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用一段动人的故事,带领观众走进鼓浪屿那段蕴含着浓浓乡愁的时光;用一曲曲深情的歌唱,让人们感受琴岛音乐基因的强大力量。5月9日晚,厦门本土重点原创剧目——音乐剧《鼓浪之声》在厦门嘉庚剧院成功首演。该剧以艺术形式展现华侨家国情怀,弘扬爱国主义精神,首演结束后,获得
音乐剧《鼓浪之声》演出舞美效果绚丽。
用一段动人的故事,带领观众走进鼓浪屿那段蕴含着浓浓乡愁的时光;用一曲曲深情的歌唱,让人们感受琴岛音乐基因的强大力量。5月9日晚,厦门本土重点原创剧目——音乐剧《鼓浪之声》在厦门嘉庚剧院成功首演。该剧以艺术形式展现华侨家国情怀,弘扬爱国主义精神,首演结束后,获得现场观众如潮的好评。
据介绍,该剧由中共厦门市委宣传部、厦门市文化和旅游局出品,厦门歌舞剧院、北京保利剧院管理有限公司、厦门市台湾艺术研究院联合出品,厦门保利剧院管理有限公司制作,以鼓浪屿华侨群像为原型,围绕“一座岛、一群人、一架琴、一个家”的核心主题展开,讲述旅居海外的鼓浪屿音乐家吴起铭,在寻回记忆中“鼓浪屿中国人的第一架钢琴”的过程中,重拾信仰与归属感的故事。
出品方表示,该剧的成功首演,标志着厦门在打造具有区域特色和国际传播力的原创文艺精品方面迈出坚实一步。5月10日至17日,该剧将继续在厦门嘉庚剧院连演11场,并计划开启全国巡演。
演出融合多种艺术表达
以听觉和视觉共谱游子心曲
“演出太精彩了,整场演出可以说是一场视听盛宴,导演在舞台设计、服装造型以及舞蹈编排上,都非常用心。”看完首演后,厦门观众陈欣楠发出这样的感慨。和陈欣楠一样,不少观众认为,该剧在整体艺术表达上展现了对音乐、舞台设计、服装造型、舞蹈编排的全方位追求。正是这种高标准的追求,为观众提供了高阈值的愉悦审美体验。
马佳饰演《鼓浪之声》主角吴起铭。
“海浪,带我回去那个地方,久别的游子啊,像从未离开故乡……”在陈欣楠看来,演出最打动她的莫过于剧中的音乐。其中,由演员马佳演唱的《靠岸》,旋律悠远、情感真挚,不少观众在现场不禁轻声跟唱,仿佛在音乐中找到了属于自己的“归途”。据悉,许多观众在演出结束后自发在社交媒体分享歌曲带来的触动,称其为“整部剧最温柔而有力的回响”。除了《靠岸》,剧中的歌曲《憾事》,围绕主人公李佳音的“遗憾”展开,将华侨华人跨越时空的遗憾、文化根脉守护,以及个体命运与家国情怀的碰撞,凝练成一首历史回响的时代歌曲,无不让人动容。正是这些打动人心的旋律,使音乐剧《鼓浪之声》成为一段可以聆听、共情与传唱的音乐记忆。
事实上,该剧之所以让人难忘,在于主创在音乐创作上的用心。据出品方介绍,剧中音乐既保留闽南文化的独特韵律,又通过摇滚、爵士等风格的创新编排,赋予传统曲调国际化的表达。因此,从剧院内的动情演绎到剧院外的听觉延展,音乐成为本剧最动人心弦的叙事线索之一。
四位主角在舞台上精彩演绎。
此外,主创对演出的多个细节进行打磨和创新。比如,舞台设计整体融入琴音化境,配合多媒体投影与旋转场景结构,在光影变幻中构建起跨越时空的意境;服装造型设计上,用色彩、款式讲述时代韵律,不同身份的角色在服饰细节中被精确勾勒;舞蹈编排以细腻的身体语言表达人物情绪与张力,既有青春洋溢的动感群舞,也有展现思乡与坚守的抒情段落,舞者的律动不仅丰富了音乐剧的节奏层次,更成为人物情感的一种延伸表达。可以说,从音乐到舞台,从服装到舞蹈,该剧都彰显出新时代原创音乐剧对文化认同与情感归属的深刻书写。
首演凝聚一线艺术力量
丰富互动体验助力传播琴岛形象
当晚演出可以用“火爆”来形容,偌大的剧院座无虚席。演出结束后,随着剧中李复安的扮演者——厦门歌舞剧院院长马列,向观众一一介绍演职人员,剧场中掌声雷动,经久不息。提到该剧的主创主演,用阵容强大来形容再合适不过。可以说,该剧汇聚国内音乐剧界顶尖力量。该剧由北京舞蹈学院音乐剧系副主任肖杰执导,音乐总监兼负责作曲的是上海音乐学院音乐戏剧系主任安栋,总编剧是厦门著名剧作家曾学文,知名舞蹈家王亚彬担纲舞蹈总监……首演阵容中,有马佳、赵超凡、孙葛川野、徐丽东、明家歆、王骏迪、马列及厦门歌舞剧院演员。该剧凝聚了一线艺术力量,呈现出高艺术水准和强大的情感张力。
观众打卡互动。
首演的超级阵容,吸引了很多观众关注该剧。记者在现场看到,不少年轻观众因马佳而来。演出结束后马佳对观众的诚挚感谢,赢得了现场高分贝的欢呼。同时,主演们还在舞台上和现场观众进行互动,返场表演,让大家拍摄留念,整个剧院变成欢乐的海洋。来自泉州的游客李欣然是“冲着”马佳来的。李欣然说,马佳的精彩演绎,让她第一次认识并深切感受到鼓浪屿音乐之岛的魅力,以及音乐背后厦门所蕴藏的强大的文化力量。
事实上,为拉近艺术与观众的距离,同时,更好地传播音乐剧《鼓浪之声》,当晚,嘉庚剧院大堂特别设置“美陈打卡”专区,不少观众通过抖音、小红书、微博及微信朋友圈发布现场图文或视频,参与线上话题互动,领取限量发放的歌词单。歌词单以剧中经典唱段为设计灵感,结合独特的艺术装帧,兼具纪念意义与美学价值,不少观众表示:“歌词单真的太美了,看完演出后再读上面的歌词,感觉格外动人。”此外,剧院设置的“集章打卡”活动,同样热度不减。观众关注剧目官方小红书账号并出示当日演出票,可现场盖上精致的剧目专属印章。许多观众在打卡台前,在纪念册上盖章留念,将观剧记忆化作实物印记。
经常来厦门打卡的汕头游客何若雪演出前就把互动流程走个遍。“能看到这场演出并参与演出前的互动,太幸福了。这部剧把鼓浪屿和厦门的城市气质展现得淋漓尽致。”何若雪说,之前一直听到厦门致力于打造“文化中心、艺术之城、音乐之岛”,这部剧的创作,可以说让厦门打造这一目标变得具象化。
来源: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