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境退税“即买即退”,激活免税经济

360影视 欧美动漫 2025-05-12 10:38 2

摘要:不用在机场排队,不用填表,也不用和海关人员“尴尬”对视,只要在特定的商店消费,就能在商场内直接拿到退税的现金。小红书博主“托比在中国”在短视频里直呼“相因”,给外国游客做了一份完整的“即买即退”攻略。

不用在机场排队,不用填表,也不用和海关人员“尴尬”对视,只要在特定的商店消费,就能在商场内直接拿到退税的现金。小红书博主“托比在中国”在短视频里直呼“相因”,给外国游客做了一份完整的“即买即退”攻略。

4月8日,国家税务总局正式推广境外旅客购物离境退税“即买即退”服务措施,免税经济再次引起社会关注。记者在走访中了解到,成都市正是此前“即买即退”的几个试点城市之一。在受到社会广泛关注之前,我国的离境退税政策已经有了不少丰富的经验。

川内第一家市内免税店。(曾子芮/摄)

“即买即退”,促进二次消费

离境退税政策,是指境外游客在离境时,对其在退税商店购买的符合标准的商品退还税款的政策。根据相关规定,在我国境内连续居住不超过183天的外国人和港澳台同胞,同一境外旅客同一日在同一退税商店内购买退税物品满500元人民币,离境日距退税商品购买日不超过90天,且所购买商品由境外旅客本人随身携带或托运出境,就能享受退税。

“2011年1月1日,我国率先在海南开展离境退税政策试点,旨在推进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2015年起,离境退税政策在全国符合条件的地区推开,成都则是于2016年1月1日正式开始离境退税。”西南财经大学财税学院教授、四川省决策咨询委员会财政金融组委员刘蓉向记者介绍。

这一时期,离境退税的手续和流程都在机场完成。“即买即退”则是7年后才开始在成都试点。2023年,四川首个离境退税特色街区——春熙路离境退税特色街区正式亮相,并发布274个离境退税商店、15个“即买即退”商店。

记者在成都IFS购物中心、百盛购物中心走访时了解到,与传统离境退税的办理流程相比,“即买即退”最具有吸引力的一点是把退税环节从机场、海关前移到了商业综合体。“境外游客一买完东西,到集中退税点就能现场拿到退税的预付金,有利于他们当场二次消费。”相关负责人员介绍。

目前,成都市内的离境退税商店进一步增长到429家,“即买即退”商店增长到49家。最新公布的名单显示,目前成都市的“即买即退”商店主要集中于春熙路、太古里商圈,主要品类是化妆品、箱包、服装等。

同时,市内免税店的布局也值得期待。曾经,中免集团的“日上免税行”是国内很多消费者信赖和追捧的品牌,但只能在部分城市机场的出境免税店购买。而现在,在市内也可以进行消费。“市内选购、口岸提货”模式,将会进一步便利出境游客的购物体验。

相关负责人介绍,离境退税、“即买即退”政策的服务对象是外国及港澳台旅客,而市内免税店主要面向60日(含)内持出入境有效证件,搭乘航空或国际邮轮出境的旅客,包括但不限于中国籍。“‘即买即退’政策的推广和市内免税店的设立,也是对过境免签等措施的有力补充,有望吸引更多外国游客来华消费。”

如今,仁恒置地集团正在落地川内第一家市内免税店。目前,大楼外侧已有三面广告开始预热,预计在今年内正式营业。

不过,市内免税店需要直面客群重叠的挑战。cdf主营的彩妆、服饰、箱包与购物中心现有专柜可能形成竞争,品牌需要错位、错层布局进行平衡。此外,市内免税店严格限定消费者身份,需要有配套的身份核验、离境信息采集等信息平台,对购物中心的运营合规性提出更高要求。

从“中国游”到“中国购”

我国离境退税的尝试起始于海南省。经过多年的发展,一定程度上,无论是商业模式还是免税品牌,在国内都已经有了较为成熟的发展。

那么,日前全国推广的离境退税、“即买即退”政策与海南省退税方式、既有免税经济有何差异呢?

从商业模式来看,目前国内主要有离岛免税、口岸免税、邮轮免税、市内免税四种类型的免税店。刘蓉介绍,首先是离境口岸不同。海南试点时离境口岸主要为航空口岸,但成都等地实施的离境退税政策则扩大了离境口岸范围,除航空口岸外,还包括水运口岸和陆地口岸,给境外旅客提供了更多选择。二是退税物品范围不同。海南试点采用正面列举方式,规定21类物品可退税。成都等地采用负面清单方式,除禁止、限制出境和增值税免税物品外,其余物品基本都可退税,退税物品范围更广。在4月8日的公告中,成都等地将起退点降低为500元,并推行离境退税“即买即退”服务措施,而海南试点时还没有这种模式。

新的离境退税政策是否能够有效提高国际旅游消费吸引力?四川大学商学院副研究员尹响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即买即退”政策提高了入境消费的便利化水平,有助于进一步释放入境消费潜力。刘蓉告诉记者,“离境退税政策通过价格杠杆、消费生态优化和目的地形象塑造,能够形成多层次拉动效应,对提升国际旅游消费吸引力具有显著推动作用。但实际效果需结合配套环境进行综合评估。”

从144小时过境免签到240小时过境免签,得益于外国人过境免签政策的进一步优化和放宽,我国多个城市成为许多外国旅游博主和普通游客的目的地。但在这些旅游博主发布的视频中,常常能发现由于支付通道不畅、城市基础设施缺乏多语种指引、海关核验退税速度慢等问题,影响了境外旅客的体验感。汇率波动、国际航班频次等外部因素也对境外旅客的消费造成间接影响。

刘蓉表示,政策落地的精细化水平,会影响离境退税政策的实际效果。“比如退税流程是否简便、‘即买即退’服务是否普及,另外,起退点高低也很重要,比如成都等地把起退点设为500元,比海南早期的800元更低,更容易让更多游客享受优惠,刺激小额多次消费。至于退税物品范围,负面清单比正面列举更灵活,能让旅客拥有更多选择,也可以促进消费。”

为了把“中国游”的热度转化为“中国购”的数据,中关村物联网产业联盟副秘书长袁帅做出三点建议:一是打通支付通道,方便境外旅客支付;二是提供双语服务、优化购物环境;三是提升品牌知名度和美誉度,树立良好的国际形象。

离境退税制度的国际经验

十年前,财经作家吴晓波的文章《去日本买只马桶盖》引发热烈关注,成为当年的两会非常规热词。当年流行去日本买马桶盖、买保温杯的原因,除了文中讨论的制造业发展因素,也与当时日本汇率、税率下调,现场退税制度完善有关。

顾客在离境退税“即买即退”办理点办理退税业务。

“日本的大型百货商场、电器商店和药妆店等通常能现场退税,境外旅客购物后无需再奔波至特定退税点,极大节省时间。新加坡则在机场设置高效退税设施,凭借先进的信息化系统,旅客手持购物发票快速完成退税,减少排队等候。”刘蓉告诉记者,在优化退税流程上,不少国家成效显著。

退税商品的丰富度和特色化程度,也会影响境外旅客的消费力。刘蓉称,“法国、意大利等旅游强国,退税商品涵盖时尚奢侈品、特色手工艺品、高端葡萄酒等,充分展现国家文化与产业优势。我国拥有深厚文化底蕴和多元地方特色,应鼓励各地挖掘特色商品纳入退税范围。”

据“cdf中免集团”官方公众号,他们将鼓励市内免税店销售国货“潮品”,把具有自主品牌的特色产品纳入经营范围,既能丰富旅客购物选择,也能传播优秀中华文化。不同于韩国依赖代购的 “返点经济”,我国离境退税政策更强调 “合规消费”和“文化输出”并重。业内专家表示,需要积极引导本土品牌,特别是科技创新企业加入离境退税体系,展示中国创新实力。

部分国家对离境退税制度的宣传推广和配套服务经验也值得借鉴。“韩国在主要客源地投放广告,详细介绍离境退税政策与流程,吸引游客消费。澳大利亚在机场、酒店等地提供多语言退税指南和咨询服务,帮助游客解决疑问。”刘蓉告诉记者。目前,我国在各类旅游展会和国际主流媒体上的宣传已经如火如荼地展开,接下来还需要跟进配套服务。“例如降低商户准入门槛,覆盖更多热门旅游景区和小型商业区,并整合渠道构建统一的退税商户信息发布机制,为旅客提供便捷查询服务。在退税商店、口岸配备多语言服务人员,优化线上退税app功能,提供全流程多语言指引,提升游客体验。”

记者了解到,我国退税商户资质审查机制和监管机制尚需完善。目前我国退税商店采用备案制,这些纳税人资格、纳税信用等级、管理系统等都符合规定的企业,经省级国税局备案后就能成为退税商店。而根据最新的“即买即退”服务公告,有意愿提供“即买即退”服务的商店,在与本地退税代理机构就预付金等事项达成一致后,就能成为“即买即退”商店。

放宽资质审查,另一面是需要加强监管与风险防控。“德国建立严格的退税商户资质审查和经营监管体系,定期审计,确保合规。美国对违规退税行为制定严厉惩罚措施,包括高额罚款、法律诉讼,形成有效震慑。接下来,我国应加强对商户销售、退税申报的监管,实时监控退税数据,及时发现异常,推动未来政策的优化调整。”刘蓉告诉记者。

随着国家税务总局对离境退税“即买即退”政策的全国推广、各地市内免税店的加速布局和中国旅游热的“入境红利”发展,我国免税经济迎来了新的机会和挑战。持续优化离境退税制度,将有助于我国进一步释放入境旅游消费潜力。

视觉 I 万科成

编辑 I 曾子芮

审核 I 杨智淋

终审 I 舒炜

来源:廉政瞭望一点号

相关推荐