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5月10日至11日,北京人民艺术剧院联合东城区委区政府主办的2025“人艺之友日”主题活动正式开启。今年的活动以“再造时光”为主题,围绕“可触摸的历史”“可参与的当下”“可想象的未来”三个主题,组织了多场专题戏剧活动及演出,分为“演出”“活动”“打卡”“展览”
5月10日至11日,北京人民艺术剧院联合东城区委区政府主办的2025“人艺之友日”主题活动正式开启。今年的活动以“再造时光”为主题,围绕“可触摸的历史”“可参与的当下”“可想象的未来”三个主题,组织了多场专题戏剧活动及演出,分为“演出”“活动”“打卡”“展览”四大单元。同时活动重点突出了科技感,有很多机器人元素,还推出了“99元”盲盒福袋备受观众欢迎。
北京人艺院长冯远征表示,今年的活动主题是“再造时光”,一大亮点是机器人话剧《恐怖谷》第一次登陆北京,“这是从德国请来的一个团队,他们用一个小时的时间,让机器人在舞台上演出,很有意思,也挺新奇的。还有今年的集市上,我们也引进了一些跟机器人相关的产品,当然也有一些怀旧的产品,还有小吃。”
另外,今年人艺之友日还准备了四场主题分享活动,面对观众免费开放。“杨立新老师可以跟大家分享下北京人艺侧幕条的故事,今年我们安排了他自己上台讲,就像个人的脱口秀一样,非常有意思。”
冯院长还特别提到了今年为观众准备的“福袋”,“今年的主题是再造时光,我们从人艺博物馆中寻找了很多的老物件,这个福袋里面装的像盲盒一样,花99块钱可以买到。这个福袋里还有我们近些年做的一些文创产品,很珍贵,有艺术家的画作,还有《茶馆》的剪纸文创产品。每一个包最贵的应该是399元,最便宜的也得100多,就看大家的福气了,也希望能给大家带来文化上的享受。”
而在集市现场,这款盲盒福袋也确实受到观众欢迎,在“时光有礼”的巨型福袋墙前,还有观众拿着手机直播现场帮外地好友选福袋。据工作人员介绍,像福袋里的北京人艺电热盖毯,一条就一两百块钱,肯定是超值的。此外,福袋里的文创产品还包括北京人艺博物馆便签纸,《风雪夜归人》明信片集,以及《茶馆》主人公的立轴画卷等。
当天下午,艺术家杨立新以“我——不知道怎么说”为题,在首都剧场向观众讲述自己在北京人艺数十年的点滴记忆,分享自己在艺术创作上的心得感悟。这场讲座没有华丽的背景,没有炫彩的灯光,杨立新老师拎着双肩包一路小跑就登台了,一下拉进了与观众的距离。
“大家好,我姓杨。我不知道他们弄了这么大的场子,我以为还是在前面三楼的人艺小剧场,我就答应他们了。”杨老师幽默的开场,引得现场观众一阵大笑。随后,他往前搬了搬桌子,与观众的距离更近些,“他们说啊,不知道来多少人。我说如果就来俩人的话,就让观众一块上台上来聊。”实际上,首都剧场一层700多座位已座无虚席。
在讲座中,杨立新回顾了初进北京人艺的排练趣事,以及复排话剧《小井胡同》的故事。全场没有刻意的金句,多的却是这些年在人艺与老艺术家们相伴的温情时光,以及耳濡目染的经历体会。
当天的另外一场讲座在北京国际戏剧中心·曹禺剧场举行,来自北京人艺舞美团队的郑晨、胡萌、孙然,结合一些经典剧目从舞美的视角完成了“再造戏剧时光,又见人艺之友”的剧场观摩体验。
而在5月11日,本次“人艺之友日”还有两场艺术课,结合北京人艺正在上演的剧目,《风雪夜归人》与《晚安,妈妈》两部作品的主创将在剧场与观众见面。首都剧场《风雪夜归人》创作分享会将于下午14时开始并通过北京人艺官方平台进行全程直播,冯远征、闫锐、常疆、彭丁煌、文子、刘恒、陆璐、李洪涛、梁国栋、刘宸、梁丹妮、李劲峰、李金涛等十余位剧组成员届时将共同亮相;在北京国际戏剧中心·曹禺剧场,龚丽君、张培、孙翌琳、万路这几位《晚安,妈妈》剧组成员,也将从不同的视角,带来一场名为“舞台上的母亲、女性和亲情时光”的分享活动。
此外,除了首都剧场前广场的“时光滤镜”系列打卡相框,曹禺剧场前的“时光市集”,戏剧大道“时光列车”,以及“时光照相馆”自拍体验区,“时光影院”等活动。两天的“人艺之友日”活动中,首都剧场南北侧厅的北京人艺书画展将持续面向公众开放。该展览无需预约,在5月10日、11日每天11:00-18:00免费开放参观。
展览由《诗文随世运 无日不趋新——人艺艺术家书画展》《人若长青树 艺如不谢花——人艺之友书画展》两部分组成,臻选了曹禺、欧阳山尊、赵起扬、于是之、苏民、蓝天野等二十余位人艺艺术家和郭沫若、胡絜青、叶浅予、尹瘦石、黄永玉、钟灵等二十余位人艺之友的书画作品,共四十余件,让每一位驻足的参观者感受人艺人别具韵味的“戏外功夫”。(采写/super 图片/人艺供图 )
来源:文化视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