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5月11日,湛江云媒移动客户端播发了两则关于“局长信箱”的新闻:来自吉林的房车游客许先生手机被盗,报案后警方迅速侦破,许先生通过“局长信箱”表达谢意;湖北的杜女士被骗5万元,徐闻警方接上级移交线索后快速出击,帮其追回损失,杜女士同样致信“局长信箱”致谢。
5月11日,湛江云媒移动客户端播发了两则关于“局长信箱”的新闻:来自吉林的房车游客许先生手机被盗,报案后警方迅速侦破,许先生通过“局长信箱”表达谢意;湖北的杜女士被骗5万元,徐闻警方接上级移交线索后快速出击,帮其追回损失,杜女士同样致信“局长信箱”致谢。
两则新闻,生动诠释了湛江公安“局长信箱”在维护社会治安、保障群众利益方面的重要作用,同时也让“湛江‘警色’与美景同样动人”的城市形象深入人心。
2024年3月4日起,湛江公安正式启动“局长信箱,接诉即办”工作,全量收集诉求、全面回应呼声。据统计,至今已办理1.03万余名群众来信3.4万余件,解决群众各类急难愁盼问题2400多个,根据来信线索侦破各类案件500余起,收到感谢信700余封。一封封来信中,更藏着湛江公安解锁平安密码的“金色钥匙”。
第一个密码:畅通民意的“连心锁”。从群众视角看,“局长信箱”是安全感与信任感的新来源。比如两篇新闻中,许先生手机被盗后,公安机关3小时快速破案,这份高效让他通过“局长信箱”写下真挚感谢信。这一行为背后,是他切身感受到自身诉求被重视、权益得到切实保障;同样,杜女士跨越千里致信“局长信箱”感谢民警,体现的是对湛江公安的高度信任。这种情感反馈并非偶然,而是“局长信箱”畅通民意表达渠道的必然结果。在过去,群众或许因缺乏有效沟通途径,对公安工作存在距离感;如今,“局长信箱”打破信息壁垒,让群众从“被动等待服务”转变为“主动参与互动”,极大增强了群众对社会治安的安全感和对公安队伍的认同感,也有助于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平安湛江”。
第二个密码:自我革新的“升级键”。对公安机关而言,“局长信箱”是自我革新的新窗口。许先生在信中提及的“民警热情接待”“派发警民联系卡”等细节,反映出基层警务工作的扎实开展;而杜女士被骗案中暴露出的电信诈骗新手段,则为公安机关敲响警钟。这些来自群众的真实反馈,犹如一面镜子,既能照见工作成效,也能折射出潜在问题。湛江公安依托“局长信箱”收集的海量民意,能够精准定位治安管理、案件侦破中的薄弱环节,及时调整工作策略。“根据来信线索侦破各类案件500余起”,这一数字背后,是公安机关不断按下自我革新“升级键”的成果。从被动应对到主动防控,从传统警务到智慧警务,“局长信箱”推动着公安工作不断迭代升级。
第三个密码:警民共治的“联动环”。“局长信箱”绝非“报喜不报忧”的形象工程,而是直面问题、刀刃向内的务实平台。它既接纳群众对公安工作的赞誉,更鼓励群众大胆指出工作中的不足。在实际运行中,无论是对执法流程的质疑,还是对服务态度的不满,都能在“局长信箱”中得到平等对待。这种包容开放的态度,让群众敢于说心底话、提真问题,确保公安机关听到的不仅是掌声,更有鞭策自身进步的逆耳忠言。通过对这些“忧”的梳理与回应,湛江公安得以查漏补缺,将群众反映的痛点转化为改革的靶点。
一个“局长信箱”,更是带来了湛江警民互动的“乘数效应”。当群众感受到公安机关的关怀与重视,便会主动成为治安管理的“编外力量”。通过媒体对“局长信箱”典型案例的宣传报道,吸引更多市民游客通过“局长信箱”提供线索、建言献策,形成“公安主导、群众参与、全民监督”的共建共治共享格局。与此同时,公安机关在良性互动中持续优化服务,又会进一步提升群众满意度与信任感,形成警民互信互促的正向“联动环”,让“平安湛江”建设的根基更加牢固。
这些平安密码,共同构成了湛江公安“局长信箱”的核心内涵。未来,期待湛江公安继续深耕“局长信箱”,借力智能算法深化数据分析功能,从海量来信中挖掘出共性问题,推动系统性治理;借助新媒体平台,用群众喜闻乐见的方式,如案例改编短剧、短视频等,进一步提升群众的认知度与参与热情。让“局长信箱”里的平安密码,继续守护湛江的平安与美好,让这座滨海城市的“警色”与美景交相辉映。(湛江日报 龙飞腾)
来源:文明湛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