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治区自然资源厅“黄书包”科普活动走进马山县古寨瑶族乡

360影视 日韩动漫 2025-05-12 08:40 1

摘要:在第17个全国防灾减灾日来临之际,5月9日,自治区自然资源厅联合南宁市自然资源局等 8 家单位,在马山县古寨瑶族乡民族初级中学举办“黄书包”地质灾害防治科普知识进校园活动。活动以“人人讲安全、个个会应急——排查身边灾害隐患”为主题,依托“教育一个学生,带动一个

在第17个全国防灾减灾日来临之际,5月9日,自治区自然资源厅联合南宁市自然资源局等 8 家单位,在马山县古寨瑶族乡民族初级中学举办“黄书包”地质灾害防治科普知识进校园活动。活动以“人人讲安全、个个会应急——排查身边灾害隐患”为主题,依托“教育一个学生,带动一个家庭”的传播模式,为瑶乡师生送去防灾减灾“大礼包”,推动安全理念在民族地区落地生根。

5月9日,自治区自然资源厅在马山县古寨瑶族乡举办“黄书包”地质灾害防治科普知识进校园活动。图为开场打榔舞《榔声・禾梦》

民族特色启新篇 科普教育常态化

科普活动在古寨瑶族乡中心小学表演的打榔舞《榔声・禾梦》中拉开帷幕。孩子们身着传统民族服饰,以极具地域特色的舞蹈表达对自然的敬畏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生动诠释了瑶族文化中“万物有灵”的生态智慧。随后,自治区自然资源厅向古寨瑶族乡中心小学授予“黄书包”地质灾害防治科普知识教育试点的牌匾,并向学生代表发放装有应急装备、科普手册、自然资源书籍的“黄书包”,推动地质灾害防治知识教育在民族地区实现常态化。

向地质灾害防治科普知识教育试点授牌

赠送装有应急装备和科普知识的“黄书包”

赠送自然资源科普读物、文具

多维科普强意识 应急能力再提升

在科普微课堂环节,广西地质环境监测站南宁分站站长邓洪星、广西区域地质调查研究院高级工程师张漓黎两位专家,分别围绕岩溶地面塌陷、泥石流防治等山区常见地质灾害,结合典型案例、深入浅出地讲解灾害形成原理、前兆识别方法及科学避险技能。现场设置的知识问答互动环节,学生们在抢答中加深了对防灾知识的理解与记忆。全体学生共同朗读《地质灾害防治科普小卫士倡议书》,许下了“学安全、懂安全、传安全” 的庄重承诺。

广西地质环境监测站技术专家讲解岩溶地面塌陷灾害防治知识

广西区域地质调查研究院高级工程师讲解泥石流灾害防治知识

观看地质灾害防治科普视频

学生参与地灾防治知识抢答

在应急避险演练环节,随着应急警报响起,全校师生按照既定路线迅速、有序撤离至安全区域,整个过程紧张有序,充分展现了师生扎实的应急反应能力,切实强化了面对突发灾害的自救互救技能。在地质科普展示区,广西自然资源档案博物馆的矿物化石标本、广西地质环境监测站的灾害调查装备等实物展品吸引众多学生驻足,他们通过近距离观察地质灾害防治领域的科技成果,直观感受了“科技防灾”的强大能力。

开展地质灾害应急避险演练

志愿者给同学们讲解矿石知识

品牌项目展成效 全民参与筑防线

据了解,“黄书包”地质灾害防治科普知识进校园活动是广西自然资源厅着力打造的志愿服务项目,自2019年启动以来,已在全区举办70余场,直接覆盖师生超过10万人次,累计吸引15万以上人次通过直播参与互动。经过久久为功、持续举办,该项目先后荣获第六届中国青年志愿服务项目大赛银奖、第二届“守正创新讲好自然资源故事”十佳案例,成为广西地质灾害防治宣传的“亮丽名片”。

学生家长积极参与活动

当天,科普活动通过“广西自然资源”视频号、抖音号等平台全程直播,实时吸引2万多人次在线观看。自治区自然资源厅呼吁:要以“时时放心不下”的责任感,定期排查校园周边地质隐患,将防灾知识融入日常教学;以“人人都是宣传员”的自觉,通过“小手拉大手”将识灾、防灾、避灾知识传递给家庭和社会;以“个个都会应急”的行动力,健全群测群防体系,常态化开展应急演练,共同筑牢生命安全防线。

此次活动立足民族地区特色,将传统生态理念与现代防灾科技相结合,不仅提升了瑶乡师生的灾害防范意识,更通过“教育辐射”推动安全理念进入千家万户。下一步,自治区自然资源厅将持续推进科普“五进”工作,针对山区、民族地区等灾害易发区域开展本土化宣传,为守护群众生命财产安全、推动民族团结进步贡献自然资源力量。

来源:广西自然资源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