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人实在被弄怕了,幸亏央视澄清了青岛法院“安全距离”事件

360影视 动漫周边 2025-05-11 07:56 1

摘要:从交通事故中的弱者免责,同情弱者,汽车有保险,让车主无责担责,到“不是你撞的,你为什么要去扶老人?”一系列和稀泥式判罚,让国人对司法失去信任。

最近,大家走在路上都不敢看手机了,因为要保持“安全距离”,生怕前面一个路人回头撞一起,一辆小车得赔没了!

“路人安全距离”这个话题,被网上传播的沸沸扬扬,几乎可以和去年“提灯定损”这个热词相媲美了!

为何大众情绪如此大?因为国内前些年,有很多法院判例处于人情“司法审判”状态,让国人为之震惊。

从交通事故中的弱者免责,同情弱者,汽车有保险,让车主无责担责,到“不是你撞的,你为什么要去扶老人?”一系列和稀泥式判罚,让国人对司法失去信任。

所以,当网友把青岛一地区法院将“安全距离”的解读当到网上去后,网民自然外次担忧国内司法的公平公正,特别是对个别法官司法专业水平充满质疑,担心这个杯子拿出来作为典型司法案例进行宣讲,将再次拉低国内司法审判水平。

幸运的是,青岛法院在央视联系时,做了公开道歉和澄清,特别是对于“安全距离的表述不当”做了公开道歉!

根据央视报道,山东省青岛市李沧区人民法院发布的“两行人相撞案”普法案例引发争议,央视《法治在线》联系到青岛市李沧区人民法院,法院回应,关于“安全距离”,表述存在使用不恰当的问题。法院还提供了事发现场公共场所视频,并详细介绍了案件经过!

青岛市李沧区人民法院审判委员会专职委员郭栋介绍,这个普法案例源自法院调解结案的一起真实案例。事发时间是2023年5月19日,原告为女性,碰撞事故发生时59岁,被告也是一名女性,事发时29岁。事发当时,原告在道路上行走,其间放慢脚步接电话,后停下缓慢转身站住,被告当时从后面左右张望快步前行,并未注意前方情况,将原告撞倒,导致原告右股骨胫创伤性骨折。后经司法鉴定,构成十级伤残。

央视报道还原的案件经过和事实,与网上传播的有很大出入,包括当事人,以及案件双方碰撞经过。

所以,民众的心可以放下一半了,并没有出现大家所认为的走路被前面人回头撞担责的荒唐事情。

但还有一半心提着,那就是“安全距离”的表述确有其事,国内司法执法人员的专业水平还需要再提升。

大家希望不要再出现这样乌龙事件!

来源:有趣儿的生活记录者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