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语言建构与运用:学生能够掌握改写的基本要领和方法,运用联想、想象和修辞技巧,对原文进行合理改写,提升语言表达能力。
统编版语文九年级上册写作 学习改写(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语言建构与运用:学生能够掌握改写的基本要领和方法,运用联想、想象和修辞技巧,对原文进行合理改写,提升语言表达能力。
(2)思维发展与提升:通过改写练习,学生能够深入理解原文主题和内容,培养逻辑思维和创造性思维,增强对文本的分析与再创作能力。
(3)审美鉴赏与创造:学生在改写过程中,能够体会不同文体的语言美感和表达特点,提升审美鉴赏能力,并通过改写实践激发创作兴趣。
(4)文化传承与理解:通过改写经典文学作品,学生能够加深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理解,增强文化自信,体会文学作品的现实意义与历史价值。
教学重难点:
(1)理解改写的核心原则,包括忠于原作、改变文体和语体,以及如何通过改写加深对原文的理解,体现核心素养中的 “语言建构与运用” 和 “文化传承与理解”。
(2)掌握改写的基本方法,如艺术再加工、成自家之言和视情况伸缩,提升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和表达能力,体现核心素养中的 “思维发展与提升” 和 “审美鉴赏与创造”。
(3)在实际改写中灵活运用技巧,如保持文章风格一致和叙述方式一致,确保改写作品既符合原文精神又具有独立表达,体现核心素养中的 “学科实践” 和 “综合学习”。
教学准备:
(1)多媒体投影仪和电脑,用于展示改写示例和学生作品,以及播放相关影视片段,帮助学生直观理解改写的概念和应用。
(2)《石壕吏》及相关改写版本的课本剧剧本,供学生阅读和分析,以便他们更好地理解如何从一种文体转换到另一种文体。
(3)《诗经・蒹葭》的原文及其现代诗和散文的改写示例,让学生通过比较不同文体的特点,学习如何在保持原作精神的同时进行创新。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
师:同学们,在观看影视剧时,我们经常可以看到片头字幕上写有 “根据《×××》小说改编” 的字样。这种改编其实就是一种改写。在学习文言文时,我们会将其翻译成现代汉语,而这些翻译过程中也包含了一定的改写成分。改写不仅仅是一种写作方式,还是一种重要的思维训练。今天我们一起来探讨如何进行有效的改写吧!
资料助读:关于改写
课件出示:
改写是指在保留原作内容的基础上,通过改变文体、语体和叙述角度等方式进行的一种再创作活动。它有助于增强我们的文体意识,提高写作水平,深化对原文的理解,感受不同文体的特点,并激发想象力和创造力。郭沫若曾将《楚辞》中的 《九歌・礼魂》 改写成现代诗,这一经典例子展现了名人的改写才华。
【设计意图】通过联系生活实际引入改写的概念,让学生意识到改写不仅存在于学术领域,也在日常生活中随处可见。明确学习改写的目的和意义,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力。
二、讲解概念,初步理解改写
师:我们已经从理论上知道了什么是改写,但具体的改写是怎样的呢?接下来我们来看一个具体的例子 ——《石壕吏》课本剧。
出示例文
课件出示:
《石壕吏》课本剧
[759 年,唐军四处抽丁补充兵力,老百姓不得不四处躲避抓丁,偷偷摸摸地过活,男子们大都白天不敢在家,晚上才悄悄回到家中休息。这天傍晚,杜甫独自行走在路上,疲惫交加的他想尽快找户人家借宿一宿。于是他加快了脚步。过了一会儿,他的眼前出现了一块石牌,上面刻着 “石壕村” 三个大字。他走到一户人家门前,敲响了这户人家的门。门开了,他见到的是一位面貌沧桑的老婆婆。]
杜甫:老人家,外面天色已晚,在下路经此地,可否借宿一晚?
老妇人:(热情)当然可以!如果不嫌弃,那就请进吧!
杜甫:多谢老人家!
[老妇人一家盛情款待了杜甫,并跟他讲述了这几年来老百姓过着怎样生不如死的日子。突然,户外传来一阵脚步声,紧接着就是一阵粗暴的拍门声。]
老翁: (紧张)抓丁的来了!(说罢抓起杜甫的手就逃)快走,不然就完了!
杜甫:(指着老妇人及其儿媳和孙子)那她们呢?
老翁:她们不会有事的!
[老翁和杜甫躲到了离家不远处的柴垛后。而此时,隔壁却遭受着飞来横祸,一对正用着晚餐的父子遭遇了官差们捉人。]
官差头:(指着男人)你!跟我们走!(两个小差役抓起男人向外拖去)
小孩:(扯着男人的衣角,流泪状)爹!
男人:(难舍难分)儿啊!爹要走了,你要好好过啊!
小孩:(死死抓住男人的衣角不放)爹!别丢下我!爹!
小差役: (用脚踹开小孩)呸!去你的!
[这几个人又来到老妇人家里,敲开了大门。]
官差头:(扫视了一下院子,吼道)男人呢!把人给我交出来!
小差役:(随声附和)快!把人交出来!
老妇人: (揩泪状)我的三个儿子都到邺城防守去了,一个前不久才寄了家书回来,另外两个都战死了……
官差头:(打断老妇人的话)少啰唆!家里还有什么人?
老妇人:家里还有一个正在吃奶的孙子,因为孙子在,所以他的母亲没有改嫁。
官差头:带出来瞧瞧!
老妇人:不行啊!她连件完整的衣服都没有,怎么能出来见人呢?
官差头:(不耐烦)你今天必须交个人出来!
老妇人:(无奈地叹口气)唉…… 如果你们真的要人,就把我这老婆子带走吧。我还能帮你们做饭呢。
官差头:那还不快走!
[待官差们走后,老翁和杜甫回到家中。]
老翁:(懊悔)早知道就应该带着她们一起逃的!唉…… 现在说什么都没用了!
儿媳:(悲痛欲绝)娘啊!
[第二天刚亮,杜甫便收拾好行李,与老翁告别后,又踏上了路途。老翁伫立在门口,望着杜甫越走越远,最后消失在视线中……]
师生评说
预设:
① 这是对杜甫古诗《石壕吏》的改写,改编成了一个小剧本。剧本中的舞台语言(台词、表情、动作等)展示了适合表演的部分,一些难以直接表演的内容则通过旁白进行叙述。整个改写忠实于原作,处理得巧妙合理。
② 从形式上看,这个改写改变了文体,将一首叙事古诗改写成了课本剧。虽然文体变了,但作品的主题思想没有改变,仍然是原作的核心内容。语体也有所变化,诗句被转化为口语化的现代白话,同时采用了第一人称和第二人称进行对话。
③ 改写难度较大,需要在忠实于原作的基础上添加新的内容。本篇改写成功地再现了原作的精神实质,并增加了一些情节来丰富剧本内容。
教师小结
《石壕吏》的改写者通过重新细致阅读原作,选取了精彩的情节和人物形象,并将其改编成课本剧。心理描写可以改为独白或旁白,环境描写变为舞台说明,通过对话推动情节发展,突出戏剧冲突和矛盾。
诗歌改写成剧本需要注意以下两点:
(1)忠于原作:改写主要是改变文章的形式,而不改变主要内容;即使需要酌情改动,也要体现原作的精神实质。
(2)思路清晰:改写时应依据具体要求确定思路,主旨保持与原作一致,必要时可以适当增加新内容,与扩写相结合。
一般形式的改写也应遵循这两点原则。
【设计意图】通过具体的改写案例,让学生直观了解改写的含义和步骤,对比原文和改作文本,找出差异并讨论,加深对改写的理解。
三、掌握改写的基本要领
师:根据刚才的示例,我们可以总结出改写的基本要领。请大家仔细阅读教材第 136 页,逐步把握改写的关键点 ——
改写有形式参照
课件出示:
(1)可以改变文体。比如将古诗改写成散文,或将现代诗改写成记叙文。
(2)可以改变语体。如将文言文改写成现代白话文,或将书面语改写成口语。
(3)可以改变叙述角度。例如将第一人称改为第三人称,或将顺叙改为倒叙或插叙。
改写有原则遵循
课件出示:
(1)有章可依。改写前应明确具体要求,严格按照要求进行,不可过分发挥。
(2)忠于原作。深入领会原作的思想内容,把握其主旨、主要情节和写法,确保改写内容准确反映原作精神。例如,将古典名著改成通俗少儿读物时,需选择合适内容,简化故事情节,并使用浅显易懂的语言。
布置作业:
(1)选取一首你喜欢的古诗,尝试将其改写成现代诗或散文,注意保持原诗的意境和主题。
(2)选取一则古代寓言,用现代汉语改写成一篇小故事,要求不改变主要内容和寓意,适当发挥想象,增添必要的细节。
来源:也聊教育那点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