的陈赓给唤醒了。陈赓这才意识到自己可能说得太过分了,低下头不敢直视主席,怯生生地应道:“主席我就是直抒己见,你调我去哪我就去哪。”此时饭桌上的气氛愈发紧张,李银桥在一旁也忍不住捏了把汗。

可就在大家都不知所措的时候,毛主席和周总理却突然放声大笑起来。这可把陈赓弄糊涂了,他满脸疑惑,心里想:“这两人怎么突然这样,刚才不还生气吗?”毛主席最先开口:“一句玩笑话,看把你给吓得。

”这下陈赓才明白,原来毛主席刚才生气是在和他逗乐呢。

毛主席接着说道:“陈赓的想法,中央其实也考虑过。在经过深思熟虑之后,我们决定修改陈赓的作战计划。”周总理也在一旁附和:“没错,中央已经把陈赓接下来的作战计划调整好了,由原来的西渡黄河改为南渡黄河。”毛主席继续解释:“陈赓南渡黄河以后,既能支援刘邓大军,又能配合西面的陕北作战,甚至还能从背后给胡宗南的部队致命一击,这可是一箭三雕,非常重要。”

陈赓听了这些话,有点不知所措。毕竟他原本只是发发牢骚,根本没想到中央真的会调整战略。毛主席和周总理的一番话让他感动不已。

但陈赓突然又想到什么,赶忙问道:“那您怎么办呢?主席身边不就没有军队保护了。”这确实是最初安排陈赓西渡黄河的原因,中央担心毛主席和周总理身边没有部队守护不安全,所以才特意做了这个决定。

毛主席和周总理听了这话,相视一笑,说道:“有惊就有险,有高度就有难度,前方战事越来越顺利,让我和恩来背水一战。你们打得越好,我们就越安全。”毛主席和周总理为了鼓舞陈赓,让他放心,已经把自己的生命安全放在了身后。虽说他们满怀必胜的决心,但面对可能出现的任何状况,都愿意独自承担,而不是躲在英勇的将军们身后。陈赓被毛主席和周总理的这些话深深打动,强忍着情绪,端起酒杯痛饮了一杯。

陈赓的卫士李银桥在一旁看得目瞪口呆,对这件事记忆格外深刻,多年以后还在书中详细记录了下来。对于毛主席来说,这一切却没什么特别。他太了解陈赓了,陈赓在主席眼里,就是党内那个性格活泼、想法单纯的“捣蛋鬼”,说话向来直来直去,不会在主席面前刻意伪装。也正是因为欣赏陈赓这一点,毛主席才会和他开这样的玩笑,看到平时总是笑呵呵的陈赓被吓得一脸紧张的样子,毛主席和周总理觉得特别有趣。

陈赓不仅爱逗毛主席,对其他人也是如此。就连一向一丝不苟的彭老总,也没能“逃过”他的幽默攻势。彭德怀与陈赓之间的故事,在多年后一直被人们津津乐道,其中“骗”彭老总吃饭的事儿,更是成了大家茶余饭后的热门话题。

抗日战争时期,彭老总率领队伍路过陈赓的驻扎地。两人好久没见,彭老总便决定留下来休整一晚再走。陈赓得知后十分高兴,毕竟在战争年代,能见上一面太不容易了。其实,陈赓留彭老总还有个小心思。他知道最近彭德怀身体不太好,需要好好补一补,可彭老总平时生活太节俭,经常一顿饭就只吃点咸菜,营养严重不足。陈赓虽然清楚彭德怀的原则,但这次他决定硬着头皮“冒冒险”,想办法给彭老总改善改善伙食。

吃饭前,彭德怀再三叮嘱,自己就吃一个菜,千万别弄太丰盛。陈赓满口答应:“放心吧,老总。”可等饭菜端上来,彭老总一下子愣住了,桌上先是摆着一大盘炖鱼,鱼肉厚实,一看就特别丰盛。

接着是一盘肉丸子,酱汁浓郁,一个个圆滚滚的,让人看着就有食欲。随后又上了一盘鸡肉。彭德怀立马察觉到不对劲,表情严肃地说道:“不是说不要铺张浪费吗?这也太丰盛了,你把心思都放这上面了。”

眼看彭老总就要发火,陈赓赶紧笑着解释:“老总,你看啊,这个鸡是河边的,它经常吃鱼,所以跟鱼肉没啥区别。至于这些肉丸子,其实就是鱼丸子,本质上也是鱼肉。这不都是鱼肉嘛,不算铺张浪费。”陈赓这番话让彭老总真是哭笑不得,他心里明白这是陈赓为了逗自己开心。看着大家忙前忙后的样子,彭老总也不好再责备什么,只能把饭吃光。

一向一本正经的彭老总脸上露出了笑容,周围的人见状也都放松下来,看着他们吃得开心的样子,大家也忍不住跟着笑了起来。陈赓不愧是主席口中的“捣蛋鬼”,就连彭老总面对他也只能“乖乖听话” 。

陈赓大将的幽默是出了名的,留下了许多令人啼笑皆非的故事。在紧张的环境中,他总能巧妙地把握分寸,用幽默逗大家开心,因此,毛主席亲切地评价他为“党内的捣蛋鬼”,周总理也对陈赓喜爱有加。然而,陈赓大将可不是只有这一个响亮的名号,他“骁勇善战,很会打仗”的名声更是威震四方。美国的一位上校就曾评价陈赓带领的三八六旅是“中国最好的一个旅”。这可不是夸大其词,电视剧《亮剑》里有个情节就能证明:一辆日式坦克上面公然写着“专打三八六旅”,由此可见三八六旅的战绩是多么辉煌。

陈赓作为开国大将之一,一生都奉献给了祖国,为新中国的建立立下了汗马功劳,对共产党的忠诚更是天地可鉴。他不仅作战能力强,性格更是讨人喜欢。在严肃的战场和庄严的党中央内部,陈赓是独一无二的存在,或许正是因为这些特质,他才深受大家的喜爱,得以名垂千古。

从陈赓这些故事可以看出,革命先辈们在艰苦的斗争中,既有坚定的信念,又有着别样的温情与幽默。那么,在诸多珍贵品质中,你觉得对于当今时代,哪一种品质最为关键和宝贵呢?欢迎大家留言评论,一起分享你的看法 。

来源:历史那些事呀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