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清朝有个卖豆腐的老王,每天挑着担子走街串巷,二十年才攒够开铺子的钱。隔壁卖糖葫芦的小张,把糖葫芦插在老王豆腐车上代售,半年就在城东盘下两间铺面。这个故事藏着个扎心真相:赚钱这事,找梯子比练腿力重要。
清朝有个卖豆腐的老王,每天挑着担子走街串巷,二十年才攒够开铺子的钱。隔壁卖糖葫芦的小张,把糖葫芦插在老王豆腐车上代售,半年就在城东盘下两间铺面。这个故事藏着个扎心真相:赚钱这事,找梯子比练腿力重要。
一、找梯子:谁在帮你搬砖
明朝永乐年间,郑和七下西洋的船队有个秘密:每次出海都捎带民间商人的货。丝绸商人老陈发现这个规律,主动承包船队三年的伙食供应。看似亏本的买卖,却让他家的绸缎铺进了南洋十二国。船队返航时,他的货仓总堆满胡椒、象牙——这些才是真正值钱的硬通货。
2020年有个大学生做毕业设计,想开发校园跑腿APP。他既不懂编程也没推广经费,转头找到食堂承包商的儿子:"你们送餐车每天跑三趟,空车回来时帮同学捎快递,每单分你三成。"现在这个叫"快捎"的APP,估值早过了九位数。
有个做民宿的老板悟出个理:别总想着自己建房子。他把城里空置的老洋房谈下二十栋,每栋抽三成流水。别人问他秘诀,他指着墙上挂的《清明上河图》:"看见那些船夫没?真正赚大钱的,是造码头的人。"
二、踩脚印:跟着老马识途
民国时期上海滩的杜月笙有句名言:"我这辈子就做对一件事——给黄金荣当跟班。"当时法租界巡捕房招人,别人嫌当警员助手没面子,他却发现这是接触达官显贵的绝佳机会。后来那些达官显贵家的姨太太们打麻将缺搭子,第一个想到的就是这个会来事的"小杜"。
深圳华强北有对表兄弟很有意思。表哥天天蹲在电子市场倒卖芯片,表弟却专给大商户当免费跟班。三年后表哥还在抢散单,表弟已经摸透整个产业链,现在东南亚三分之一的二手手机屏都是从他手里走的货。
有个卖茶叶的福建姑娘更绝。她跑去杭州某茶楼当服务员,专门记录客人常点的茶品。半年后回老家承包茶园,专种江浙老板爱喝的安吉白茶。去年双十一,她直播间九成的订单收货地址都是长三角的写字楼。
三、等东风:蹲在起风口
1903年莱特兄弟造飞机时,根本没人相信铁疙瘩能上天。但有群卖轴承的商人悄悄改良滚珠工艺,等航空业爆发时,他们的车间早已备好十万套标准件。后来波音公司的创始人,当年就是给他们跑腿的送货员。
2016年直播刚兴起时,义乌小商品市场里有群老板在偷笑。他们早把货品按"直播间套餐"分装:9.9元福袋里必配三件能引发讨论的物件。等别人反应过来时,他们的仓库管理系统都已经更新到第五代。
最近认识个做养老院的老板很有意思。五年前他盘下郊区烂尾楼时,所有人都笑他傻。现在那栋楼改造成的银发公寓,排队名单都排到三年后。"当年我看七普数据发现,我们市60岁以上的老人每月新增2000人。"他指着墙上的曲线图,"这不是赌博,是小学数学题。"
赚钱的本质是资源重组游戏。就像玩拼图,高手从来不自己雕刻碎片,而是知道去哪找现成的模块。那些总抱怨"没机会"的人,该去火车站看看——每天上千趟列车经过,关键是要看清哪趟是开往春天的地铁。
来源:给我爆一点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