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巴战争背后的宗教历史(一)

360影视 欧美动漫 2025-05-11 23:44 1

摘要:最近全网都在讨论印巴冲突。从表面上看这是两个国家在斗争,从实质上看却是两种不同宗教间的争斗。为了让大家更好的了解印巴冲突的实质,这里我就为大家科普一下宗教的发展史。在普及知识前我声明这仅是对历史事件进行整理,不代表任何个人观点。

最近全网都在讨论印巴冲突。从表面上看这是两个国家在斗争,从实质上看却是两种不同宗教间的争斗。为了让大家更好的了解印巴冲突的实质,这里我就为大家科普一下宗教的发展史。在普及知识前我声明这仅是对历史事件进行整理,不代表任何个人观点。

基督教起源于公元一世纪的耶路撒冷,前身是犹太人信仰的犹太教。犹太教可以追溯到公元前两千多年以色列人的民族领袖摩西时代。相传摩西在西奈山上得到上帝手写的十戒法版,并教导以色列人诫命、典章及律例由此和上帝达成契约。大概就是以色列人是上帝的天选之子,以色列人尊上帝为唯一的神,上帝则为以色列人提供庇护,这就是著名的《摩西十诫》。它确认了以色列人和上帝之间的契约关系,这种关系成为整个以色列人信仰体系的根基。

犹太教是一个封闭和保守、不欢迎外人进入自己宗教的教派。正是这种统一而强烈的民族信仰让他们在数千年的颠沛流离中免于灭亡。从这一点来说犹太民族是个伟大的民族,这个民族号称缔造了对于现代世界三大基本观念的三大伟人:马克思,佛罗伊德和爱因斯坦。在这三个伟人中,马克思缔造了人类对于社会主义的基本观念、爱因斯坦缔造了人类对自然的基本观念,而弗洛伊德缔造了人类对于自身的基本观念。

基督教的起源与犹太教密切相关。它的创始人耶稣基督出生在犹太家庭,并在犹太教的环境中成长。可以说创始人耶稣的教导和传播受到犹太教教规的影响,但它的核心信仰和教义却与犹太教的教义有很大不同,也因此被虔诚的犹太教徒视为异己,这也是导致基督教从犹太教中分离出来并形成独立教派的原因。

先知摩西

基督教在不断的发展中有了自己的特性和思想,展现出许多与犹太教不同的地方:

第一,基督徒崇拜的对象是耶稣。否认耶稣是弥赛亚的是犹太教徒,承认耶稣是弥赛亚的是基督教徒。

第二,《圣经》分成“旧约”和“新约”两部分,其中“旧约”是犹太教经典,但他们却不承认“新约”。基督教在拥有了耶稣这个伟大的导师和他的十二门徒、有了保罗这个伟大的传道者之后,便有信众将他们的言行记录下来,在经过不断的累积和修饰后逐渐修成书。作为信徒们信奉的范本,这就是后来的“新约”。因此基督教徒们有了自己和犹太教徒不同的经典——《新旧约全书》。

为了更好的传播,这些教义在经过一些富有哲学素养的人重新编纂、深化内容后便成了基督教的神学。在新经典中蕴藏的思想,如信奉耶稣是神之子、是人类苦难的救赎者、他由处女怀孕而生、将为拯救人类的苦难而牺牲自己、被钉上十字架然后又复活、升天等等便成了基督教独特的教义。

第三,随着基督教的影响不断扩大,信徒不断增多,逐渐开始有了自己的组织与团体,这就是基督教会。教会伴随后期的势力不断增大,曾经一度统治了整个西方世界。

耶稣基督

正是在这三点不断发展壮大下,基督徒才开始有了不同于犹太教的信仰。当这种信仰形成规模的时候,就形成了一种与犹太教迥然不同的新宗教——基督教。

它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希伯来圣经中的一个寓言。作为犹太教的宗教圣典,希伯来圣经曾预言未来会有一个拥有大卫王血统的救世主弥赛亚降临,并带领大家走向光明。到了大概公元30年左右,果然出现了一个叫耶稣的犹太人开始在巴勒斯坦地区进行传道。

耶稣的出生传说可以追溯到公元元年。当时迦南拿撒勒镇童贞女玛丽亚与大卫家族的约瑟订婚,但却奇迹般地由圣灵的能力怀孕,并在伯利恒城客店的马厩之中生下上帝耶和华的独生子耶稣。这一天刚好是12月25日,因此西方每年的这天教徒们庆祝耶稣基督诞生,也就是现在的圣诞节。当先知以赛亚预言耶稣降生时,他还提到这个婴孩许多其他的名字:“奇妙策士、大能的神、永在的父、和平的君”。据《圣经》记载,他来到世上是为了拯救人类免于罪恶。

在士师和国王当政的时代,祭司掌握着最高的权力,不允许演说家到处宣讲异端邪说。而罗马执政官的执政原则是只要宣传内容不和政治产生密切关系,对精神诉求方面不大关心的罗马人允许所有人按自己的方式选择宗教信仰。对于统治者来说,强大的帝国实力让他们可以每天纵情享乐,生活在纸醉金迷的日子中,只要不公开反叛或者发表煽动言论,人人都有言论自由,人人都可以宣扬自己的思想和主张。这也是初期耶稣能四处传教的根本原因。

基督教的基本经典是《旧约全书》和《新约全书》两部分构成的《圣经》。天主教、东正教、新教的圣经并不一致。新教的《旧约全书》有三十九卷。天主教和东正教的《旧约全书》共四十六卷,当中包含了其他宗派划为次经的数个书卷。按照基督教经典的说法,耶稣被认为是基督教的创始人和救世主。在公元一世纪开始在巴勒斯坦地区传教,他传播了上帝的教导,并成立了教会。耶稣声称他的到来不是要取代犹太人过去记载在旧约圣经的律法,而是要成全它。耶稣出来传道,宣讲天国的福音,劝人悔改,转离恶行。

因为不满耶稣基督自称为上帝的独生子、唯一的救赎主,门徒犹大告密罗马人。罗马帝国驻犹太的总督彼拉多将耶稣逮捕。耶稣在受尽打骂侮辱后被钉死在十字架上。但耶稣的愿望却是为了要救赎世人的罪,因此他甘愿流出自己的血。他在死后第三天复活,显现于诸位门徒。依据门徒们的见证,耶稣在死后第三天从石窟坟墓中复活,当门徒们挖开坟墓后看见坟墓是空的,因此开始渐渐确信耶稣真的复活了。复活第40天后耶稣当众升天,并预告自己将在世界末日再度降临人间,拯救人类,审判世界。在耶稣升天超离这世界后,门徒们开始宣扬耶稣的教训,并且宣告他是复活得胜的主。随后信徒们组成彼此相爱、奉基督之名敬拜上帝的团体,也就是基督教会。

公元1096年~1291年,天主教以维护基督教为名,展开了8次宗教战争,也就是人们熟悉的十字军东征,而东征也只有第一次是成功的,其它几次都以失败告终。

十字军

16世纪以后,欧洲各国发生了宗教改革运动,分化出许多支派。随着大航海时代的到来,基督教伴随着西方列强的殖民侵略传播到全世界。我们可以说在传教的时候有过很多不恰当的手段,但就宗教自己本身来说一定具有绝对的优势,要不然目前世界上会有这么多的信徒。宗教信仰是精神上的,任何权利都无法强迫你信或者不信,这就是基督教的强大之处。

公元395年,狄奥多西一世驾崩,他的两个儿子阿卡迪乌斯和霍诺里乌斯索性把罗马帝国一分为二,也就是东罗马帝国和西罗马帝国。西罗马帝国在公元475年被外来的日耳曼人灭亡,而东罗马帝国在近东和中东地区苟延残喘一千年,成为名副其实的千年帝国。

两个世俗政权的分裂带来了宗教认知的不同。到了公元1054年,基督教第一次大分裂,形成了以罗马为中心的天主教和以君士坦丁堡为中心的东正教。分裂的原因很复杂:地理、文化、语言、政治以及宗教礼仪都牵涉到。

绝对的权利带来绝对的腐败,居于统治地位的罗马教廷贪婪和虚伪。当教廷开始对德意志采取敲骨吸髓式的榨取时引起了德国贵族和人民的不满。1517年,大学教授马丁路德反对购买赎罪券,发表了《九十五条论纲》,这成为反对罗马教廷的导火索。

罗马教廷

到了公元1541年左右,加尔文在日内瓦建立了政教合一的新教国家,而新教被称为基督教新教加尔文宗,至此基督教完成了它的两次大分裂。直到今天基督教大体还是这个样子,大体还是分成三支:天主教、东正教和基督新教。随着时间推移,它们各自又有许多宗派,其中最有名的是新教的两大宗派:路德宗和加尔文宗。虽然已经一分为三,但总体来说它们仍属同一大教——基督教。这就很像《封神演义》里形容阐教、道教、截教的关系一样:“红莲白藕青荷叶, 三教原本是一家。”

以上内容仅是对历史进行整理叙述,不代表任何个人立场和信仰。

来源:历史记录大世界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