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挥毫当得江山助,不到潇湘岂有诗。”陆游笔下的潇湘胜景,如今化作永州大地上万亩金黄的油菜画卷。在这油菜收获的黄金时节,潇水与湘江合流滋养的沃土上,短生育期油菜品种“青杂9号”迎来关键“大考”,5月10日,永州市农学会联合湖南省农业农村厅、永州市农业农村局等多方
红网时刻新闻5月11日讯(通讯员 赵辉 吴晓峰)“挥毫当得江山助,不到潇湘岂有诗。”陆游笔下的潇湘胜景,如今化作永州大地上万亩金黄的油菜画卷。在这油菜收获的黄金时节,潇水与湘江合流滋养的沃土上,短生育期油菜品种“青杂9号”迎来关键“大考”,5月10日,永州市农学会联合湖南省农业农村厅、永州市农业农村局等多方专家团队,对零陵区永州市农业科学研究所油菜基地的“青杂9号”开展机械化联合收获现场测产验收。各县区农业农村部门负责人、企业代表及种植大户齐聚现场,共同见证这一为粮油增产保驾护航的重要实践。
测产现场,连片的油菜田荚果饱满、植株健壮,即便经历前期低温阴雨天气,仍展现出旺盛生命力。此次示范种植的120亩“青杂9号”油菜,由青海农林科学院选育、青海互丰农业科技集团有限公司开发推广。品种采用直播方式,于 2024年11月5日播种,较常规播种时间有所延迟,历经186天生长,至2025年5月10日成熟收获。田间可见,“青杂9号”植株长势均匀整齐,展现出良好的丰产性,且菌核病、病毒病发病率显著低于传统品种,抗逆性表现突出。
在机械化联合收获测产环节,专家组采用洋马牌YH1180R型号履带自走全喂入式油菜联合收割机,对3.15亩“青杂9号”油菜田进行一次性收获。经实测与按标准含水量、含杂率折算,得到亩产菜籽121.78公斤的结果。即便未考虑机收损失,该产量也高于当地部分传统品种,同时表明“青杂9号”很适合机械化收获。
“青杂9号”在耐迟播方面表现堪称亮眼,即使错过最佳播种期,仍能凭借自身短生育期特性完成生长周期,为多熟制种植模式提供了关键支撑。”永州市农业综合服务中心高级农艺师张艳峰公布测产结果时表示,“青杂9号”具备耐迟播、抗性强、产量高、适配机械化收获等显著优势,获专家组一致认可,确定适宜在永州地区推广种植。
湖南省农业农村厅高级农艺师余培玉在分析测产数据时评价道:“这个产量数据在迟播条件下十分可观,而且从田间表现来看“青杂9号”的抗逆能力也很强,植株茎秆坚韧,这对于保障产量稳定至关重要。”同时,他也提出优化建议,针对种植密度不足导致杂草滋生、鸟害及机械损耗影响产量等问题,需进一步完善栽培管理措施。
“即便播种期推迟,‘青杂9号’仍能保证成熟,且抗病性强,大大降低了种植风险。”现场观摩的种植大户对该品种的耐迟播特性赞不绝口。
永州市农业科学研究所党委书记、所长田焕福当即表示:“专家们的评价为我们指明了方向,我们将联合企业围绕‘青杂 9 号’开展专项研究,制定标准化栽培技术规程,加速良种良法配套推广,为永州粮油生产提质增效、保障区域粮油安全贡献力量。”
从一粒种子到万亩良田,“青杂9号”油菜的成功测产,不仅为永州油菜产业注入新活力,更彰显了农作物品种引进、示范、推广工作对农业发展的重要意义。此次“青杂9号”测产验收的成功,不仅验证了其在永州地区种植的可行性,也为其从理论走向规模化实践打通了关键路径,为保障区域粮油安全、推动乡村振兴注入强劲动能。
来源:红网·红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