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立夏过后,日照增加,气温逐渐升高。“外出时要做好健康防护,注意手卫生和饮食饮水卫生。”近日,在国家卫生健康委召开的“时令节气与健康”主题新闻发布会上,国家卫生健康委新闻发言人、宣传司副司长胡强强指出,长时间户外活动要注意防晒保湿、防蚊虫叮咬,同时要关注身体出现
立夏过后,日照增加,气温逐渐升高。“外出时要做好健康防护,注意手卫生和饮食饮水卫生。”近日,在国家卫生健康委召开的“时令节气与健康”主题新闻发布会上,国家卫生健康委新闻发言人、宣传司副司长胡强强指出,长时间户外活动要注意防晒保湿、防蚊虫叮咬,同时要关注身体出现的异常信号,做好自我监测。
蚊虫开始大量繁殖
增加乙脑传播风险
进入夏季,随着气温的升高和降雨的增多,蚊虫也开始大量繁殖,这增加了流行性乙型脑炎传播的风险。
中国疾控中心研究员郑徽介绍,近年来,我国乙脑的发病一直处于低水平流行,每年报告的乙脑病例在100~200例。因为儿童已经广泛接种了乙脑疫苗,所以儿童的发病率在大幅下降。
郑徽指出,人群对于乙脑病毒是普遍易感的,感染之后,大部分人没有症状,或者症状相对较轻,只有少部分人会出现典型的症状。随着病情的进展,有可能会出现高热、意识障碍、抽搐等表现,还有严重的病例会伴有呼吸衰竭。
郑徽强调,由于蚊子是乙脑病毒传播的主要媒介,所以防蚊灭蚊是预防乙脑的重要措施。对于公众来说,建议使用蚊帐、蚊香、除蚊剂等避免蚊虫叮咬。在户外,尽量穿着浅色的长衣长裤,同时也要及时清洁居住的周边环境。郑徽呼吁公众在采取个人防护措施的同时,还要加强对乙脑早期症状的警觉性,一旦出现急起发病、持续高热、意识模糊或者抽搐等症状,应该立即就医。
夏季雷雨天气多
警惕雷暴哮喘
入夏后,雷雨天气会变多。北京协和医院主任医师支玉香提醒人们需要警惕夏季的雷暴哮喘。
什么是雷暴哮喘?支玉香解释说,雷暴来临之前,空气湿度大,花粉颗粒会吸入很多水分,花粉体积膨胀。膨胀后的花粉会在雷暴天瞬间破裂,破裂之后花粉形成大量细小颗粒,这些细小的颗粒容易被人吸入,并进入下气道。一旦进入下气道,就有可能引起急性哮喘发作。除了花粉之外,霉菌也会在雷暴来临之前引起过敏性哮喘的急性发作。
支玉香提醒,立夏之后,雷雨天气增加,过敏性鼻炎或者曾患有过敏性哮喘的患者一定要规律用药,控制好气道炎症,炎症降低之后,遇雷暴天气时发生雷暴哮喘的可能性就会降低。另外,在雷暴来临之前,尽可能少外出,少暴露于雷暴环境,也可以降低雷暴哮喘的发作。
糖皮质激素是过敏性哮喘患者的常用药,有不少患者担心糖皮质激素会成瘾。对此,支玉香表示,哮喘是慢性炎症性疾病,患者一旦诊断之后,需要规律长期应用吸入性糖皮质激素。而吸入性糖皮质激素不具有成瘾性,也不会出现戒断症状。但临床上一般建议这样的吸入药物逐渐减量,乃至于停药。
湿疹容易反复发作
药物治疗可改善症状
湿疹是夏天常见的皮肤病,它总是容易反复发作,这是为什么呢?北京大学人民医院主任医师陈周表示,湿疹确实是慢性复发性的皮肤炎症,它跟遗传、炎症和环境是有关系的,比如说天气干燥,过度洗涤或者刺激都会导致湿疹加重。但是复发也是有药物可以治的,可以改善症状,提高生活质量。
对于湿疹的预防,陈周强调,要避免诱因。她指出,遗传因素是很难完全根除,但是我们可以修复屏障,比如屏障有缺损,多抹保湿霜,使屏障得到修复以后,湿疹会减轻。此外,我们找过敏原,避免物理化学刺激,避免热水洗烫,避免肥皂过度洗涤等等。洗完之后要注意抹保湿霜,可有效避免复发。
在治疗上,陈周指出,外用激素是基本的治疗手段,湿疹激素治疗能够消除炎症,减轻瘙痒,使皮疹减退。但是激素也不能长期用,要在医生的指导下用激素。
“激素也分等级,分强效、中效、弱效,先从强效开始。”陈周表示,如果盲目滥用激素,也可能会使皮肤屏障进一步受损,导致皮肤萎缩、激素类依赖皮炎等等。建议湿疹患者去医疗机构规范治疗,可以得到很好的控制,生活质量可以大大提高。
不能过度防晒
维生素D缺乏可造成骨质疏松
进入夏季之后,好多人怕皮肤晒黑、晒伤,于是全副武装,戴面罩。陈周表示,不能过度防晒,适当晒一晒对身体有好处。
陈周指出,中波紫外线会帮助人体内合成维生素D,而维生素D对皮肤、对骨骼健康友好,维生素D缺乏可能造成骨质疏松。所以,不能过度防晒,适当照照日光有好处。可以不用晒脸,晒晒胳膊、晒晒腿也可,一般情况下每天晒20分钟就够了。
“但有些地方是需要防晒的。”陈周说,比如有些人要去旅游,去海边、高原旅游,就需要防晒;还有户外工作者,也是需要防晒的,因为阳光中紫外线会导致皮肤损伤。损伤分为两种,急性光损伤表现为暴晒以后皮肤发红、发烫、灼热,甚至脱皮;慢性损伤包括皮肤晒黑、长皱纹、长老年斑,甚至诱发皮肤癌。
那么,怎样防晒呢?陈周指出,可以躲太阳,例如走树荫下、建筑物阴影,不暴露在紫外线下;避免中午出门,早上10点之前、下午4点以后出门。还可以硬防晒,例如戴帽子、打伞、戴墨镜。此外,有些情况下需要涂抹防晒霜。
转载请注明来源保健时报微信公众号
本文封面图片及文内图片来自版权图库
记者 || 董超
编辑 || 颜红波
来源:保健时报一点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