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变身广告牌,用户安全该何去何从?

360影视 日韩动漫 2025-05-12 06:22 1

摘要:近日,百度地图因在导航界面植入“车道级广告”,深陷舆论漩涡。用户使用导航时,不仅在3D地图车道上能看到诸如“累了困了喝东鹏特饮”的醒目广告,语音播报也穿插广告内容,且无法关闭,引发网友强烈不满,戏称其为“焊死在路面上的广告”,相关话题在社交媒体持续升温。此事件

近日,百度地图因在导航界面植入“车道级广告”,深陷舆论漩涡。用户使用导航时,不仅在3D地图车道上能看到诸如“累了困了喝东鹏特饮”的醒目广告,语音播报也穿插广告内容,且无法关闭,引发网友强烈不满,戏称其为“焊死在路面上的广告”,相关话题在社交媒体持续升温。此事件不仅凸显互联网平台流量变现与用户体验的失衡,更引发对导航广告影响行车安全的深度探讨。 导航变身广告牌,用户安全该何去何从?“车道级广告”:创新还是闹剧? 小红书用户“安琪”的一篇帖子意外点燃导火索。她使用百度地图导航时,赫然发现3D车道上“累了困了喝东鹏特饮”的广告字样,这一奇特广告形式迅速引发网友关注与讨论,相关截图在微博、抖音等平台疯传。 让用户难以接受的是,“车道级广告”不仅以文字“印”在虚拟路面,还伴有语音播报,且无法通过设置关闭。与传统导航广告不同,此次广告直接植入核心导航界面,与路线融为一体,广告文字仿若“喷涂”在道路表面,部分版本路边还设虚拟广告牌,整个导航界面似被广告“攻陷”。 这种广告形式的侵入性和强制性远超预期,导航界面本是驾驶员获取路线信息的关键区域,如今却成广告展示台。网友一片负面评价,评论区大量用户直呼“过分”“无法接受”,不少人扬言卸载转用其他导航软件。有网友讽刺这像科幻剧里反乌托邦未来场景,更有人担忧广告分散驾驶员注意力、遮挡关键信息,存在安全隐患。 百度地图此举并非个例。近年互联网流量增长放缓,各平台探索激进广告形式,而将广告植入导航核心界面,无疑突破用户心理底线。百度地图国内市场占有率达70.8%,领先高德和腾讯地图,或许正因市场地位给了其“试水”底气,但用户“用脚投票”的可能性不可小觑。 商业变现与用户体验的失衡 百度地图冒险推出“车道级广告”,背后是互联网平台流量变现与用户体验的尖锐矛盾。从商业角度看并非无因。百度2024年财报亮眼,总营收1331亿元,百度核心净利润234亿元,同比增长21%,但不再单独披露百度地图业绩,或暗示其财务状况不佳。 导航类应用虽用户多,但变现难。传统广告模式在导航场景效果差,用户专注路况对边缘广告无视。为提高广告曝光与投放价值,百度“别出心裁”将广告植入核心界面。“车道级广告”首个合作伙伴东鹏特饮或支付高价,饮料品牌与导航合作虽有逻辑,但强行植入忽视用户体验,将商业利益置于产品核心功能之上。 更深层次,这反映互联网行业增长焦虑。流量红利见顶,平台从“用户体验优先”转向“变现效率优先”,试探用户容忍度。百度并非不知广告或引发反弹,却因股东压力与业绩要求冒险。业内人士称“车道级广告”技术不难,其他导航软件未跟进主要考虑用户体验。百度也有温和变现方式,如导流第三方App、出售个性语音包,但变现效率或难满足增长预期,促使其选择激进路径。 百度作为行业领导者,其做法或被效仿。已有网友担忧高德和腾讯地图也会跟进,若成真,移动导航领域用户体验将彻底改变。 安全隐忧与行业反思 百度地图“车道级广告”争议不止于用户体验,更关乎行车安全。多位用户反映,复杂路况或高速行驶时,广告文字分散注意力、遮挡关键信息。驾驶中瞬间分神都可能致严重后果,广告创新涉及公共安全责任。 从人机交互看,导航界面应遵循最小干扰原则,确保驾驶员快速准确获取路线信息。百度地图将广告植入核心区域违背此原则。用户体验专家指出,驾驶场景视觉界面需高信息纯净度,非必要元素是认知负担,将广告“焊死”在路面是强行干扰。尤其夜间或恶劣天气,鲜艳广告文字加剧视觉干扰,增加事故风险。 广告无法关闭,用户只能忍受或弃用百度地图,平台漠视用户选择权。相比之下,开机广告虽不悦但可跳过。“车道级广告”的强制性剥夺用户控制感,在安全至上的车载场景极不妥当。 业内专家指出,百度地图做法或触法律监管灰色地带。虽无专门法规,但《广告法》规定广告不得妨碍公共秩序,《网络安全法》强调保障用户安全便利使用权利。若广告证实增加行车风险,百度或面临监管介入。

来源:兮猫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