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这两部作品的创作过程中,我们曾写下这样一小段话用以自勉:“站得更高些,看得更远些。用一个美丽而凄婉的故事,为那些属于过去和行将属于过去的一切唱一曲悲怆的挽歌。用冷峻的笔,蘸着冷峻的雪,写人、写心、写魂!”这是我们创作的愿望。但愿望与现实之间,总会有矛盾。由于
写人·写心与写魂
——《篱笆·女人和狗》、《辘轳·女人和井》创作札记
作者 韩志君 韩志晨
继电视剧《篱笆·女人和狗》之后,我们又把《辘轳·女人和井》奉献给了广大观众。
在这两部作品的创作过程中,我们曾写下这样一小段话用以自勉:“站得更高些,看得更远些。用一个美丽而凄婉的故事,为那些属于过去和行将属于过去的一切唱一曲悲怆的挽歌。用冷峻的笔,蘸着冷峻的雪,写人、写心、写魂!”这是我们创作的愿望。但愿望与现实之间,总会有矛盾。由于我们的艺术功力,尤其是对人生的认识和领悟诸多方面的不足,这两部作品一定有诸多的遗憾。然而,我们确实向自己所提出的目标作了许许多多的努力,把主要精力用在写人、写心与写魂上。
/韩志君 韩志晨 著《篱笆女人和狗》《辘轳女人的井》/
文学是人学,也是人类心灵学和人类精神学。一部好的作品,它的情节不单纯是故事,而是人物性格的历史;是人们之间的相互关系史,是他们心灵的融合与碰撞,以及愿望与现实之间不断发生矛盾的历史。因此,一个真诚地面对人生的创作者,就不仅应当关注现实,关注现实生活中那些普普通通的人和他们所做的那些普普通通的事,而且还应当关注他们的精神现实,也就是他们的心和他们的魂。在我们看来,后者更为重要。
正是出于这样一种认识,我们在创作这两部作品的时候,便始终把着眼点牢牢地放在人上,放在人的命运、人的情感、人的心理历程和人的精神世界的渐变与突转上,而不迷恋具体的事件和生活的自然流程。在《篱笆·女人和狗》中,我们重点表现的是茂源老汉和他的四个儿媳妇——枣花、巧姑、马莲、喜鹊等人的命运、情感和心灵轨迹。我们试图通过人生这个小社会,来反映社会这个大人生,通过人与人之间的矛盾、纠葛和灵魂的碰撞,来展示新时期文明和愚昧这个历史性的冲突;通过一个以血缘关系为纽带的“三世同堂”之家的解体,来表现时代前进的要求和历史发展的总体趋势,来提出在我们这个变革的时代中摆脱传统观念的重轭。
/《篱笆女人和狗》剧照/
我们认为,人类发展的历史,就是不断地从愚昧走向文明、从现实走向未来的历史。从这个意义上我们甚至可以说,文明和愚昧的冲突是一个永恒的冲突。我们在《篱笆·女人和狗》中所着力表现的就是这种冲突。这就不仅是人与人之间的外部冲突,而且是一种心灵冲突和精神世界的冲突。
《辘轳·女人和井》是《篱笆·女人和狗》的续集,也是我们拟议中的“农村三部曲”的第二部。但是,它又不仅仅是第一部情节和人物的延续,也不仅是同一主题的复踏和回旋。它所表现的,是葛家大院这个以血缘关系为纽带的小家庭解体以后,茂源老汉和他的儿子、儿媳们的生存状态和精神状态。这就使我们有机会在更为广阔的社会背景下来状物、写人,也使我们有机会表现更多一些的人生场景和情感角落。
我们的文学家、艺术家在表现生活的时候,有两种迥然不同的视角:一是从社会到人生到人,一是从人到人生到社会。我们赞同后者,因为后者是从个别到一般。我们在创作中便倾尽全力地去研究和解剖我们的人物(包括请专家和学者帮助我们研究、解剖),同时也倾尽全力地去表现茂源老汉、枣花、马莲、巧姑、狗剩儿媳妇、香草,以及金锁、银锁、铜锁、小庚、小豆倌儿、苏小个子等人物不寻常的命运和复杂的精神世界。《辘轳·女人和井》没有停留在展示文明和愚昧的冲突上,而是试图在这个基础上进一步展示农村后来,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不平衡与矛盾。
这部作品所表现的,实际是枣花的第二次精神悲剧。过去,她与铜锁在一起,饱尝了无爱的痛苦;现在,她嫁给了小庚,又不得不忍受爱的折磨。
小庚,作为一个勤劳、质朴、善于治理家理财但又比较狭隘的庄稼汉子,经过旷日持久的等待和期盼,终于把枣花从篱笆墙的那边娶了过来。对于她,他是真爱而又不会爱和不懂得怎样才是真正的爱。结果,自己把爱变成了一条美丽的绳索,束缚了枣花的个性、天性和创造力。这一切,都源于他在物质建设和精神建设上的倾斜和失重。
/《辘轳女人和井》剧照/
别林斯基说过:“对于一个民族来说,它的民族性的全部秘密,不在于服饰和烹调,而在于思考和理解的方式。”我们这样写枣花和这样写小庚,正是希望从文化人类学的高度来研究和探讨中国人的深层结构,来表现和揭示我们这个民族思考和理解事物的传统方式,从而把实现“人的现代化”这个迫切任务,鲜明地提到人们面前。然而,遗憾的是,由于我们掌握艺术辩证法不够自觉,对小庚的心理变化层次揭示得还不充分,意念的东西过早地介入了审美创造,因而我们的“创作视野”与观众的“期待视野”未能非常理想地融合。这实质还是在“写人、写心与写魂”上功夫不到。
《辘轳·女人和井》已经播出了。广大观众和文艺界的同行给了我们很多鼓励。然而,我们深知,在艺术创作的无边大漠中找到自己很难,超越自己更难。为了不辜负观众的期待,进一步写好它的续集——《古船·女人和网》,我们当更加奋发努力,在“写人、写心与写魂”上再下一番苦功。
创作手记
1991,5,25
《光明日报·3》
韩志君简介
韩志君,1949年出生于吉林省乾安县,中国内地编剧、导演、作家,毕业于东北师范大学。
1987年,出版长篇小说《命运四重奏》。1991年,凭借农村剧《辘轳·女人和井》获得第11届中国电视剧飞天奖优秀编剧单项奖。1993年,凭借《农村三部曲》连续三届蝉联东北金虎奖最佳编剧奖。1994年,执导个人首部电视剧《雾·海·帆》。2000年,自编自导农村电影《美丽的白银那》,他凭借该片获得第6届中国长春电影节最佳编剧奖。2002年,自编自导爱情电影《漂亮的女邻居》,该片获得韩国光州国际电影节“最受观众欢迎的影片奖”。2005年,凭借剧情电影《大东巴的女儿》获得第5届俄罗斯“阿穆尔之秋国际电影节”优秀最佳导演奖。2008年,自编自导农村电影《浪漫女孩》,该片获得第7届中国长春电影节评委会大奖,他凭借该片入围第7届中国长春电影节最佳导演奖。2009年,韩志君被国家广电总局、中国电视剧艺术委员会评为中国六十位“有突出贡献的艺术家”。2012年,执导剧情电影《南官河边的女人》。2014年,执导的戏曲电影《大唐女巡按》获得第30届中国电影金鸡奖最佳戏曲片奖
韩志晨简介
韩志晨,国务院特殊津贴获得者,省管优秀专家,正高二级职称。中国电影文学学会常务理事、中国作家协会会员。长春市电视艺术家协会主席。历任吉林电视台电视剧创作部主任、省影视剧制作集团艺术总监。主要作品有与其兄韩志君联合编剧的长篇电视剧《篱笆、女人和狗》《辘轳、女人和井》《古船、女人和网》《雾海帆》等,以及独立创作的诸多影视剧作品。2024年由国内官方出版社出版并发行了韩志晨影视剧作品集《爱在槟榔花开时》《风雪桅杆山》《太阳月亮一条河》《八月高粱红》《瓮子、女人和海》《花开时代》,再版了《三请樊梨花》。作品曾先后多次获得全国“五个一工程”奖、中国电影“金鸡”奖、全国电视剧“飞天”奖、中国电视“金鹰”奖、全国电视文艺“星光”奖、全军“金星”奖、数字电影“百合”奖。还曾获得第七届欧洲国际电影节最佳剧情设计奖。是“飞天”奖首届优秀编剧单项奖与东北三省“金虎”奖连续三届最佳编剧奖得主。新中国成立六十周年时,被中国电视艺术委员会评为“对中国电视剧发展做出突出贡献的60位艺术家”中的12位编剧之一。
编辑:乐在其中
来源:铁道兵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