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近年来,云南省普洱市宁洱哈尼族彝族自治县德安乡恩永村深入学习运用“千万工程”经验,锚定生态宜居、乡风文明目标,扎实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与美丽乡村建设。近日,云南农业大学热带作物学院(普洱校区)的学生志愿者走进恩永村,凭借专业特长,以墙绘艺术为村庄“颜值”提升赋
近年来,云南省普洱市宁洱哈尼族彝族自治县德安乡恩永村深入学习运用“千万工程”经验,锚定生态宜居、乡风文明目标,扎实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与美丽乡村建设。近日,云南农业大学热带作物学院(普洱校区)的学生志愿者走进恩永村,凭借专业特长,以墙绘艺术为村庄“颜值”提升赋能,为乡村振兴注入青春活力。
踏入德安乡恩永村,一幅幅色彩绚丽、主题鲜明的墙绘映入眼帘,格外吸睛。志愿者们围绕乡村文化、生态环保、农耕文明等主题,在村内主要道路及公共区域墙面精心创作,让原本单调的墙面焕然一新,摇身变为传播文明乡风、展示乡村魅力的“文化窗口”。
“我们紧扣恩永村的自然风光与桑蚕产业展开创作,希望借艺术之力提升乡村‘颜值’,也让更多人认识这里的特色。”云南农业大学热带作物学院学生志愿者朱美芸介绍道。
志愿者们白天专注绘画,夜晚与村民深入交流,充分了解当地风俗,确保作品在美化环境的同时,精准展现乡村文化内涵。“以前这些墙‘灰头土脸’的,现在画上画,整个村子都亮堂起来了。这些大学生画得好,我们看着心里也舒坦,还激发了大家共同维护环境的热情。”德安乡恩永村村民张永杰感慨道。
除了墙绘,大学生志愿者还与村民携手,将废弃瓦罐改造成花盆,旧轮胎经过彩绘变为充满童趣的花坛,用破损陶罐堆叠成别具一格的艺术装置,与墙绘相互映衬、相得益彰。这些变废为宝的创意之举,既美化了环境,又践行了环保理念。
“看到村民们从一开始的好奇围观,到后来主动和我们一起创作,这种转变特别让我感动。乡村振兴离不开年轻人的智慧与活力,更需要与当地群众心贴心地交流合作,我也在这次志愿服务中收获了成长。”云南农业大学热带作物学院学生志愿者赵琪分享道。
下一步,德安乡将持续深化“千万工程”经验实践,立足当地特色,推动农村人居环境不断优化。同时,进一步加强与高校合作,吸引更多青年人才投身乡村振兴,共同打造宜居宜业和美乡村。
作者:李执 杨健宏
来源:普洱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