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 首诗词里的烟火人间:一瓢浊酒话桑麻,半盏清茶度春秋

360影视 日韩动漫 2025-05-12 06:44 1

摘要:人间烟火气,最抚凡人心。从江渚渔舟到柴扉茅舍,从烹茶煮酒到春耕秋收,古人笔下的烟火诗词里,藏着最质朴的生活温度与最动人的岁月诗意。【01】

人间烟火气,最抚凡人心。从江渚渔舟到柴扉茅舍,从烹茶煮酒到春耕秋收,古人笔下的烟火诗词里,藏着最质朴的生活温度与最动人的岁月诗意。

【01】

苍茫沙嘴鹭鸶眠,片水无痕浸碧天。

最爱芦花经雨后,一篷烟火饭鱼船。

—— 宋・林逋《咏秋江》

暮色漫过秋江时,鹭鸶收拢羽翼,蜷在沙渚上打盹,细碎的羽毛被风撩起,似在编织一个温柔的梦。江面平静如镜,将澄澈的天空完整地拥入怀中,云影与水波相依相偎,分不清哪里是天,哪里是水。雨后的芦花,白得透亮,花絮随风轻扬,如漫天飘雪。而最让人眷恋的,是那渔船上升起的袅袅烟火。船头灶火明灭,一缕缕炊烟裹挟着饭香与鱼鲜,在江面上缓缓飘散。渔人专注地拨弄着灶火,仿佛在将秋日的寒凉,连同一天的疲惫,都化作锅中翻滚的暖意。原来,人间烟火的真谛,不在繁华喧嚣处,而在这一叶扁舟、一餐热饭,以及一双被岁月打磨得粗糙却依然温暖的双手里。生活纵然像苍茫秋江般充满未知,可只要有这一簇跳动的火苗,漂泊的心便有了归处。

【02】

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

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

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

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

—— 唐・孟浩然《过故人庄》

老友的邀约,像一缕温暖的风,吹进心田。踏入田家小院,绿树环绕,将村落围成一个宁静的港湾;远处青山连绵,如一道绿色的屏障,守护着这片世外桃源。推开轩窗,眼前是开阔的场圃,金黄的麦垛在阳光下闪耀,散发着丰收的气息。桌上摆满了丰盛的饭菜,香气四溢,其中最诱人的,当属那香喷喷的鸡肉和黄澄澄的黍饭。与老友相对而坐,举起酒杯,一边品尝着美味佳肴,一边谈论着田间的桑麻农事。欢声笑语中,时光仿佛放慢了脚步。临别时,相约重阳佳节,再来这里共赏菊花,畅饮美酒。在这里,没有世俗的纷扰,只有淳朴的情谊和充满烟火气的生活,让人感受到最真挚的温暖与惬意。

【03】

草市寒沽酒,江城夜捣衣。

—— 唐・王建《江馆》

暮色笼罩着草市,寒意渐浓。街边的酒肆里,暖黄的灯光透过窗户,洒在青石板路上。行人们裹紧衣衫,走进酒肆,要上一壶温热的酒,驱散身上的寒气。酒液入喉,暖意从胃里升腾,渐渐蔓延至全身。此时的江城,夜色已深,月光如水,洒在江边的捣衣石上。妇女们坐在石旁,手中的木杵一起一落,“咚咚” 的捣衣声在寂静的夜里格外清晰。她们一边捣衣,一边轻声交谈,话语中满是对家人的牵挂与思念。草市的酒,驱散了身体的寒冷;江城的捣衣声,传递着浓浓的亲情。这平凡的市井生活场景,充满了人间烟火的气息,是生活最真实的模样。

【04】

矮纸斜行闲作草,晴窗细乳戏分茶。

—— 宋・陆游《临安春雨初霁》

春雨初停,阳光透过窗户,洒在书案上。铺开一张矮纸,提笔随意地书写着草书,字迹歪歪扭扭,却满是闲适之意。窗外,鸟儿欢快地鸣叫着,仿佛在诉说着雨后的喜悦。写完字,又在晴窗前煮起了茶。看着茶汤中泛起的细小乳花,用茶筅轻轻搅动,玩起了分茶的游戏。茶沫在盏中变幻出各种图案,宛如一幅幅精巧的水墨画。在这宁静的时光里,远离了尘世的喧嚣与烦恼,只专注于手中的笔墨与茶香。这看似平淡的生活瞬间,却蕴含着无尽的诗意与乐趣,是人间烟火中一抹独特的温柔色彩。

【05】

田父草际归,村童雨中牧。

主人东皋上,时稼绕茅屋。

—— 唐・贾岛《宿郑州》(节选)

夕阳西下,余晖洒在乡间小路上。田间劳作的老父,扛着农具,从草丛中缓缓归来。他的衣衫沾满了泥土,脸上却带着满足的笑容,那是辛勤劳作后的踏实。不远处,村童们在细雨中放牧着牛羊。孩子们欢快地奔跑着,清脆的笑声回荡在田野间。牛羊悠闲地吃着青草,时不时发出几声 “哞哞”“咩咩” 的叫声。而房屋的主人,站在东边的高地上,望着四周环绕茅屋的庄稼,眼神中满是欣慰与期待。金黄的麦穗在微风中轻轻摇曳,仿佛在向人们诉说着丰收的喜悦。这幅乡村生活的画卷,充满了浓浓的烟火气息,展现出田园生活的宁静与美好。

【06】

夜市桥边火,春风寺外船。

—— 唐・杜荀鹤《送友游吴越》

夜幕降临,吴越之地的桥边,夜市热闹非凡。一盏盏灯火次第亮起,宛如繁星洒落人间。商贩们的吆喝声、顾客的讨价还价声,交织在一起,构成了一曲欢快的市井乐章。美食摊上,香气四溢,烤串在炭火上滋滋作响,糕点的甜香随风飘散。人们穿梭在摊位之间,挑选着心仪的商品,脸上洋溢着满足的笑容。春风吹拂着寺庙外的河岸,一艘艘船只停泊在岸边,船帆随风轻轻摆动。船上的灯火与夜市的火光相互辉映,照亮了整个江面。这充满烟火气的夜市与静谧的江景,展现出吴越之地独特的风情与魅力。

【07】

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

道狭草木长,夕露沾我衣。

衣沾不足惜,但使愿无违。

—— 晋・陶渊明《归园田居・其三》

清晨,天还未亮,东方刚泛起一丝鱼肚白,便起身前往田间。扛着锄头,踏着晨露,开始整理那杂草丛生的荒地。一锄一锄地挖下去,汗水渐渐湿透了衣衫,却丝毫不觉得疲惫。时光在劳作中悄然流逝,不知不觉,月亮已爬上了天空。扛着锄头,沿着狭窄的小路往家走。小路两旁的草木长得十分茂盛,枝叶相互交错,夜晚的露水打湿了衣裳。然而,这点辛苦又算得了什么呢?只要能坚守自己归隐田园的心愿,不与世俗同流合污,即使衣衫被露水沾湿,也是值得的。在这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田园生活中,充满了最纯粹的人间烟火气,是对自由与宁静的向往和追求。

【08】

暖日宜桑麦,春风更枳花。

—— 唐・张籍《江村行》

温暖的阳光洒在大地上,照耀着桑田和麦田。桑树抽出了嫩绿的新芽,桑叶在阳光下舒展着身姿,仿佛在尽情享受着阳光的滋养。麦田里,麦苗茁壮成长,一片碧绿,微风拂过,麦浪翻滚,如绿色的海洋泛起层层涟漪。春风轻柔地吹过,带来了枳花的芬芳。枳花小巧洁白,点缀在枝头,像繁星闪烁。花香四溢,弥漫在整个村庄,让人陶醉其中。在这美好的春日里,田野间充满了生机与希望,展现出一幅充满烟火气息的田园画卷,让人感受到大自然的美好与生活的恬静。

【09】

柳影人家起炊烟,彷佛似、江南岸。

—— 宋・周邦彦《烛影摇红・芳脸匀红》

夕阳西下,余晖洒在柳树梢头,长长的柳影倒映在地上。不远处的人家,屋顶上缓缓升起了袅袅炊烟。那炊烟如轻纱般,在微风中轻轻飘荡,渐渐与天边的晚霞融为一体。眼前的景象,让人恍惚间以为置身于江南水乡。那里的房屋、柳树、炊烟,都是如此的相似。炊烟里,藏着家人的牵挂与期盼,也藏着平凡生活中的温暖与幸福。它是生活的符号,是人间烟火的象征,无论走到哪里,看到这熟悉的炊烟,心中便涌起一股浓浓的归属感。

【10】

酒垆从古擅风流,满目笙歌醉玉楼。

—— 唐・韦庄《河清县河亭》

古老的酒垆,散发着岁月的韵味,自古以来便是文人雅士聚集、尽显风流之处。酒垆旁,热闹非凡,满目皆是歌舞升平的景象。歌女们身着华丽的服饰,歌声婉转悠扬,如黄莺出谷;乐师们弹奏着动听的乐曲,琴声、笛声交织在一起,悦耳动听。人们坐在玉楼之上,举杯畅饮,沉醉在美酒与音乐之中。酒香、歌声、乐声,交织成一幅充满人间烟火气的繁华画卷。在这里,人们忘却了生活的烦恼,尽情享受着这美好的时光,展现出生活的丰富多彩与热闹喧嚣。

【11】

疏篱曲径田家小,云树开清晓。

天寒山色有无中,野外一声钟起、送孤蓬。

—— 宋・周紫芝《虞美人・疏篱曲径田家小》

一条弯弯曲曲的小路,穿过稀疏的篱笆,通向一座小小的农家院落。清晨,云雾缭绕,阳光透过云层洒下,树木在晨光中若隐若现,宛如一幅淡雅的水墨画。天气寒冷,远处的山峦在云雾中若有若无,增添了一丝朦胧的美感。突然,从野外传来一声悠扬的钟声,打破了清晨的宁静。钟声中,一叶孤舟缓缓启程,载着离人驶向远方。农家小院的宁静与孤舟远行的离别之情相互映衬,展现出生活中的不同场景和情感。这里既有田园生活的静谧烟火气,又有离别的惆怅与不舍,让人感受到生活的多样与复杂。

【12】

南巷乌衣斜照里,东风飞起杨花。

珠帘不卷玉钩遮。

柳迷芳草路,酒满绿杨家。

—— 宋・晏几道《临江仙・南巷乌衣斜照里》

夕阳西下,余晖洒在南巷的乌衣人家。东风轻拂,杨花纷纷扬扬地飘落,如雪花般在空中飞舞。一户人家的珠帘紧紧垂下,玉钩将其牢牢遮挡,不知屋内藏着怎样的故事。小路两旁,柳树成荫,枝条随风摇曳,仿佛在挽留行人。芳草萋萋,铺满了道路,散发着清新的气息。不远处的绿杨酒家,酒香四溢,吸引着路人驻足。这里的一切,充满了生活的气息,无论是飘落的杨花、紧闭的珠帘,还是飘香的酒家,都构成了一幅生动的市井画面,展现出人间烟火的独特魅力。

【13】

炊粳烹鲈加桂姜,清醑冰浆手所持。

—— 唐・韦应物《酒肆行》

在热闹的酒肆里,厨师们正忙碌地烹饪着美食。将香软的粳米煮熟,把鲜美的鲈鱼精心烹制,再加入桂姜等调料,让香味更加浓郁。一道道色香味俱全的菜肴,从厨房端出,摆上餐桌。客人们手中拿着清凉的美酒和冰爽的饮品,脸上洋溢着满足的笑容。大家围坐在一起,一边品尝着美味佳肴,一边畅谈欢笑。酒肆里,觥筹交错,人声鼎沸,充满了浓浓的烟火气息。这里是人们享受美食、交流情感的场所,展现出生活中最真实、最热闹的一面。

【14】

渔市孤烟袅寒碧,水村残叶舞愁红。

—— 宋・柳永《雪梅香・景萧索》

寒雾弥漫的清晨,渔市上,一缕孤烟袅袅升起,在碧绿的水面上萦绕,宛如一条细长的丝带。渔民们忙碌地穿梭在渔市中,将新鲜捕捞的鱼儿摆放整齐,吆喝声此起彼伏。不远处的水村,秋风萧瑟,残叶纷纷飘落。红色的叶子在空中飞舞,仿佛在诉说着秋日的哀愁。这些残叶,有的飘落在水面上,随着水波轻轻荡漾;有的落在岸边,堆积成一片红色的地毯。渔市的热闹与水村的萧瑟相互映衬,构成了一幅充满人间烟火气的秋日画卷,既有生活的忙碌与生机,又有季节更替带来的惆怅与感慨。

【15】

茅檐低小,溪上青青草。

醉里吴音相媚好,白发谁家翁媪?

大儿锄豆溪东,中儿正织鸡笼。

最喜小儿亡赖,溪头卧剥莲蓬。

—— 宋・辛弃疾《清平乐・村居》

一座低矮的茅草屋,坐落在清澈的小溪旁。溪边,青草郁郁葱葱,生机勃勃。屋内,一对白发老夫妻正带着微醺,用柔和的吴地方言相互逗趣,欢声笑语不断。他们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岁月的痕迹在他们脸上显得格外温暖。屋外,大儿子在溪东的豆田里辛勤地锄草,汗水湿透了衣衫,却依然专注地劳作着;二儿子坐在门前,认真地编织着鸡笼,眼神中透着专注与耐心。而最让人喜爱的是小儿子,他调皮可爱,正悠闲地躺在溪边,一边剥着莲蓬,一边将鲜嫩的莲子放入口中,那无忧无虑的模样,为这个宁静的乡村生活增添了一抹灵动的色彩。这一家五口的生活场景,充满了浓浓的人间烟火气,展现出乡村生活的温馨与美好。

【16】

夜市千灯照碧云,高楼红袖客纷纷。

如今不似时平日,犹自笙歌彻晓闻。

—— 唐・王建《夜看扬州市》

夜晚的扬州城,灯火辉煌,成千上万盏明灯照亮了天空,与碧云相互辉映,宛如仙境。高楼上,歌女们身着华丽的红袖衣裳,身姿婀娜,为客人们表演着精彩的歌舞。街道上,人来人往,热闹非凡,客人们纷纷驻足观赏,沉浸在这繁华的夜景之中。虽然此时已不再是太平盛世,但扬州城的笙歌依旧从夜晚响彻到天明。夜市的繁华、歌女的歌舞、客人的欢笑,构成了一幅充满人间烟火气的都市画卷,展现出扬州城独特的魅力与活力,即使在动荡的岁月里,人们依然追求着生活的美好与欢乐。

【17】

雨里鸡鸣一两家,竹溪村路板桥斜。

妇姑相唤浴蚕去,闲看中庭栀子花。

—— 唐・王建《雨过山村》

一场细雨过后,山村笼罩在一片朦胧的雾气中。远远地,传来几声鸡鸣,循声望去,只见一两户人家坐落在山脚下。一条小溪潺潺流淌,溪水两旁,翠竹成林,郁郁葱葱。一条乡间小路蜿蜒曲折,连接着村庄与外界,一座板桥横跨在小溪上,倾斜着通向对岸。村里的婆媳们相互呼唤着,一同去浴蚕,她们的身影在雨雾中若隐若现,脸上洋溢着勤劳与喜悦。而庭院中,栀子花静静地开放着,洁白如雪,散发着淡淡的清香。无人观赏,却依然独自绽放,为这宁静的山村增添了一抹素雅的色彩。这幅山村生活的画卷,充满了浓浓的人间烟火气,展现出乡村生活的宁静、和谐与美好。

【18】

孤村到晓犹灯火,知有人家夜读书。

—— 宋・晁冲之《夜行》

夜色深沉,万籁俱寂,一座孤村在黑暗中若隐若现。然而,直到破晓时分,村里仍有灯火闪烁。那微弱的灯光,在黑暗中显得格外温暖而明亮。透过窗户,可以看到有人正挑灯夜读。他们沉浸在书的世界里,忘却了时间的流逝,忘却了外界的喧嚣。或许他们在为了梦想而努力,或许他们在寻找心灵的慰藉。这孤村的灯火,是希望的象征,是对知识的渴望,也是人间烟火中一抹独特的光亮,展现出人们对生活的热爱与追求。

【19】

桑柘影斜春社散,家家扶得醉人归。

—— 唐・王驾《社日》

春社之日,热闹非凡。夕阳西下,桑柘树的影子在地上拉得长长的。此时,春社的活动也接近尾声,人们纷纷散去。村民们脸上洋溢着欢快的笑容,相互搀扶着,脚步踉跄,醉意朦胧地往家走。有的手中还拿着祭祀用过的酒肉,一路上欢声笑语不断。回到家中,与家人分享着春社的喜悦,谈论着这一天的趣事。春社的热闹与欢乐,不仅增进了邻里之间的感情,也让整个村庄充满了浓浓的烟火气息。这一天,是人们放松身心、享受生活的美好时刻,展现出乡村生活的淳朴与温馨。

来源:慕容音柳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