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引言:中产的“新欢”变成了男版“维多利亚的秘密”?但不是布料清凉那种,而是早前宣传风格走清凉赛道的顶流时尚品牌Abercrombie & Fitch(以下简称A&F),现在穿上了“拉夫劳伦平替”的马甲,被中产又重新捧红了?
所有文章均已开通全网维权,未经授权一律举报
图源:网络
引言:中产的“新欢”变成了男版“维多利亚的秘密”?但不是布料清凉那种,而是早前宣传风格走清凉赛道的顶流时尚品牌Abercrombie & Fitch(以下简称A&F),现在穿上了“拉夫劳伦平替”的马甲,被中产又重新捧红了?中产的“新欢”,拉夫劳伦平替
拉夫劳伦是老钱风,两者价格不可对比,level都不一样,但画风却有像,看看这些款式,看看这些营销方式,跟拉夫劳伦也很像。
要不是胸口前的麋鹿logo,不知道的还以为是穿着拉夫劳伦,但价格只有拉夫劳伦的三分之一,可以说是廉价版的拉夫劳伦。
拉夫劳伦奥莱再折扣,价格也不会低到一两百,但A&F可以,原价三四百,折扣价一两百就可以带走一件。
关键是,A&F定位的客群本身是年轻人,但确是80后年轻的时候,可以说90后和00后有自己的衣橱。
但没想到90后和00后,也开始穿上这个复古的品牌,确实很减龄,很青春,但这个牌子却已经有132年了,这牌子并不年轻。
过分的是,A&F码数很小,所以对身材要求非常高。
以至于,穿的上A&F的衣服,大都是“白瘦幼”的审美。
于是,社交平台上晒的除了是小钱风、拉夫劳伦平替风、美式复古风,还是窈窕身材风。
如果是男士穿呢?那就是清纯男大风。
中年人传上去,秒变中年少女和中年少男。
夹杂着这么多痛点的A&F,也就理所当然成为中产的新欢了。
即便A&F是新中产的“当红炸子鸡”,现在中产热捧A&F,并不能“洗白”它之前的“污点”。
品牌前CEO对男员工实施不雅行为
谁能想到,这件有小麋鹿logo的衣服,在时尚圈内出名的不是它的质量和价格,而是它的前高管们。
林子大了什么鸟都有!毫不夸张,欧美的时尚圈发生这种事情一点也不意外。
要知道,以前的A&F不管是产品,还是宣传物料,都不走寻常路,而是走营销健美型男的赛道,一个模特有八块腹肌都不算什么,关键是没有一个女模特,量变引起了质变。
这三位东窗事发被美联邦法院立案调查,A&F就赶紧把自己摘的干干净净。
根据A&F公开的信息分析得出,简单地说,A&F对公司前CEO Mike Jefferies杰弗瑞斯的私生活不知情,而且十年前他们也没合作了。
杰弗瑞斯于2014年12月9日离开了A&F之后,果真是上梁不正下梁歪,上梁正了下梁也正了。
A&F即便股价暴跌,但新任CEO Fran Horowitz还是忍痛改头换脸,在宣传上了舍弃了充满噱头的健美型男营销。
图源:界面新闻
在这之前,怀揣着成为A&F品牌签约模特梦的男员工,没想到还没正式上岗,就被以杰弗瑞斯为首的团伙以试工为由,甚至实施了侵犯等不雅行为,还被迫签了所谓的保密协议。
受害男员工人数高达100多名,他们毕竟是新人,日后还想吃模特这碗饭,也不敢维护自己的权益,妥妥上了“时尚圈职场被霸凌”第一课。
然而,他们有钱,只要交高昂的保释金,杰弗瑞斯缴了1000万美元(折合人民币约),雅各布森缴了50万美元(折合人民币约356万元),马修则因为英国护照,保释不了,但即便证据确凿,他还否认罪行,这一切好像都没发生过。
对比A&F,国内游乐园、景点采用的“男色经济”看起来斯文多了,有古风、有动漫、有暖男风格,顶多就是赤膊上阵,该穿的衣服都穿了。
美式服装三分钟热度,不雅品牌翻红了?
图源:界面新闻
根据A&F公开的财报数据分析得出,2017年营收为 34.93 亿美元,同比增长 5%,净利润为 7094 万美元;2018年营收为36 亿美元,同比增长 3%。
然而好景不长,2020年营收为31亿美元,暴跌14%。
时尚是一个轮回,2021年开始,A&F又趁着年轻客群爱上了美式复古风。
所以2021年A&F营收为37 亿美元,同比增长18.79%。
现在的A&F
价格贵就算了,门店味道香到极致就是臭,而且一开始引以为傲的型男海报,也都很辣眼睛了,靠着一招鲜是不行了。
从1995年到2008期间年,A&F的营收增长了 20 倍,净利润增长了 56 倍。
但2008年美国金融危机,连带着一些美式品牌,包括A&F也开始走了下坡路。
2014年的利润才1.06 亿美元,这个金额是2012年利润的一半都没有。
图源:北京商报
2014年4月,A&F在中国服装市场开始“显眼”,也来到上海开了第一家店。
因为营销剑走偏锋,营业期间,门店甚至出现了排长队的现象,然而2022年这家店却关闭了,还疯狂打折。
1892年,David Abercrombie 创立了A&F,卖的是户外装备。
1900 年,A&F的一位老顾客Ezra Fitch,变成了David Abercrombie的合伙人,门店从曼哈顿搬到了纽约,还改了店名,新的店名叫Abercrombie & Fitch Co.。
图源:网络
当一个是卖家,一个是买家的时候,两人没有问题,但成为了合伙人之后,经营理念不同,合伙了几年就“分家”了。
1907年, Ezra Fitch拿到了A&F所有的股份,改了品牌的logo,也就是现在的麋鹿头。
A&F也开始从卖户外设备到卖男女运动服装。
1928 年,即便Ezra Fitch 退休了,但A&F却正当时,不断开店,开了85年,开到1977年无奈破产了!
1988 年,A&F被维密的前东家 The Limited Inc. 斥巨资4700万美元收购了。
1992 年,The Limited安排 Mike Jeffries当了A&F的CEO。
懂的都懂,从此之后,A&F画风突变,男版维密也就来了。
但现在,却变成了拉夫劳伦的风格了,试图把被撕开的遮羞布重新穿上,不知道消费者会不会买单。
毕竟没有这个男模特的噱头,就跟其他快时尚服装品牌没啥区别,而他们的下场,一个接一个凉了。
不知道A&F扛了132年,从户外装备到运动服装,再到性感服装,直至今日的中产服装,还能撑多久?拭目以待。
快时尚巨头不断闭店,正在经历服装寒冬
90年代美式品牌确实很火,Guess、维密以及 Gap跟A&F这些品牌在国内外年轻群体中非常流行。
然而快时尚品牌最不缺的就是新兴品牌。
H&M、ZARA、优衣库等快时尚品牌也出来分一杯羹,90后更爱这些快时尚品牌,80后喜欢的传统美式品牌就渐渐凉了。
就拿维密来说,谁能想到会有跌落神坛的一天?
但H&M、ZARA也没能笑到最后,铁打的快时尚,流水的服装品牌。
虽然谈不上老钱风,但小钱风也是有的,只是这一股风,估计也吹不是很久。
中产喜欢的牌子,总是一个接一个,烂大街了就不要了,永远是下一个更好。
外资快时尚品牌真是一片惨状。
图源;网络
H&M是瑞典品牌,但在多个国家以及地区都开了店。
现在H&M开始在全世界各地大撤退,店一个接一个关闭,还大量裁员。
H&M是在2007年于上海开了第一家店,2022年就关了,不到20年。
2023年,北京太古里H&M店也关了,新店家是Lululemon和FILA ICONA。
图源:环球网
H&M在国内越来越不受待见,其中最大的原因便是棉花事件,低估了中国消费者的容忍度,又不是什么技术含量高的东西,真以为不可替代了?
根据H&M公开的2024财年三季度财报分析得出,截至2024年三季度,H&M在中国的门店只剩300家了。
2019年,H&M在中国的门店超过500家,现在店是越来越少了,肉眼可见的大幅度缩减。
与H&M并驾齐驱的ZARA,下场也跟H&M差不多,巅峰的时候ZARA在中国的门店高达183家,截至1月9日,门店数量只剩下73家。
中国消费者开始理性消费,拒绝交“智商税”
图源:蓝鲸新闻
优衣库疯狂开店已经不合适了,中国的消费者开始理性购物。
不是优衣库穿不起,而是平替更有性价比。
根据迅销集团发布的2024-2025财年中报数据分析得出,2024年9月-2025年2月,优衣库的总营收为17901亿日元(约合人民币913亿元),同比增长12%,净利润2335亿日元(约合人民币119亿元),同比增长19.2%。
其中优衣库品牌收入在迅销集团总收入占比86.9%。
但大中华区的营收为3617亿日元,同比减少3%,利润也同比下降约9%。
说句不好听的,优衣库总是搞特价活动,可以说常年打折,不可否认其衣服质量可以,但这个一直打折的营销行为,真的很不受新中产的喜欢。
市面上关于优衣库的平替款很多,不乏一些白牌产品,短袖、衬衫、牛仔裤、羽绒服等价格很低,为啥不买?
中国消费者不是没有钱,而是不想再交“智商税”了!
一个牌子就要比其他同款产品付出数倍的溢价,谁想做冤大头,或者真的有钱没地方花,那就去交“智商税”吧。
你怎么看待快时尚服装品牌?请留下你的看法,留言评论。
国内运营最早的财经自媒体,百万商界精英的必备读本,聚焦每日热点事件、财经人物、创投故事、财富商机等内容!每日为您提供更真实、更专业的商业报@首席商业智慧
来源:首席商业智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