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雪冰近作赏析:荷、竹、虫鱼间的文人意趣与笔墨革新

360影视 动漫周边 2025-05-11 22:34 1

摘要:安徽画家吕雪冰,字如之,斋号“冷庐”,其艺术以花鸟画见长,近年创作尤以荷、竹、小鸡小鱼等题材为精妙,既承袭传统文人画风骨,又注入鲜活的时代气息与个性表达。其作品以简朴造像、冲淡敷色、苍茫意蕴为特色,更因深厚的文学修养与金石书法功底,形成“书卷气与野逸并存”的独

吕雪冰近作赏析:荷、竹、虫鱼间的文人意趣与笔墨革新

刘学海

安徽画家吕雪冰,字如之,斋号“冷庐”,其艺术以花鸟画见长,近年创作尤以荷、竹、小鸡小鱼等题材为精妙,既承袭传统文人画风骨,又注入鲜活的时代气息与个性表达。其作品以简朴造像、冲淡敷色、苍茫意蕴为特色,更因深厚的文学修养与金石书法功底,形成“书卷气与野逸并存”的独特风貌。

荷:骨梗撑天,墨韵生香

吕雪冰画荷,尤重“骨梗”之力。他深谙张大千“荷杆一笔成”之精髓,以狼毫挥洒,荷杆挺拔如脊,墨色浓淡间尽显气节。其荷叶以泼墨技法铺陈,墨色淋漓中见层次,辅以翠鸟点景,动静相生。如近作《丈六如来踏不翻》,荷塘六尺间气韵奔涌,题跋借徐渭诗句致敬传统,又以“出新自己”的构图与墨法,将荷之高洁与自然野趣熔铸一体。观其荷作,既有青藤白阳之恣肆,亦藏齐白石“衰年变法”的朴拙,更以书法线条勾勒荷杆,使画面兼具“文人气”与“筋骨力”。

竹:金石入画,简静生韵

吕雪冰画竹,以书法笔意入画,线条遒劲如篆籀。他推崇金农“古奥冷隽”之风,梅竹题材中多见疏影横斜之态,墨色冲淡却内含锋芒。其竹枝布局似乱非乱,疏密间暗合“计白当黑”之理,如《一溪疏影独立俏无声》中,竹叶错落如散锋飞白,题跋引前人诗句,文辞与画面相映成趣。更以金石篆刻的厚重感融入竹节,于简静中透出苍茫,彰显“文人画不唯雅,更求骨”的美学追求。

小鸡小鱼:野趣天成,生机盎然

吕雪冰笔下的小鸡、游鱼,突破传统花鸟的雅驯常态,以“野趣”见长。如《觅》中公鸡匍匐觅食,墨色浓重如泼,羽翅蓬松张扬,虫草则以细笔勾勒,动静对比间充满戏剧张力。其小鱼题材则借鉴八大“白眼向天”的孤傲,又融入民间艺术的鲜活,墨色晕染如游鳞戏水,题跋多诙谐短句,使画面兼具文人意趣与世俗生机。此类作品常以酒后即兴走笔,笔触酣畅如王羲之醉书,于“无法”中见“有法”。

艺术哲思:技道相生,守正出新

吕雪冰的艺术根植传统,却非泥古不化。他主张“师其神不蹈其迹”,以“一纵一横”之法汲取养分:纵者,青藤、八大、金农等历代经典;横者,当代名家与生活体悟。其画作题跋常引《诗经》《文心雕龙》句,书法与画面浑然一体,更以哲学思辨深化意境,如“未识乾坤大,独爱花鸟小”的自述,道出以小见大的艺术观。他笔下荷竹虫鱼,既是自然物象的捕捉,更是“技进乎道”的实践——狼毫如庖丁解牛之刀,于尺幅间演绎“行于不可不行,止于不可不止”的创作自由。

吕雪冰近作,以荷之清骨、竹之冷隽、虫鱼之野趣,构筑了一座连通传统与现代的艺术“冷庐”。其画作如陈年醇酒,初品冲淡,细酌则觉诗意隽永、笔墨生香,恰似他自况:“绘画亦是一片文章,写到熟时是生时,变者生,固者亡。”

吕雪冰 字如之 ,1949年生,安徽省来安县人,安徽师范大学美术专业毕业,省美术家协会会员,省书法家协会会员。心仪清雄奇富的画风,淋漓中求厚重,质朴里尚文采,并辅以金石书法和文学素养,努力使作品洋溢着雄浑的气势和隽永的诗意。顡其居寒香斋,安徽省美协、书协会员,出版有《吕雪冰花鸟画集》。

刘学海, 部队少校退役、五次荣立三等功、中国CBD之父;曾荣获“中国十大经典策划”金奖;东坡画派首倡者;曾在四川电视台任《西部广播电视杂志》、《娇子》杂志副总编辑、创办新闻与研究网、新华网房产频道策划总监 ;著有中篇报告文学《蓝天风流》《十年探一路》。

来源:眩目中国红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